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38军是我军的王牌部队,这支部队是四野三大主力之一,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这支部队击败南韩第七师,之后又把土耳其旅打得就剩下两个连,最后有在三所里,龙源里堵住美军主力,重创美军第二师。38军也因此战,被誉为万岁军。

38军也是一支历史悠久的部队,这支部队是彭德怀平江起义的红三军团一部,拥有着光辉的战绩。1952年,江拥挥升任38军军长,率领38军和42军换防,当时和38军相望的是驻守在白马山的韩9师。白马山位于铁原西北10公里的药山洞地区,由西北走向东南,长约3公里,由一群以394.8高地为主的山岭组成,主要高地是394.8高地和281.2高地,这也是韩军第9师据守的主阵地,与第38军项里北山阵地相对峙。
白马山的战略位置很重要,南面就是经高台山和宝盖岭通往汉城的联合国军主要军事补给线,可直达联合国军的重要兵站基地铁原。38军换防后,盯上了白马山这个战略要地,志愿军总部命令38军准备对白马山韩军第九师驻守的阵地发动进攻,占领白马山。为了占领这个地方,担任主攻任务的38军114师339团和340团进行了六周的战前练兵。此次战斗,还调集了183门大炮,17辆坦克,122挺高射机枪用来对空作战,可以说除了飞机,什么都有了。
在各部队准备就绪的关键时刻,第340团第7连文化教员谷中蛟投敌了,他在事先侦查的时候,从前沿阵地悄悄摸上了韩军的阵地,投敌的时候还带上 38军的作战计划。韩九师立刻改编部署,还调了两个坦克连44辆坦克和10个炮兵营的增援,美军的一个坦克营也前来增援,韩军将阵地前的铁丝网从三道加到了七道,还设置了大量的大量防步兵地雷、防坦克地雷、照明雷和凝固汽油弹雷。
1952年10月3日,美军出动大批轰炸机对谷中蛟提供的志愿军炮兵阵地位置进行大规模的轰炸,美军第三师也紧急集结,准备增援白马山。38军当时提出更改作战计划,但是遭到了上级主官王近山的否决,10月5日晚,38军114师340团按照原计划,派6个连大约800多人的突击队于半夜潜伏到敌阵地前沿。
10月6日凌晨,志愿军各部队发动进攻,但是由于韩军和美军的增兵,志愿军38军342团,112师334团也参加了战斗,进攻的兵力增加到了15000人。美空军为了支援韩军作战,出动了上百架次飞机对志愿军进攻部队,后方补给线,后方炮兵阵地进行饱和轰炸,给志愿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10月15日凌晨,由于伤亡过大,志愿军不得不撤出了白马山地区,双方重点争夺的焦点也转移到了上甘岭地区。白马山战役中,志愿军38军伤亡6800人,韩军伤亡4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