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明朝,从朱元璋驱逐蒙古贵族建国到崇祯帝在煤山自尽,共享国二百七十六年,传十六帝。明朝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统一王朝结束。要论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小编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崇祯的政治能力问题

1627年,明思宗朱由检继承大统,年号崇祯。他登基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打倒魏忠贤,废掉了内廷。要知道,内廷是明成祖朱棣一手完善的,其存在的目的就是左右朝廷政治格局。而作为新上台的崇祯,则因个人偏好或者是治国经验不足,直接彻底的砍掉了内廷体系,这使得东林党做大,而这帮文人只顾私利和党争,全然不顾社稷民生,百姓被压榨到了崩溃的边缘,最后爆发农民起义,明朝也毁在了农民起义军手中。

崇祯在用人方面更是刚愎自用,疑心疑虑。

在他当政的17年中,换内阁首辅50人,刑部尚书17人,兵部尚书处死2人,自杀1人,处死总督17人。这样随心所欲的用人方式,谁还敢全心全意的为他干活。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二:藩王制度

可以说明朝的灭亡从它建国时就已注定。朱元璋为了永保江山,再者自己吃过苦,为了自己后代永享富贵,就将自己子孙分封到各地。而且明朝的藩王制度有一个最大特色,那便是世袭罔替而且还不用做事。

一般藩王的传递是由嫡长子袭封,其他的儿子则是郡王。郡王以下又层层分封,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等爵位。

而每一等级都有相应的禄食,在洪武二十八年规定:亲王岁禄一万石,以下开始递减。不过待遇都不错,减至奉国中尉也还有二百石。

毫不夸张的说明朝的宗室成员,从出生到死去,包括婚嫁丧事之类的都由朝廷承包,待遇之好,在历朝历代都数一数二的。

结果:明朝藩王越分封越多,到明朝末年,共有一百多万的宗室子弟。这些藩王不仅不需要干活还在各地大规模占据好地方修建王府,霸占良田。严重耗费了中央财政。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三:恰逢小冰期

前面也说了,明朝毁在了农民起义军手中。

那些农民之所以会起义,一方面是受到了当权者们的压迫,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天灾的侵袭。

据《明史》记载,明代中叶以后,漫天冰雪的奇景再度在降临江南,华中,华南各地,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汉水,淮河都曾结冰,“夏寒”,“夏霜雪”的天气纪录不绝如缕,而明代中叶期间冬无雪的纪录只有两次——一次是明英宗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一次是明宪宗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

《广东通志》记载: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冬,广东琼州府万州雨雪。明武宗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冬,广东潮州陨雪,厚尺许。

广东琼州府万州是今天的海南岛万宁县;潮州即是今天的潮安,潮阳等县,都位居亚热带。

《江南通志》记载:孝宗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及十五年(公元1502年)冬天寒,祁阳江水冻合,余姚江水冰合。祁阳在湖南衡阳西南方,有潇水(湘江支流)流经其境,馀姚在浙东,有曹娥江和甬江流经其境,在弘治年间竟然冰封江面,足见当时气候之酷寒。

这样大规模的极寒天气,那时农民的御寒经验不足,御寒措施有限,导致出现群发性的农作物减产。食物不足,出现大面积的饥荒,加之朝廷赈灾不利,为了活命,农民们只能起而抗之。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