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最后一个在世太监,91岁“回宫记”

红极一时的穿越剧让不少人开始向往古代宫廷的生活,有人想当皇帝,有人想当娘娘,可皇宫里唯独有一个角色,恐怕倒找钱都没人愿意做,那就是太监。在世界范围内,最早的“太监”要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苏美尔人族群,而在中国太监这个词,则是隋唐以后才被逐渐确立下来的。

影视剧里的大太监个个都是厉害角色,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东厂魏忠贤、西厂雨化田,还有《鹿鼎记》里的海大富、《天下第一》里的曹正淳,他们都是武功高强、心机极深,颇有政治智慧的狠角色。不过这些人物和事迹都是虚构的,现实中的太监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的也不少,比如开拓海上贸易之路的郑和、发明了造纸术的蔡伦,还有被封为齐国公的高力士。

最后一个在世太监,91岁“回宫记”

为什么人们大多对太监有恶意、有误解,主要因为太监不能算是个完整的人,被人为割掉最重要的男性生殖器官,导致不能生育,没有后代。正是因为太监无后的特点,他们一旦作起恶来完全没有顾忌,也毫无底线可言。再加上太监和皇帝妃子关系非常亲密,几乎形影不离,对政局有潜在的影响。所以宦官们一旦得势,必将祸国殃民。

然而现实情况并没有影视剧这般夸张,宫里一般的太监地位很低,从不被人瞧得起,不但没什么机会从政,反而一不小心就会被逐出皇宫,甚至丢了性命。真正能混到光荣退休,甚至位极人臣的“宦官之王”凤毛菱角。

封建王朝落幕之后,就很少有人去专门关注太监这个群体,大多任其自生自灭。直到上世纪90年代,当中国仅剩最后一个在世太监的时候,人们才觉得应该做些什么,不能让这个群体和这段历史留下空白,成为后世的遗憾。

紫禁城,中国明清时期的政治中心,也是孙耀庭做了7年太监的地方。1993年4月30日,在家人的陪伴下,91岁高龄的孙耀庭重回旧地,重温故梦。

最后一个在世太监,91岁“回宫记”

孙耀庭1902年出生,家境贫寒,因为父亲和当地的财主发生了矛盾,被赶出村子,一家人只能沿街乞讨生活。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位时期,皇宫定期要贴出告示招收宫女和太监,待遇不错,还能给家里一笔补助。为了全家的生计,孙父决定把10岁的孙耀庭送进宫去当“太监”。

当太监前需要净身,孙耀庭也免不了挨上一刀,这一刀疼得他2个月都下不来床。只可惜天算不如人算,在此期间,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大清覆灭,孙耀庭进宫当太监的事只能暂时搁置下来。

不过溥仪虽然退位,仍然获准继续住在宫里,既然皇室待遇不变,那就还是需要人来伺候,太监还得继续招。1916年,14岁的孙耀庭来到京城,他先去了溥仪皇叔府上实习,顺便学习宫里的规矩。1917年,经府上管事推荐,孙耀庭进入故宫,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太监生涯。

太监也是有等级的,职级低的没有资格伺候嫔妃和皇帝。刚入宫的孙耀庭自然只能从最底层做起,他第一份工作是伺候一个副都领侍任老太监。这个老太监常年卧病在床,吃喝拉撒全靠孙耀庭等人伺候,收拾不及时就会被毒打教训一番。孙耀庭小时候是个倔强的孩子,但被去势之后,脾气已经收敛了不少,他被打的时候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多用心,多忍耐,必须在皇宫里站稳脚跟。

最后一个在世太监,91岁“回宫记”

由于工作出色,孙耀庭被一个姓赵的太监推荐给了端康皇贵太妃,在皇贵太妃的永和宫戏班里当差。孙当然不是去唱戏的,他的主要工作就是伺候戏班总管张老爷。戏班需要练早功,4、5点就要起床,太监们就要起的更早,孙耀庭一开始很不适应,总是昏昏沉沉的。

有一天早上,孙耀庭端着张老爷的早饭准备送去,下台阶的时候一不留神踩空了,饭菜摔了一地。孙慌慌张张地跑去张总管那赔罪:“张老爷,我把您的饭碗给砸了。”张总管一听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大骂:“你说什么,再给我说一遍?”

孙没听出来张总管的怒意,又说了一遍:“我给您的饭碗砸了。”结果被张总管打的又在床上躺了半个月,孙耀庭不知道,皇宫里的忌讳就是不能说不吉祥的话。同时他也明白,当差时无精打采是不行的,养好伤后他去向老太监求教,怎么才能早起晚睡的时候不犯迷糊。老太监见他可怜,于是把鞋一脱,用手往里头一掏,一枚小小的“毛球”被拿了出来:“这个叫做苍耳,你把他放在鞋里,保准你不打瞌睡。”

苍耳是一种田间野草,有球状带刺的花,如果人从旁边走过,这些小球就会附着在人的衣服和裤子上,让人又痒又痛。可想而知这么个东西放在鞋里,那得多难受啊。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聪明想到了这么个“损招”,对自己下手可真够狠的。

最后一个在世太监,91岁“回宫记”

普通人鞋里进个小石子都难受得要命,太监居然可以忍受苍耳一天的折磨,这种意志力绝非常人所能忍。那我们不禁要问,太监们他们在宫里也不愁吃喝,待遇比老百姓更是强上了不少,为什么要这么拼呢?

很简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都会老,太监也不例外。普通人老了,有儿女养老送终,有亲戚接济。太监不一样,虽然有些朝廷也设立过针对太监的养老机构,比如明代的安乐堂和净乐堂,能够帮助一些年纪大、家庭贫困的太监度过晚年,但这也是跟国力息息相关的,并不总是那么靠得住。

除了极少数在入宫前成了家,有了子嗣的,或者是通过认养的方式拥有继子的除外,大部分太监都是孑然一身,加上没有自主谋生的技能,只能孤苦终老。所以太监们如果不趁着年轻爬上高位积累财富,他们的晚年光景一定无比凄凉。与此相比,鞋里的一枚苍耳真的就不值一提了。

那么退休后有钱的太监怎么养老呢,也不太可能成家啊,谁家的女子也不会傻到给太监养老送终吧。他们的选择一般都是去寺庙或者道观,给那里捐赠一笔不菲的“香火钱”,其中就包括他们自己的生活费,这样他们就可以跟世外高人一样,在与世无争的佛道圣地安养天年,顺带得到心灵的净化。

最后一个在世太监,91岁“回宫记”

比如明代的太监普遍信奉佛教,为此他们专门在北京西山营建设了一个大的佛寺群。明代王廷相的《西山云》里就有记载:“西山三百七十寺,正德年中内臣作。”到民国时期,“太监庙”的数量还有33座之多,有钱有势的太监往往都会把这里当做自己的晚年归宿。

1924年溥仪被直系军阀冯玉祥下令赶出了皇宫,孙耀庭自然也是一起被赶了出去,随后被溥仪父亲载沣放回老家。他从民国六年进宫,到民国十三年出宫,一共在故宫里当了7年的差。

7年的宫廷生活足以改变一个人,孙耀庭早已熟悉和适应了紫禁城的一切,他很难适应宫外的生活,也很难回归自己的原生家庭了。更要命的是,他入宫后就失去了土地,老家田里的那些农活,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孙耀庭来说也实在是强人所难了。

两年后,孙又回到了北京,住在专门为出宫太监提供住所的万寿兴隆寺。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溥仪又成了康德皇帝,重回九五之尊,行宫设在长春。孙耀庭后来曾经到长春,又给溥仪当了一阵的差,之后他生了一场大病,不得不回到北京休养。解放后,政府给每个下岗太监每月配发16元的生活费,还给孙耀庭介绍了一份管理全市寺庙的闲差。

上世纪60年代,孙耀庭住进了位于北京西城什刹海旁的广化寺。虽然孙耀庭人还在北京,但是只能站在高高的红墙外面回忆自己当年在宫里的生活,不免有些怅然若失。15岁到22岁,那是人生多么宝贵的一段时光,孙耀庭的这种经历,我们无法亲身体会,也很难想象得到。如今孙老旧地重游,又会给我们讲述哪些过去的故事呢?

最后一个在世太监,91岁“回宫记”

汽车载着91岁的孙耀庭缓缓驶过高耸的故宫角楼,在神武门前停下,老人拄着拐,颤颤巍巍地走下车,抬头望着高大的神武门发呆。工作人员推过来一把轮椅,让孙老坐下,推着他慢慢前行。

孙耀庭指着御花园东北角的一座假山说:“这儿就是‘堆秀’,太监每逢初二、初六都要带上贡品来这参拜殿神,有求必应。当年我师父跟我说了一件事,慈禧当年办寿宴,结果寿宴主座一股尿骚味,找不到嫌疑人。后来太监们就在‘堆秀’这祭拜,第二天一早,就有一条黄鼠狼死在假山边上,尿骚味就是这个畜生留下的。”虽然大伙都知道这是封建迷信,但也被孙老这个有趣的描述逗得哈哈大笑,看来宫里好玩的事情还真是不少啊。

大伙拥着孙老穿过长泰门,来到储秀宫,有人好奇地问:“婉容娘娘当年就是住在这里的吗?”孙老眼睛一亮,回答道:“没错,婉容娘娘大婚以后就一直住在这里。我们做太监的每天夜里排班坐更,等着娘娘随时吩咐,就在那边的长廊下头。”

最后一个在世太监,91岁“回宫记”

婉容

孙耀庭仿佛又想到了什么好玩的事,笑了几声,接着说:“当时御膳房每晚都会给婉容娘娘送夜宵,各种制作精美的小点心。那一天我跟另一个小太监值班,我俩太饿了,就把给娘娘的夜宵你一口我一口的吃光了。平时娘娘晚上很少吃东西,偏偏那一天她半夜醒了跟我们要吃的,多亏我跑得快,到御膳房给娘娘拿了一些饼干来,不然免不了一顿打啊。”

人群里有人问道:“大半夜值班不累吗?还能跑得动啊?”

孙耀庭指指自己的鞋,意味深长地说:“我之前学到了,鞋里头放上苍耳,一点瞌睡都不打。”

在翊坤宫的庭院里,孙老指着正殿廊下的两对圆环说:“这里以前是挂秋千的地方,婉容和文绣经常带着宫女们在这里打秋千玩。后宫娱乐活动不多,这里的欢笑声最多。”

最后一个在世太监,91岁“回宫记”

途径养心殿的时候,孙老的脸上突然变得严肃,他说:“这是溥仪当年住的地方,我还差点在这被他用枪打死。那天我们几个太监打扫卫生的时候闲聊天,我说起溥仪和婉容的一些私事,恰好被溥仪听到。他气坏了,掏出手枪就要打死我。我连忙磕头求饶,脑袋磕出一个大紫包他才饶了我。宫里我们这些下人根本就没有尊严,我们的生命跟猪狗牛羊没什么区别。”

最后一个在世太监孙耀庭长达5个小时的故宫之旅结束了,在天安门前,孙耀庭不顾众人的劝阻从轮椅上走了下来,望向毛主席像深深鞠了一躬。毛主席和共产党不但让穷苦人民翻身做主,过上了好日子,也让一辈子低人一等的孙耀庭终于找回了做人的尊严。

1995年,93岁的孙耀庭亲笔写下一副对联“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这位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在政局变幻莫测的年代历经沉浮,受尽了身体和精神的摧残,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重生。在祖国的蓝天下,孙耀庭可以挺直腰板自由地呼吸,再也不必担心因为一点小事遭到责罚,甚至丢掉性命。

最后一个在世太监,91岁“回宫记”

1996年,随着孙耀庭的离世,太监一词彻底被尘封在历史的长卷之中。我们无法跨越时代去评价历史,太监一定具有符合封建王朝制度的合理性,但也一定有其特殊的时代局限性。希望大家不要受影视剧的影响,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太监这个群体,因为其中不少人和孙耀庭一样,有太多的迫不得已和情不由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