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人卖铁器给匈奴,汉武帝反而杀光汉人重赏匈奴,事后发现真高明

戎狄豺狼,不可言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孔子

汉武帝十六岁登基,在位

五十四年

享年七十岁

。这两项纪录超过了所有前辈,甚至很久以后才有人追赶上了他。

汉武帝

在汉武帝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文化都达到鼎盛。疆域和势力范围,

东临韩国,西有新疆,南至越南,北接蒙古,堪称超级大帝国。

《资治通鉴》如实地记录了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的封禅大典。

十八万骑兵战士手持上千面旗帜(一万八千里行军的大手笔大制作),不仅是国力强盛的象征,也是汉武帝傲娇的资本。

西汉时期地图

大家不知道的是,早在十年前汉武帝庞大的帝国版图已经奠定了基础。

西汉前期,匈奴控制着整个西域地区,他们不断侵犯中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从汉初时期匈奴和中原的摩擦开始便没有停止过,而这样的情况持续了

数百年

。直到汉武帝时期,咱们汉人被匈奴欺负的局面才被打破。

匈奴侵扰西汉边境

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对汉朝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攻打漠北,并以大将军和骠骑将军身份让其出任大司马。

由此可以看出汉武帝对此二人寄予了深厚的期望。

卫青和霍去病不辱使命,此次战役大获全胜。胜利的喜悦鼓舞着全军将士,因此霍去病亲自乘胜追击,亲率大军直至狼居胥山。

汉军在此地举行了隆重的祭天仪式,并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的禅让礼,为武将留下了 "封狼居胥"的至高荣耀。

经过这一场战役,"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一直控制着河西走廊的匈奴部族的其中两支——浑邪王和休屠王部落,在战后归降于汉朝。

汉武帝很是开心,直接下令把两部的匈奴王带到汉朝的疆域内部,让他们来汉朝居住,通过汉化匈奴来更好地对其进行控制。

汉武帝给了投降的匈奴王很多的赏赐,为了展现大国风采甚至还要征两万辆车去接浑邪王。

可征车是要花银子的,地方官员手上非但没有朝廷调拨的经费,还不能违背当朝天子的命令,于是就只能用赊账的方式从老百姓手中购买所需的马匹。

可老百姓十分担心官员们白拿,为了避免财产流失就各自将家中豢养的马都给藏了起来,进而也就导致了官员们没有按时间完成汉武帝交代的任务。

汉人卖铁器给匈奴,汉武帝反而杀光汉人重赏匈奴,事后发现真高明

汉武帝很生气,随即下令要处死那些没完成任务的官员们。在这个关键时刻,

汲黯

看不下去了,因为这些官员们仗义执言,汉武帝因此也就没有再怪罪他们。

夫匈奴攻当路塞,绝和亲,中国举兵诛之,死伤不可胜计,而费以巨万百数。臣愚以为陛下得胡人,皆以为奴婢,赐从军死者家;虏获,因与之,以谢天下,塞百姓之心。

汉人卖铁器给匈奴,汉武帝反而杀光汉人重赏匈奴,事后发现真高明

浑邪王和休屠王率领着部落浩浩荡荡来到了长安,商贩们从大量的人群中捕捉到了一丝商机。

众所周知,匈奴人是游牧民族,主要是靠放牧生存的,眼下这两个部落都归顺了大汉肯定是带了不少牛羊。

在当时的社会中,牛羊马匹是百姓乃至国家都非常重要的财产,加之,因为地形的原因中原并没有广袤的草原可以放牧。于是

商贩们都上赶着和

匈奴人做起了交易。

汉人卖铁器给匈奴,汉武帝反而杀光汉人重赏匈奴,事后发现真高明

常言有云:利欲熏心、使人蒙蔽。

果不其然,在这些与匈奴部族交易的商人当中,竟然

混杂着铁器的交易。

汉人卖铁器给匈奴,汉武帝反而杀光汉人重赏匈奴,事后发现真高明

出土于西汉时期的铁器

汉武帝时期之所以能扭转被匈奴人欺压的局势,其最根本的原因便是

汉朝注重生产,其发展水平以及远远地超过了同时代的匈奴部族。

而匈奴部族还在进行着脱胎于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方式,自然在这场此消彼长的斗争中趋于落败。

汉武帝心里十分清楚匈奴人强悍的战斗力,如果有了兵器的加持,保不齐匈奴会再次卷土重来,那么将会有更多的将士流血牺牲,百姓们的流离失所。

为了国家长治久安汉武帝下令禁止将铁器流传向匈奴。

汉人卖铁器给匈奴,汉武帝反而杀光汉人重赏匈奴,事后发现真高明

可仍然有些人被利欲熏心,法律而不顾。

得知此事的汉武帝下令将售卖给匈奴的商贩全部处死,并对匈奴人加大了封赏,事后才明白汉武帝的此举是多么高明!

有很多人不理解

汉武帝为什么对于投降的匈奴人恩宠有加

,甚至都让人看着有些过分。不得不说,汉武帝是一个很有远见的皇帝。

汉人卖铁器给匈奴,汉武帝反而杀光汉人重赏匈奴,事后发现真高明

战争的短暂胜利只能给百姓带来一时的安居乐业,汉武帝用不合乎情理的赏赐来消磨匈奴人的傲气。

让他们来中原享受安逸的生活,从根本上击垮他们的内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征服匈奴,让中原的百姓长久地获得安定的生活。

汉人卖铁器给匈奴,汉武帝反而杀光汉人重赏匈奴,事后发现真高明

陈宝国饰演汉武帝

汉武帝用长远的目光看待事物的发展,这种谋略即便是放到现在的生活中也是相当智慧的。遇事不慌,看人看事都不要只看表面,要看得足够长远,才能走得更加的踏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