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荀慧生】“四大名旦”太赚钱,当年唱10场戏、可挣12个北京四合院

【荀慧生】“四大名旦”太赚钱,当年唱10场戏、可挣12个北京四合院

荀慧生

京剧荀派创始人、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原名才,又名秉彝、秉超,字慧声,号留香;年幼时学艺,因临场紧张忘词遭到师父的毒打,为记此事、曾自起名“词”,以志“别忘词”。

荀慧生1900年1月5日出生于河北省阜城县土山乡谷庄(早年隶属东光县),幼年时荀才(即荀慧生)与哥哥荀仓二人被父亲被卖到小桃红梆子班习艺。哥哥难忍学艺之苦,逃往他处,班主退回荀才并向荀父索要卖身钱,荀父把荀才转卖给梆子艺人庞启发(艺名庞艳云,河北梆子一代宗师侯俊山的弟子)为徒、以退钱给小桃红。那年,荀慧生仅7岁。

在戏班学戏练功,不知挨了多少打、忍了多少泪,庆幸的是功夫没有白费;学艺后期、荀慧生即走红,给戏班赚了很多钱。按常规,他1915年就应出师,但“卖身契”上没有标明具体的出师时间,庞启发就是不让荀慧生出师,威胁并软禁了他;后经“三乐班”班主李继良(清末太监李莲英之侄)出面、采取折衷的办法,荀慧生延长出师时间两年,演出所得与师傅对半分。

出师后,荀慧生加入名旦朱幼芬的戏班。1919年9月,荀慧生随杨小楼赴沪演出,得杨提携、首次在上海天蟾舞台挑梁演出《花田错》,一炮打响;当时,同去的除了杨小楼、还有谭小培、尚小云,此行以“三小一白”誉满上海滩。那时候,荀慧生的艺名为“白牡丹”。

【荀慧生】“四大名旦”太赚钱,当年唱10场戏、可挣12个北京四合院

左起:程砚秋、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

【荀慧生】“四大名旦”太赚钱,当年唱10场戏、可挣12个北京四合院

杜氏家祠落成,各路大咖云集祝贺。前排左起:荀慧生、梅兰芳、王又宸、雪艳舫、雪艳琴、杨小楼、龚云莆、李吉瑞、谭小培、言菊朋、马连良、谭富英、尚小云、程艳秋 后排左起:马富禄、张春彦、张慰如、贯大元、钱新之、徐碧云、杜月笙、黄金荣、王晓籁、虞洽卿、张啸林、叶扶霄、郭仲衡、高庆奎、王少楼、芙蓉草、金仲仁、李万春、蓝越春、刘宗扬、郭效青、许伯明、张佩绅、姚玉芙、姜妙香、朱如山、冯耿光、李斐叔

【荀慧生】“四大名旦”太赚钱,当年唱10场戏、可挣12个北京四合院

荀慧生演出照

当时在上海,荀慧生非常受欢迎,就连上海滩大亨杜月笙也非常捧荀慧生;杜先生曾专门定做了一个改良式的怀表,往两边一拉,那表面就弹出来,背后刻了几个字:“赠荀慧生先生,杜月笙。”

那个时期,荀慧生在上海唱一期十场戏、十天能挣三千八到四千八大洋。而在北京买一个四合院不到四百大洋,也就是说,他十天他可以挣得到十二个四合院。

之后,荀慧生加入了余叔岩、杨小楼所组的双胜社。1927年7月23日,《顺天时报》举办的“五大名伶新剧夺魁”活动揭晓,梅兰芳《太真外传》、程砚秋《红佛传》、尚小云《摩登伽女》、荀慧生《丹青引》、徐碧云《绿珠坠楼》入选夺魁。后在杨小楼、余叔岩的建议下,“白牡丹”的艺名改为“荀慧生”,并登报启示。

荀慧生表演的人物多为底层的丫环、侍女,他自己也平易近人;当他看到当时的艺人社会地位低下,生活无保障,甚至死后无葬身之地,就发起了募捐购买义地的活动。在他的倡议和筹备下,以四大名旦为首,加上余叔岩、杨小楼等人齐心协力,每人出300元,买了12亩空地,盖了个小祠堂,派人看守,此即所谓“梨园公墓”。

到1931年,长城公司请梅兰芳、尚小云、程艳秋、荀慧生四人,合灌唱片《四五花洞》一张,由徐兰沅京胡、王少卿京二胡、何斌奎司鼓,成为稀世绝品,并使“四大名旦”的称谓更深入人心。

【荀慧生】“四大名旦”太赚钱,当年唱10场戏、可挣12个北京四合院

荀慧生和结发妻子吴春生

【荀慧生】“四大名旦”太赚钱,当年唱10场戏、可挣12个北京四合院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荀慧生曾前往前线慰问29军抗日将士;当他得知部队没有飞机抵抗不了日军的空袭后,回到北京义演七天,将全部收入捐献。而溥仪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举行登基大典时,曾邀请北京“名角儿”赴东北做庆祝演出,荀慧生坚决不去、躲到天津友人家中。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2月,荀慧生和张君秋、裘盛戎等多人出席了老舍、张季纯召集的会议,一众戏曲界人士专门研究了如何在大跃进中如何创作更多的新剧目为第二年的国庆十周年献礼。

1963年7月14日,荀慧生在政协礼堂清唱了《红楼二尤》选段;从此之后,由于政治运动,他再也没能回到京剧舞台上。1966年8月,荀慧生下放到沙河劳动;12月的一天,他倒在下地劳动的途中,被送往北大医院后,因心脏病并发肺炎,于1968年12月26日去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