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卫的后人为何没有大出息,看看李卫干过什么事,就知道了

清朝官场中最富传奇色彩的官吏,莫过于李卫。他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人正直义气;为臣忠心耿直;为官廉洁为民。可就是这样一个牛人,他的后人为何没有大出息呢?快随小编一起来探秘吧。

李卫的后人为何没有大出息,看看李卫干过什么事,就知道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现代有些影视剧里,把李卫演绎成斗大字不识一筐的文盲形象,即使是给皇帝上奏折,因为不识字也只能以画图的方式送达。有点类似于金庸小说里的韦小宝给康熙上奏折。

李卫的后人为何没有大出息,看看李卫干过什么事,就知道了

但我们知道,韦小宝是小说虚构的人物,小说讲究以精彩的情节飨读者,只要读者看得开心,即便有些不合史实的情况出现,也无伤大雅。但李卫在历史上却是真实存在的,他之所以给人一副文盲印象,大约是因为他的官是捐来的。

李卫在康熙五十六年,也就是1717年捐个官为员外郞,那一年他29岁。员外郞是个什么官呢?咱们从古代小说中,经常能读到某府或某县的某某员外,这里的员外便是从员外郞这里来的。因为捐个员外郞所需资金不菲,一般都是家资殷实的商贾富绅才有能力捐得起。所以,久而久之人们对于富有的地主或财主便以员外相称了。

李卫的后人为何没有大出息,看看李卫干过什么事,就知道了

李卫捐的员外郞是从五品,据说当时花了大约九千多两银子。这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捐的官一般都是候补的虚职,有时运气差,可能几十年也等不到实缺。李卫算是非常幸运的,他捐官没多久便进入兵部任了实职。后来又任了户部郞中,也就是说李卫在户部已经是个部门小头头了。

然而,李卫真正的平步青云,却是在雍正皇帝即位以后。他先是被任命为直隶驿传道,还未到任,又改任命为云南盐驿道,然后从布政使到浙江巡抚。雍正五年(1727年),李卫又升任浙江总督。

自1717年捐资员外郞,到1727年成为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李卫用短短十年时间,达到了他人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这一切不是单单靠幸运就能做到的。

李卫的后人为何没有大出息,看看李卫干过什么事,就知道了

纵览李卫的任职经历,其主要成就之一就是缉查私盐。盐税是清朝重要税收之一,李卫主管盐政之时,当时贩卖私盐的组织人数众多,结构复杂,贩私活动地域广泛,并且持械聚众贩卖私盐现象经常发生。

针对这些问题,李卫一方面及时有效地向朝廷上疏,认为要治理浙江私盐猖獗的问题,需要以海宁长安镇为中心,向外扩散,部署一定兵力,加强巡查。另一方面,李卫采取主动出击,逐个击破等方式,对贩私活动进行打击,取得显著效果。

李卫的后人为何没有大出息,看看李卫干过什么事,就知道了

李卫还非常注重民生工程,积极修筑海塘,带领百姓开垦荒地,减少赋税,嬴得民众的一致拥护。除了缉查私盐、关心民生,李卫还擅长弹压地方,从清廷的角度讲即善于捕“盗”。这在稳定清朝政府的统治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不过李卫更值得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高尚品格。雍正十一年(1733年),李卫弹劾时任内阁首辅保和殿大学士鄂尔泰之弟、步军统领鄂尔奇营私扰民、鱼肉百姓,经调查属实,李卫获得雍正帝嘉奖;乾隆二年(1737年),李卫奏疏称,诚亲王府护卫库克同安州百姓争抢土地,情况属实,乾隆帝嘉奖李卫秉公执法;乾隆三年(1738年),李卫弹劾河督朱藻的贪污劣迹,其弟朱蘅要挟地方官吏并插手赈灾之事,经吏部尚书讷亲、刑部尚书孙嘉淦查证,情况属实,最终对朱藻、朱蘅二人绳之以法……

李卫的后人为何没有大出息,看看李卫干过什么事,就知道了

做为汉人李卫敢于弹劾亲王和满族官员,这在清朝的确是要冒一定风险的。他在得到当时最高领导——皇帝首肯的同时,也得罪了一些当朝权贵,而这些权贵在朝中的势力都是盘根错节的。所以在李卫去世以后,他的后人在清朝官场都没有什么大的建树。除了他的长子李星垣官至两广总督,和次子李星聚官至福建延建邵道外,其余子孙大都默默无闻。这很可能是李卫在世时得罪的一些权贵,对其后人实施了某些打压。

不管怎么说吧,在清朝官场李卫的确称得上一个传奇。他去世后乾隆御笔为他题碑: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直隶总督谥敏达公李卫。

李卫的后人为何没有大出息,看看李卫干过什么事,就知道了

如今李卫墓就位于丰县大沙河镇政府驻地东北隅。可惜的是,在清朝的时候,黄河发大水,冲毁了一部分墓的地上结构,我们现在看到的李卫墓,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进行翻新重修的。李卫是个传奇,他所做的一切,确实值得我们尊重。

引用资料:《李卫当官》作者:刘和平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梅里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