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醇亲王弥留之际,为何将慈禧所赐金如意交给光绪,并叮嘱勿忘海军

1887年12月9日,旧历十月二十五。

总理海军事务、醇亲王奕譞病重,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到醇亲王府邸探望,卧倒在病床之上奄奄一息的奕譞,特意将自己在威海卫巡阅北洋海军时慈禧太后所赐赠的金如意,交给光绪皇帝,拉着自己的儿子的手谆谆嘱咐:“勿忘海军”!

醇亲王弥留之际,为何将慈禧所赐金如意交给光绪,并叮嘱勿忘海军

醇亲王奕譞

如意最初只是一件简单的搔痒工具,其柄长约一尺,一端做成手掌的形状,拿在手里,可以在自己背上搔痒,让人感到舒适如意,故而得名。由于如意实用,名称又好听,后人便把它加工成一种精美的实用工艺品,既能搔痒,又供观赏。

醇亲王弥留之际,为何将慈禧所赐金如意交给光绪,并叮嘱勿忘海军

金如意

时光流转至清代,如意便演变成一种贵重的装饰品,制作工艺也更加精细。慈禧太后对如意十分喜爱,据说她在六十寿辰时,在收受寿礼中,仅如意就收到了精品八十一件。

然而,奕譞为何在生命弥留之际当着慈禧的面,将所赐赠的金如意交给身为皇帝的儿子,并说出“勿忘海军”呢?笔者认为有下面两层含义:

醇亲王弥留之际,为何将慈禧所赐金如意交给光绪,并叮嘱勿忘海军

慈禧太后

其一,表忠心。慈禧太后之所以将贵重的,且是自己喜爱之物——金如意赐赠给奕譞,由此可见对醇亲王奕譞的厚爱和重视,对此奕譞感恩戴德,在生命即将完结之时,不是将慈禧所赐金如意当做殉葬品,而是交给儿子光绪皇帝,就是要将其传承下去,负载着对慈禧太后感恩之意,也表示父子一直忠心于慈禧。

其二,放不下的海军。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和1884年中法战争,致使清廷开展了两次海防大讨论,讨论的结果就是大治海军,并于1885年新设立总理全国海军事务的机构——海军衙门,奕譞担任首任总理大臣,由此可见,慈禧太后是多么重视奕譞。

然而,慈禧太后之所以由奕譞总理海军衙门,并不是让他放开手脚,大力发展海军,而是事出有因。慈禧归政光绪有个前提,就是要找个颐养天年的好地方——修建三海工程和清漪园工程,而工程浩大,用费巨大,钱从哪儿来?

政治嗅觉敏锐的奕譞为取悦慈禧,以让儿子早日归政,在其主持海军衙门期间,公然挪借和挪用海军经费,为慈禧太后修建三海工程和清漪园工程。

醇亲王弥留之际,为何将慈禧所赐金如意交给光绪,并叮嘱勿忘海军

清漪园

为遮人耳目,奕譞特意挖空心思地找了个冠冕堂皇的“规复昆明湖水操旧制,在昆明湖上修建水操学堂”的理由,可谓用尽心机,为满足私欲,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对于海军见不得光的发展过程,奕譞是心知肚明的,然而对于这个“国之大者”,应该讲也是充满期待的,但能否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心里还是没有底,尤其他在任内就挪用海军经费,谁还保证今后就不挪了呢?所以,他之所以叮嘱勿忘海军实际上还是放心不下,很纠结,很无奈!

1890年12月9日,旧历十月二十八。

“济远”舰由威海卫开赴上海修理。

1892年12月9日,旧历十月二十一。

李鸿章奏请将先前借调南洋及广东各舰船守备、千总开缺,改归南洋、广东等省份分别插补。共有下列人员:冯荣学调充“广乙”舰驾驶二副,宋文翙调充“广甲”舰帮带大副,黄祖莲调充“广丙”舰帮带大副,吴敬荣调充“广甲”舰管带,郑伦调充“虎威”舰管带,温朝议调充“广乙”舰帮带大副,蔡灏元调充“广丙”舰驾驶二副,詹成泰调充“广丙”舰大管轮。

醇亲王弥留之际,为何将慈禧所赐金如意交给光绪,并叮嘱勿忘海军

李鸿章

1894年12月9日,旧历十一月十三。

两江总督张之洞致电李鸿章,称南洋兵轮木壳薄,炮手劣,管带庸,万难得力,请谕令原“广乙”舰管带林国祥举荐得力武弁,四五人、七八人皆可。或在北洋海军舰船上现不居要职者,或在广东水师者,明白轮机操作,勇往敢战者都可前来南洋水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