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的毒酒,吐血数升,为何却没有毒发身亡?

大唐建立初期,看似天下平定,呈现出一片海晏河清的太平景象,但在帝国内部正在酝酿着一场政治风暴,以李建成为首的太子集团和以李世民为首的秦王集团一直都在明争暗斗。最开始双方的斗争还都比较克制,后来越演越烈,出现了一场诡异的夜宴,在宴会上发生了一起至今都扑朔迷离的“毒酒事件”。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的毒酒,吐血数升,为何却没有毒发身亡?

01 “毒酒事件”发生的全部过程以及诸多疑点

关于这个事件,《资治通鉴》与新旧唐书的记载大同小异:“(建成)与元吉谋行鸩毒,引太宗(李世民)入宫夜宴,既而太宗心中暴痛,吐血数升。”

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密谋用毒药毒死李世民,李世民赴宴喝完酒后,感觉心中疼痛难当,然后吐血数升,淮安王李神通马上把李世民送回秦王府。李渊听说这件事后,给李建成下了一道旨意,说:“秦王一向不能饮酒,从今往后不准再举办夜宴。”然后亲自去了秦王府探视李世民。

在毒酒事件后,李渊曾提议让李世民去洛阳居住,同时准许李世民建立天子旌旗,陕州以东的国土都有李世民做主,效仿西汉梁孝王刘武的做法。后来在李建成的大力阻拦下,李渊中止了让李世民去洛阳的计划。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的毒酒,吐血数升,为何却没有毒发身亡?

许多学者认为毒酒事件的疑点太多,不足采信,很有可能是贞观史臣虚构出来的,为了给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弑兄杀弟的行为披上正义的外衣。

那些怀疑论者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当时太子和秦王已经水火不容、双方剑拔弩张,冲突不断,怎么可能聚会饮酒?

二、即便太子为谋害秦王而故意设下鸿门宴,秦王为何明知太子有不轨意图,还去赴宴,并且傻乎乎的喝下毒酒?

三、就算秦王真的喝了毒酒,可是为什么“吐血数升”而不死?难道太子准备的毒药竟然是假冒伪劣产品?

四、按《资治通鉴》记载,毒酒事件是在“太白经天”的六月初一之后发生的,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是,六月初四玄武门之变爆发,李世民怎么可能在中毒吐血的情况下,短短三天后就能生龙活虎的发动政变,并力挽强弓射杀太子呢?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的毒酒,吐血数升,为何却没有毒发身亡?

02 关于毒酒事件诸多疑点的一一解释

毒酒事件除了两《唐书》和《资治通鉴》外,没有其他更多的史料可以辨别此事的真假,那么就只能通过常识和逻辑来进行分析。

首先,中国人最讲究面子,哪怕背地里打的你死我活,在明面上还是维持一种相互友好的场面,甚至还要更装的若无其事。这种事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屡见不鲜,所以当时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聚宴,就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其次,既然已经赴宴了,就不可能不喝酒。如果在自己兄长的宴会上连酒都不敢喝,传出去可能会让人耻笑。加上李世民倔强而果敢的个性,这顿酒他还非喝不可。以前发生过胡马事件,李建成准备一匹野性未驯的烈马交给李世民,想要摔死或摔残李世民,以李世民精通的马术,不可能没看出这点,但是李世民还是若无其事的骑了上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正是李世民性格的写照。

再次,李建成就算再想弄死李世民,估计也不敢让他死在自己的酒宴上,因为这就是明目张胆的谋杀,他自己也脱不了干系。而且他当初还阻止了李元吉在齐王府刺杀李世民的打算,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比较有可能的推测是,李建成确实下了毒,不是假冒伪劣产品,而是一种慢性毒药,会对李世民造成重大伤害但却不会马上毙命。对于李建成来说,最好的情况是让李世民在中毒几天后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内死亡,这样才能达到他的目的,同时还能洗清嫌疑。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的毒酒,吐血数升,为何却没有毒发身亡?

而李世民最后之所以安然无恙,很可能是李世民早已对这场鸿门宴做好准备,所以只喝了极少的酒同时又提前准备了解药,中毒后第一时间服下了解药,极大了缓解了中毒症状。

最后,毒酒事件真的是发生在武德九年六月初一吗,其实未必。《资治通鉴》中把这个事件放在了“太白经天”之后,所以人们会下意识的认为就是发生在六月初一晚上,但是两《唐书》中并没有记载具体时间。所以毒酒时间很可能发生在玄武门之变的半年之前,也就是武德八年的年底。

03 毒酒事件发生在武德八年年底的几点理由

一、在两《唐书》中,此事直接记载在“杨文斡事件”后,并且《旧唐书》中叙述完毒酒事件后,才出现了“九年,突厥犯边”。如果认为毒酒事件是发生在武德九年六月初一,那么这个“九年”就应该放在前面,而不是放在毒酒事件之后,所以毒酒事件极有可能是发生在武德九年之前。

二、按《资治通鉴》记载,从六月初一的“太白经天”到六月初四的玄武门之变,中间发生了张亮事件、毒酒事件、太子和齐王收买、陷害、斥逐、争夺秦王府文臣武将、乌成战报、齐王兼并秦王府将士、昆明池政变未遂等一些列事件,然后才是秦王府心腹力劝秦王动手,发动玄武门之变,短短的三四天内发生了这么多重大事件,太不符合常理,这四天也太漫长了。

三、极有可能是《资治通鉴》为了叙述方便,才把这么多事件放到一起。比如程咬金被太子排挤,调往康州做刺史这件事,《资治通鉴》把它放在武德九年六月初一之后,但是《旧唐书·程知节传》中记载此事时发生在武德七年。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的毒酒,吐血数升,为何却没有毒发身亡?

太子李建成举办宴会,总要找些借口,更何况邀请李世民就更需要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了。《资治通鉴》中记载,在武德八年的十一月十三日,朝廷曾“加授秦王李世民中书令、齐王元吉侍中”,两个弟弟在同一天升职,难道不是很好的庆祝理由吗?这种情况下邀请李世民,他还真不好意思拒绝。

根据上面的三个理由,完全可以推测出毒酒事件是发生在武德九年之前,准确的时间或许就是武德八年十一月十三日夜。这样在休养大半年后,李世民已经完全康复,才有能力发动玄武门之变。

04 毒酒事件中不符合常理的关键细节

首先,毒酒事件的描述,秦王吐血数升存在增饰的嫌疑。根据医学理论,一个健康成年人体内的血液为3.8~5.6升,人体失血的极限是1.9~2.8升,约占血液总量的50%,超过这个极限就有致命的危险。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的毒酒,吐血数升,为何却没有毒发身亡?

而李世民吐血数升可能不可能是1升,否则就不需要写数升了,所以至少是2升以上,很明显已经突破了失血极限,在古代没有现代输血的技术下,很可能已经丧命了。

其次,就是李渊对李世民说的“建天子旌旗”的话,存在增饰的嫌疑。李渊让秦王暂避洛阳,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是有可能的,但是让秦王“建天子旌旗”很明显是夸诞之词。只要是一个正常人就不可能下这么错误的命令,李渊作为一个开国之君和成熟的政治家,肯定不会不明白“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的道理,也不会明白让李世民“建天子旌旗”就是赤裸裸的分裂。

所以说这场毒酒事件总体上应该是真实的,但是肯定会有夸大的成分,其目的就是表明当时李世民受迫害的严重程度,以及不得不自卫反击的正当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