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600个村民要求集体改姓:拿出家谱为由,并说出隐藏600多年的秘密

在元末明初之际,群雄并起。明代皇帝朱元璋是在同其他割据头目逐一吞并之后,这才壮大了力量北上攻元。

朱元璋是一代英豪,成王败寇,但其他势力的领导者也并非等闲之辈。

在朱元璋吞并的几大势力之中,张士诚算是能力数一数二的英雄好汉。

在张士诚兵败身亡六百五十年之后,江苏泰州一个姓吴的家族突然冒了出来,声称是他的后人。

为什么张士诚的后代会姓吴?他们又为什么掩盖这个秘密这么多年?这就说来话长。

600个村民要求集体改姓:拿出家谱为由,并说出隐藏600多年的秘密

后人改姓

江苏泰州吴姓家族总共有600多个人,异口同声说着张士诚就是他们的老祖宗,还搬出了灵位,十分笃定。

他们解释道,曾经在战乱之中,张士诚感觉到了自己即将兵败,便对自己的孩子说,如果你们死了,姓氏便不用更改,如果能够侥幸生活下去,就把自己的姓氏改成吴,不管怎么样要隐姓埋名的生活下去,总有一天可以认祖归宗。

传说,在张士诚兵败之时,他的妻子在战乱之中把两个孩子送出了城,从此便下落不明。

朱元璋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不近人情,在击败敌人之后,他一般都不会手下留情。

张士诚的亲戚家人都在兵败之后被害身亡,只留下上文中那个传说。

600个村民要求集体改姓:拿出家谱为由,并说出隐藏600多年的秘密

在政权覆灭之后,张士诚的堂兄便带着一个他的儿子以及张士信,连夜奔逃,躲过了朱元璋的数学。

后来,张士俊还企图东山再起,招兵买马,怀抱着重新做皇帝的梦想,但是此事大势已定,朱元璋的政权根本无法撼动。

眼见着报仇没了指望,这些人便放下了执念。

隐姓埋名的张家人就是这些吴姓人的祖先,他们在逃出来之后便听从父亲的教诲,改了自己的姓氏,掩盖这个秘密,安稳的生活了下去。

之所以要改姓吴,很有可能是因为张士诚的小舅子姓吴。

有许多猜测称,张士诚当时是有一个吴姓妃子的,非常忠心也十分受宠,在逃难之时,他的两个孩子就住在这个妃子的兄弟家中。

并且这些后人所在的地方泰州也是张士诚的老家,如果说几百年前他们知晓了自己的身世,而举家搬迁到这里落叶归根,似乎也有那么几分道理。

虽然他们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只凭一张嘴无法证明他们祖先的身份。

面对众人的质疑,他们拿出了修订的族谱,还有历史非常久远的一块牌位。

摊位的设计十分奇特,表面上一层刻字的外壳里面却隐藏着一块儿木板,而木板上则篆刻着他们祖先身份以及后来遭遇。

本来这样的排位有四块,但是其他三块都在时间流失的过程中,因为意外而被烧掉或者损坏了。

一开始这些后人在发现牌位秘密的时候,只看到了上面写的张字,错误的以为祖先是被领养的。

直到后来他们才看清楚,意识到原来祖先是经历磨难,更名改姓。

600个村民要求集体改姓:拿出家谱为由,并说出隐藏600多年的秘密

但是此时又有人提出了质疑,历史这么久远,为什么这些牌位保存的却如此完好?

怀揣着质疑,专家们对牌位的年限以及存放时间进行了探查和检验。

按照结果显示,这个牌位确实是在百年前修订的,但是这个百年前却是在300多年前,也就是在康熙五年。

要知道,康熙5年明朝都已经不见踪影了,这些后人认祖归宗时,已经完全无从考证张士诚传说的真实性。

因为这个问题,有人反驳,当时的祖先正是张士诚的第九代孙,正是因为明朝灭亡不可回转,才将这个秘密披露出来。

就算是有人提出质疑,村庄里的600多口人依然坚持要改正姓氏。

在他们的据理力争之下,有一部分人成功达的自己目的,将姓氏改回了张姓。

中国人民认祖归宗,心结很重,同时具有非常浓厚的乡土情怀,知道自己的家族延续百年,其实是非常荣耀的一件事情。

同时中国人的姓氏认同感也非常严重,这些吴姓人认为,祖先改名是为了生活,为了规避风险。

而如今危险早已经消除,他们内心强烈希望能够认祖归宗,其实也可以理解。

600个村民要求集体改姓:拿出家谱为由,并说出隐藏600多年的秘密

祖先故事

那么这些吴姓人如此尊重信仰的祖先张士诚,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张士诚卖盐起家,是我们常说的“私盐贩子”,虽然干着谋求利益的事情,但是他在大是大非上并没有出现过的什么大错。

元朝末年,汉人身上受到压迫极重,在如此黑暗的环境之下,大家只能尽自己所能寻找的改善生活的出路。

虽然说在当时的环境里贩卖私盐是一件惩罚极重的事情,但是张士诚天生生意人的头脑却让他把这项犯反元朝律法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600个村民要求集体改姓:拿出家谱为由,并说出隐藏600多年的秘密

以至于后来有足够的本钱招兵买马。

在当时人们就经常说,陈友谅是军事力量最强的,而张士诚则是财富最丰富的。

在起义之后,他便带着自己的军队占领了南方长江兴华等等富庶温暖的地方,力量开始不断壮大。

在元军出兵讨伐起义军的时候,是他的横空出世打破了元军南北联合的妄想。

600个村民要求集体改姓:拿出家谱为由,并说出隐藏600多年的秘密

虽然说在这之后他遭受两面夹击,朝不保夕之时,曾经暂时投靠过元朝,但在解除困境之后,他便立刻和元朝军队撕破脸,重新竖起起义的旗帜。

大丈夫能屈能伸,在大局面前 适当的妥协也是张士诚的一个特点。他做人非常圆滑,这是商人普遍的一个特点。

和隔壁的陈友谅不同,他手下一直十分忠心耿耿,并且军心强盛,如果不是朱元璋技高一筹,未来局势发展还有很多可能性。

这个历史已经过去,他技不如人,在被俘之后便自尽身亡。

在当时的背景之下,张士诚的追索者并不少,在关键的时候保住他孩子的姓名,让他后代得以繁衍生息,可能性并不小。

虽然外界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但是村庄里的人已经认定自己张士诚后人的身份,如果此事为真,那么有关于张士诚孩子逃亡这一传说的秘密,也算是被揭开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