天天看点

他与戴笠并称康戴二公,蒋介石想让他当“烈士样板”,他却成俘虏

1948年6月22日,经过4日血战,刘邓率领的华中野战军攻克河南首府洛阳,消息传到襄阳,时任襄樊第十五绥靖区司令长官的康泽是寝食难安。

他与戴笠并称康戴二公,蒋介石想让他当“烈士样板”,他却成俘虏

康泽,“复兴社”大佬,虽出身黄埔军校,兵书读了不少,但自“出道”以来,一直从事特务工作,带兵打仗,尤其是做一个绥靖区军事长官,这还是头一遭。

之所以让康泽担任如此重任,蒋介石看重的不是康泽的能力,而是他的忠心,做特务头子的十几年年,康泽双手沾满爱国志士鲜血,与戴笠合称“

康戴二公

”,见蒋介石从不受限制,即便是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一起,他二人也可“闯入”。

对于蒋介石的信任和看重,康泽是感激涕零,然而,面对刘邓大军,他真的是束手无策。

果然,刘邓大军在攻克洛阳后,紧接着便发动了豫东战役,兵锋直指襄樊,康泽更是惶惶不可终日,这一切,都落在他的部下眼中。

他与戴笠并称康戴二公,蒋介石想让他当“烈士样板”,他却成俘虏

其中一位机灵的部下,为让康泽能舒缓一下神经,便建议提前给康泽过44岁大寿,康泽虽心忧战事,但也“不忍”拒绝手下一片好意,边推半就就从了。

然而,正当康泽与部下把酒言欢,台上还有一位当地女名角为他献“万寿”词时,一名部下匆匆跑来,跟他说解放军开始攻打老河口,战况激烈,“

不像解放军小部队

”。

听了禀报,康泽面色惨白,再也无心听花团锦簇的万寿词,悄悄离开,找来副司令郭勋祺等人商量对策。

很快,康泽便下令部队将襄阳城外民房全部烧毁,坚壁清野,打算死守城池。

他与戴笠并称康戴二公,蒋介石想让他当“烈士样板”,他却成俘虏

1948年7月2日,在攻克开封的第8天,刘邓命第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率部发起襄樊战役。

王近山,绰号王疯子,是《亮剑》李云龙原型之一,也是华中野战军有名的悍将,经历大战恶战无数。

在接到命令后,王近山立即部署作战任务,决定先“刀劈三关”,先夺取襄阳外围的琵琶山、真武山和铁佛寺。

然而,这一次,王近山却遭到阻碍,襄樊,自古以来便是经济、军事要地,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称,康泽的守军凭借坚固城池和猛烈炮火以及毒气弹,竟然挡住王近山好几天。

他与戴笠并称康戴二公,蒋介石想让他当“烈士样板”,他却成俘虏

这让攻打襄樊的解放军伤亡惨重,见“刀劈三关”无法取得进展,王近山果断放弃这一策略,集中兵力攻打襄阳西门。

襄樊二城守望相助,见解放军直接攻打襄阳,樊城守军惊慌失措,在飞机掩护下,退入襄阳城内,而华中“剿匪”总司令白崇禧,也电令康泽“

全力固守襄阳待援

7月13日,襄樊大战已经进行11天,这时,王近山已经将西关大部分占领,无可奈何下,只能向远在南京的蒋介石求援,而蒋介石给康泽的回复很简单:“

解放军必无远程炮和重武器,弃山守城,固守待援!

虽然已经到了生死关头,但康泽依旧不忘表忠心:“

生死与城共存亡!

他与戴笠并称康戴二公,蒋介石想让他当“烈士样板”,他却成俘虏

只是康泽不知道,他苦苦等待的援军,在中途遭到解放军阻击,根本无法到达。

7月15日,襄阳城破,国军军官大部分化妆成士兵逃跑,而作为襄樊最高指挥官的康泽,真的没有逃跑,等解放军战士发现康泽,他正躺在地上,身躯右侧被烧伤,好在戴着头盔,伤势并不重。

得知襄阳城破,蒋介石是心痛不已,虽然康泽生死不知,但他却从未认为,康泽会投降,决心把康泽打造成“

烈士样板

7月22日,民国政府对外宣布,康泽在襄阳作战中已经殉难,第二日,《大公报》也报道康泽“壮烈成仁”,然而,没多久,康泽被俘虏的消息便传了出来,这让蒋介石颜面扫地。

他与戴笠并称康戴二公,蒋介石想让他当“烈士样板”,他却成俘虏

为何蒋介石笃定康泽会“舍身成仁”呢?这还要从康泽的人生经历说起。

康泽,四川安岳人,出身贫寒农家,原名康代宾,自幼学习成绩优异,在安岳中学上学期间,接触革命思想,1925年,21岁的康泽报考黄埔军校。

进入黄埔军校后,康泽将汪精卫视为自己的偶像,举止辞令,一概模仿汪精卫,尤其擅长演讲。

因为出身农家,康泽吃苦耐劳,从不贪玩,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学习上,一日,教官陪同蒋介石去学校视察,恰巧碰上康泽整理“校长训话笔记”,对这位学生,满意至极,从此,康泽进入蒋介石法眼,成为蒋介石心中的好学生。

他与戴笠并称康戴二公,蒋介石想让他当“烈士样板”,他却成俘虏

从黄埔毕业后,康泽又进入中山大学深造,虽出身贫寒,但康泽并未选择与为穷苦百姓翻身做斗争的中共站在一起,反而与贺衷寒等人拉帮结派,企图成立国民党旅莫支部,最终遭到阻挠。

回国后,康泽先后担任北伐军总司令侍从参谋、江西“剿共”宣传大队大队长,在蒋介石反革命中,发挥巨大作用,因此,也赢得蒋介石信赖。

918事变后,群情激愤,民间抗日呼声高涨,这让蒋介石心生不安,为巩固统治“复兴社”应运而生,康泽、贺衷寒、戴笠等数十名蒋介石心腹,成为骨干,“复兴社”这个名字,就是康泽提议。

后来,贺衷寒负责“政训”,戴笠负责“特务”,而康泽则负责“别动队”。

他与戴笠并称康戴二公,蒋介石想让他当“烈士样板”,他却成俘虏

三人之中,最被人熟知的就是戴笠,然而,康泽负责的别动队,更是凶名赫赫,因为,他负责的是在苏区的反~~共行动。

每当红军撤离一地,康泽就会带着地主返乡团,对群众进行血腥镇压和清算,肆意抓捕同志,破坏地下组织,搞得民怨沸腾。

因为屡建奇功,康泽迅速得到重用,蒋介石还亲自下令:“

为保证别动队执行紧急任务需要,一切车辆均应予以方便!

在蒋介石的支持下,别动队“

见官大一级

”,风头一时无两,康泽与戴笠成为蒋介石的“宠儿”,甚至有人认为,康泽是蒋介石蓄意培养的接班人之一。

然而,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作为臭名昭著的侩子手,蒋介石不得不把康泽送到国外考察,直到1947年初,才返回国内。

蒋介石用人,有一特点,那便是“任人唯亲”,虽然康泽没打过什么大战,但依旧把襄樊这一重要战略地交给康泽把守。

他与戴笠并称康戴二公,蒋介石想让他当“烈士样板”,他却成俘虏

康泽能战到最后一刻,没有逃跑,足以证明,康泽对自己这位校长的忠心,襄樊战役失败后,蒋介石也在军事会议上肯定的说:“

我所知道的康泽,是不会被俘的,很可能像张灵甫那样,壮烈成仁。

然而,没有“战死”却成了康泽最大的过错,得知康泽被俘后,蒋介石立即将他的妻儿送到了台湾,用意自然不言而喻。

而被俘后,解放军并未为难康泽,反而给他悉心治伤,中原野战军司令刘伯承,还亲自找这位四川老乡谈话。

他与戴笠并称康戴二公,蒋介石想让他当“烈士样板”,他却成俘虏

新中国成立后,康泽作为战俘,开始了改造和反省,直到1961年,57岁的康泽,才走出牢狱,保外就医。

1963年,59岁的康泽被特赦,任“文史专员”,写下不少回忆性文章,1967年,康泽离世,享年63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