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动辄100万大军参战,为何清朝人口过亿,却拿不出10万兵力?

古代动不动十万大军参战,为何清朝人口过亿,却拿不出十万兵力?

在我国,有一个非常奇异的现象。那就是,人口越来越多,可是参加战争的兵力却越来越低。

古代动辄100万大军参战,为何清朝人口过亿,却拿不出10万兵力?

汉朝人口最高峰时人口达到了5900万,这在全世界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变态的数字了。毕竟,在同时期的欧洲非洲和美洲,一个1万人的城市,已经是超级帝国了。

秦汉时期的战争,也大都规模巨大。秦朝时人口仅有2500万到3000万,但是秦末农民战争,陈胜吴广军队从900人迅速扩大到了10万人,而秦朝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的军队,也是动辄五六十万。

到了唐朝,人口比汉朝又高了一个台阶,总人口达到了8000多万。可是,安禄山起兵之时,只有兵力15万,号称20万。农民起义军黄巢攻破长安时,兵力足足有100万人。

古代动辄100万大军参战,为何清朝人口过亿,却拿不出10万兵力?

到了清朝,人口达到了4.4亿,可是在镇压白莲教起义、两次鸦片战争、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甲午战争等多次战争中,兵力缺少的可怜。典型例子是,面对总兵力超过100万的太平军,各路湘军、楚军、淮军和绿营,兵力总共加起来也只有30万人。

所以,我国人口越来越多,但能够组织起来的军队数量却越来越少,实际上是基本成立的。

为何会出现如此反常的现象?

我认为原因无外乎有如下几点:

1,越往古代,史料越少,兵力水分就越大。

我国的历史,基本上可以划分为神话时代,半人半神时代,农业社会时代,近代化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史料越来越丰富,官方的民间的各种史料互相印证,便不再容易出现动辄百万大军甚至千万大军的局面了。反观我国周边不发达的缅甸越南,在一些史书中竟然能看到一场战役杀敌10亿,一个人杀敌300万的记述,这很明显是胡说,但是没有旁证,也只能暂时引用。反而是人口数量,经济学家能够按照数学模型进行估算,基本差别不大。

古代动辄100万大军参战,为何清朝人口过亿,却拿不出10万兵力?

2,军队正规化之前,往往需要裹挟大量民夫甚至妇女。

《孙子兵法》中讲到过“就粮于敌”的战术,说白了就是军队出征,就地征粮,通过抢劫沿途国家和百姓解决给养问题。同时,如果兵力不足,也有可能大量裹挟民夫甚至妇女。这一传统,在中国历次农民起义中继续发扬光大,所以,当我们看到黄巢、李自成、洪秀全兵力动辄上百万时,也要意识到,实际上能打仗的精锐,恐怕连10万都不到。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通过抓壮丁方式补充兵力,实际上也是类似情况。

古代动辄100万大军参战,为何清朝人口过亿,却拿不出10万兵力?

3,越靠近现代,军队补给越来越复杂,调兵遣将更难了。

在清朝的很多军事文献中,每次调兵遣将的数量,都是集中在2000-5000之间,大规模的军队调集基本没有。为何会这样?原因是,越往近代,正规军的补给体系越健全。一支军队如何出发,在哪里安营扎寨,在哪里获取武器,系统越来越完善。每一个兵背后,都有配套的补给系统,所以,虚报兵员数量骗取军需甚至吃空饷,都是杀头的重罪。

古代动辄100万大军参战,为何清朝人口过亿,却拿不出10万兵力?

古往今来,军队都不是越多越好,即便是古代冷兵器战争中人数越多越容易打胜仗更是如此。历史上那些以少胜多的战役,很大程度上说,是少部分精锐,打败了一大群没有给养、没有训练的乌合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