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人一天吃几顿饭?一日两餐正常操作,再多的你接受吗?

电视剧《我爱我家》中,葛优扮演的一个小痞子,就是一个混吃混喝的流浪汉。他对自己是如此描述:干我这行的,有吃就多吃一些,没吃就饿着,吃上一顿饭就能管一个礼拜,这样的胃口才是流浪汉的胃口。实际上,古代人的胃口和流浪汉的胃口也差不多。

别看咱们现在人一日三餐成为了正常标准,可当时古代人的食物来源却非常不稳定。食物丰富的时候随便你怎么吃都行,可是没有食物的时候,有时候一天都捞不到一顿饭。不过进入农耕社会之后,人们的食物来源相对稳定,但之前可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一日两餐。

古代人一天吃几顿饭?一日两餐正常操作,再多的你接受吗?

一日两餐最早的记载就在甲骨文中。商朝时候人们将一昼夜分成八个时段。这八个时段可不是按照咱们现在一天24个小时平均分割的,而是根据人们的作息活动,把一昼夜划分成八个长短不一的时间段。他们分别是:旦、大食、大采、中日、昃、小食、小采、夕。

时间最长的当然是夕,因为整个晚上都叫夕,也就是人们睡觉的时间段。大食和小食就是人们吃饭的时间段。《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中讲述:大食的时间是上午8:00,小食的时间是下午4:00。也就是说商朝时候人们上午吃一顿饭,下午吃一顿饭。

古代人一天吃几顿饭?一日两餐正常操作,再多的你接受吗?

到了西周时候古代人的吃饭时间又发生了变化。他们把一昼夜平分成12个时间段,这就是12时辰计时法,这个计时法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的时间。这十二个时辰中有两个叫“食时”和“晡时”的时辰,就是古人一日两餐的时间,差不多是早上8点到下午4点的样子。

古代人的一日两餐,上午称“饔”(yōnɡ),下午餐称“飧”(sūn)。正所谓“朝曰饔,夕曰飧”,因此还有了成语“饔飧不继”。这话的意思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这个人很贫穷。 一天吃两顿饭的习惯一直保留到了唐朝,那时候由于国力比较强,人们比较富裕,再加上白天活动的时间明显加长,两顿饭间隔时间长了确实会感到饥饿,所以在中午就加了点心,也就是午饭的雏形。

古代人一天吃几顿饭?一日两餐正常操作,再多的你接受吗?

如果各位看官中有南方人,或许你们那里还是管吃午饭叫点心,这其实也是沿用了古法。另外在韩国语中,点心其实也是午饭的意思。这也是他们受到了唐朝的影响。当然了,能够吃得起点心的人也只是存在于一些有钱人家,普通的老百姓还是一天两顿饭。

到了宋朝时期随着人们手里越来越有钱,一日三餐逐渐地成为了标配,甚至有一些城市到了晚上还要吃点夜宵,这就是所谓的一日四餐。一日四餐也是南方人做得比较多。在宋朝时候一天吃的饭次数越多,你的财富和社会地位也就会越高。

古代人一天吃几顿饭?一日两餐正常操作,再多的你接受吗?

明朝的时候基本全部变成了一日三餐,清朝的时候汉人主要是一日三餐,但是满人仍然保持了一日两餐的习惯。尤其是康熙帝还曾经说过:你们这些汉人一天要吃三顿饭,晚上又要喝酒,实在是不大健康。你看我这样的人,一天两顿饭就可以。想当年我在外面骑马的时候,一天只吃一顿饭都没有问题。

由此可见,一天吃多少顿饭也与民族传统有关系。 如果各位对古代人更多的日常生活感兴趣,那么讲历史的王老师著作的《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就相当不错。这本书分成了生活篇,饮食篇,文化篇,情感篇,社会篇,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人日常生活的一切,如果你有穿越的打算,可一定要提前买这本书做好准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