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39年谢文东投降后,在日军“忠魂碑”面前忏悔:不该与皇军作对

前言

说起谢文东这位历史上的知名“巨匪”,大家对他的了解却并非是源于历史。对于笔者这样的90后来说,谢文东这个名字是出现在某本著名网络小说之中的男主角,在笔者初中年代的时候曾经风靡一时,

不过真正历史上的谢文东“三姓家奴”见风使舵的经历,其实并不比网络小说逊色多少。

那么这位中国近代的“土匪枭雄”,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穷途末路的呢?

1939年谢文东投降后,在日军“忠魂碑”面前忏悔:不该与皇军作对

图:影视剧之中的谢文东剧照

中年发迹:谢文东为富一方

谢文东1887年出生于辽宁省宽甸县永甸镇的一个穷苦农民之家。说起来,谢文东祖上是满清正白旗人,但此时清政府已经没落,家里人也只是给本村大户当长工的命。尽管如此,谢家人还算吃苦能干,幼年的谢文东帮助家里干农活,从不偷懒,到了民国初年,谢家的情况终于有所好转,有了一辆大车、十几个劳动力和六七头牲口,一举成为中农。

随着家庭收入的好转,谢文东的父亲谢福喜发现全家需要一个会写信记账的,因为平时算账全靠口算和心算,总是会出差错,这才将身为长子的谢文东送到附近的私塾读了4年私塾。离开私塾之后,谢文东除了要负责家里的田地之外,还要带着两个弟弟越过鸭绿江前往朝鲜境内放蚕;到了26岁的时候,谢文东还负责购买村落的牛马前往安东(今丹东)去卖,在回到村子里的时候贩卖私盐给农民,从中谋求利益。

这样走南闯北的丰富生活,让青年时期的谢文东有了一定的见识和知识文化水平。

不过天意弄人,民国十三年(1924年)鸭绿江的一场大洪水让谢文东家里的田地颗粒无收,而此时他在朝鲜放蚕也吃了法律官司。在非常窘迫的时候,谢文东听说前往“北大荒”地区开垦地多人少,日子也相对比较好过,于是就和父亲商量,准备前往那里垦田。

1939年谢文东投降后,在日军“忠魂碑”面前忏悔:不该与皇军作对

图:民国时期的农民正在丈量土地

1925年,谢文东全家迁往了依兰县土龙山区黑山嘴子附近(今黑龙江省桦南县太平村),投奔自己的表叔关明林。表叔看到谢文东家里劳动力多,又肯吃苦耐劳,就在村里为他做保,为他租来村里一大片土地,并且还将8间村里的草房租来给他安家。就这样,谢文东在这里一边种田,一边开荒,短短三四年间就有了将近60余垧(shǎng,东北土地单位旧制,1垧约合15亩)土地,四五十口人和牛马十多头。随着谢文东的家大业大,他也开始考虑购买枪支看家护院,因此偷偷从一些渠道买来一些军火,用于防备土匪和狩猎。

虽然名义上来说,谢文东算是个外来户,

可他办事有勇气和魄力,并且还喜欢打抱不平,很快就在黑山嘴子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网,

并且随着自己的家业越做越大,他和地方官员也有了一些联系。不久之后,谢文东被选为当地民团负责人,后又被依兰县地方国民政府任命为土龙山区五保保长。

揭竿而起:谢文东的抗日救国之路

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军抗日民族武装力量曾经在位于哈尔滨以南地区抗击日寇入侵。1932年5月,在李杜将军前往依兰的时候,曾经发动过地方武装成立过抗日自卫军骑兵混成旅,虽然这只抗日民族武装最后因为领导者的无能而自行解散,但这次活动却在当地人的心目之中留下了“誓死不当亡国奴”的爱国火种。

1939年谢文东投降后,在日军“忠魂碑”面前忏悔:不该与皇军作对

图:土龙山农民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

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全境之后,就制定了一项移民计划,打算用20年的时间从日本移民500万人到中国,侵占中国耕地约9920万亩,而其中三江平原地区约占该计划的20%。1933年夏,日本关东军为了让外来移民能够获得足够的耕地,便以“治安肃正”和“东亚劝业公司”的名义,强行收缴依兰县各保农民手中的枪支和地照,这件事情引起了当地农民的强烈反对。

于是,担任保长的谢文东就开始暗中和六保保长景振卿商议,将民团力量组合起来,组成100多人的自卫团,准备实施武装自卫。

1939年谢文东投降后,在日军“忠魂碑”面前忏悔:不该与皇军作对

图:民国时期农民手中的土地执照

1934年春节,为了贯彻所谓的“治安肃正”,日本关东军已经开始派遣大批士兵前往各家各户搜查枪支和地照,因此很多有钱有枪的人找到了谢文东,纷纷对他表示:

“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谢文东认为日本侵略者已经欺负到家了,再不起来抗日就没有活路了,于是谢文东就和景振卿一起前往附近的五道岗附近发动群众,号召大家共同抗日,保卫家乡,很快谢文东手下就发展到了700多人。

1934年3月9日,在太平镇内部做内应的曹子恒等人开始行动,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太平镇内部伪军一个骑兵连缴了械。随后,谢文东和景振卿率领大队人马开入太平镇,而附近的各种民兵力量组织,如“大刀会”、“红枪会”等等也纷纷赶来,一时之间太平镇附近都是舞刀弄枪的人,声势浩大,达到了1万多人。

1939年谢文东投降后,在日军“忠魂碑”面前忏悔:不该与皇军作对

图:日本媒体报纸上报道的饭冢大佐战死新闻

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时任依兰县伪县长的关锦涛自知事情难以收拾,于是向日本关东军六十三联队联队长饭冢朝吾求助。饭冢朝吾此人曾经参加过日俄战争,立下过赫赫战功,还曾经得到过日本天皇亲赐的军刀一把。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他决定第二天亲自带领一小队日军和一大部分伪军前往太平镇。

可饭冢朝吾做梦也没有想到,第二天他的5辆汽车刚刚开到董家村附近,就遭到了起义军的伏击,包括饭冢朝吾在内的21位日本军官全部毙命,史称“土龙山暴动”。

起义成功之后,起义部队聚集在白家沟召开了庆祝大会,此时已经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李德佩(季青)对掌握实权的谢文东说道:“日本鬼子一定会出动大部队进行报复,在太平镇整顿部队已经不现实,最好将起义队伍转移到适当的地方,再进行集中整顿。”谢文东觉得很有道理,就将起义部队迅速撤离到半截河子附近。

1939年谢文东投降后,在日军“忠魂碑”面前忏悔:不该与皇军作对

图:景振卿烈士旧照

在这里,起义军举行了第一次重大会议,

会议共同推举谢文东为总司令、景振卿为总指挥、钱子久为参谋长,将起义军整编为5个大队,

每个大队人数约为250左右,队伍名称暂定为“抗日民族救国军”,并且还制定了三条纪律:一、临阵脱逃者处死;二、不许用老百姓蹓马;三、不许拿老百姓的财物。严肃军纪之后的谢文东部队发展很快,正规部队很快就扩充到2700余人。

1939年谢文东投降后,在日军“忠魂碑”面前忏悔:不该与皇军作对

图:土龙山农民暴动所使用的物品

随后,谢文东将部队撤往宝清县大山之中,日军闻讯十分惊恐,到处张贴布告:“活捉谢文东者赏大洋四万元。”随后,谢文东的部队依托横岱山附近的有利地形,与日军展开了一系列的艰苦斗争,在一系列激烈的战斗之中,民众救国军重要将领景振卿、董殿福相继牺牲,这就使得谢文东元气大伤,处境日益艰难。

1935年1月,谢文东带领为数不多的30余位队员前往延寿、宾县一带活动,在1月底,他们在这里见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赵尚志。

在商谈之中,赵尚志同意相互帮助,有事一起行动。1935年春,谢文东、李华堂(原李杜手下军官,也率领着一支抗日队伍)和赵尚志所率领的队伍在方正县附近会合,以三支抗日队伍为基础,共同成立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

谢文东担任委员长,赵尚志为总指挥,李华堂为副总指挥。

1939年谢文东投降后,在日军“忠魂碑”面前忏悔:不该与皇军作对

图:赵尚志英雄像

三军合兵一处之后,东北民众救国军在共产党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帮助下,广泛活跃在依兰、勃利、延寿、宾县四地,部队重新发展到约400人。为了推动和谢文东的合作,1936年9月,这支队伍正式被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谢文东担任军长职务,而在政治工作上他得到了时任东北抗联五军军长周保中的支持。

在周保中的帮助下,谢文东的八军内部进行了纪律整顿,部队扩大至2000余人,并且在1938年加入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

成为当时松花江下游队伍人数最多的一支。

山穷水尽:谢文东遭遇打击变节投敌

从1937年11月开始,日本侵略者开始在东北地区实施“连坐法”和“归屯集甲”的做法,这就使得抗日队伍和人民群众之间失去了联系,谢文东的八军也就失去了根基;与此同时,谢文东的部队还遭到了日军石川部队与和田部队的残酷围剿,不得不躲入深山密林。

大山之中缺衣少食,而谢文东的抗日八军之中本来就成分复杂,混入了不少投机分子,这就导致

在叛徒的变节和带路之下,谢文东八军各师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八军一师、四师部队在日军的打击下大部溃散,副师长、政治部主任相继牺牲;三师、五师、六师师长、参谋长等人在残酷的围剿之下大部分变节投敌。

1939年谢文东投降后,在日军“忠魂碑”面前忏悔:不该与皇军作对

图:东北抗日联军战士正在伏击敌人

此时,谢文东手下的部队只剩下军部本身和二师的残余部队了。在日军的拉网式围剿之下,谢文东带着二师师长关吉文等人躲入了刁翎一带的深山老林之中。

1938年10月初,日军在五道河附近发现了谢文东的秘密营地,当即发起猛烈进攻,谢文东立刻下令和敌人决一死战。

在激战之中,谢文东的叔伯和三儿子当场战死,大儿媳由于刚刚生完孩子身体虚弱,为了不拖累部队,举枪自尽;谢文东的二儿子谢顺生在突围时被日军俘虏,立刻就被枪毙了;而谢文东70多岁的老母亲带着二儿媳和孙子在突围之中也被日军打死。这一仗下来,谢文东失去了8个亲人,他只能忍着极其悲痛的心情,率领残余部队转移到了另一个秘密营地。

看到谢文东大势已去,二师师长关文吉立刻带着70多人投降日军,投降之后日军派他前往劝降谢文东和滕松柏,可交谈之中滕松柏认为关文吉话中有诈,当场开枪将其击毙。

1939年谢文东投降后,在日军“忠魂碑”面前忏悔:不该与皇军作对

图:日军举行谢文东投降仪式

为了劝降谢文东,时任伪三江省日本军事顾问的邦雄少佐可谓费尽心思。他们不但为谢文东已经死去的母亲和儿媳搭起一个高大的台子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并且在悬赏谢文东的布告之中加了一句话:

“谢文东自己来投降,不但无罪还要委以重要官职。”

随后,他们派先前在谢文东部队待过的伪团长赫奎武劝降谢文东。

一开始,谢文东并不想投降,心想就死在深山里算了,可是谢文东身边的亲卫队长姜永茂心却活了,他们打算投降,后来日本人摸清楚了内部的矛盾,专门去找姜永茂谈判。谢文东一看自己不投降恐怕就要吃亏,于是才在1939年3月19日下山投降,摇身一变成为了可耻的汉奸。

为敌张目:谢文东的汉奸生涯

1939年谢文东投降之后,在勃利县城受到了日军宪兵队分团长吉屋大佐的接见。为了稳住谢文东,他当着当地伪县长的面对谢文东说:“你们放心吧,今后您的工作和全家生活,皇军都为你安排好了。”并且责成伪县长为谢文东落实这件事情,谢文东当面表示了感谢。

1939年谢文东投降后,在日军“忠魂碑”面前忏悔:不该与皇军作对

图:日军投降后,被当地人民推倒,断裂在炮台山前的日军"忠魂碑"

为了扩大谢文东投降的政治影响力,日本侵略者决定送谢文东到日本的首都东京参观。

到达东京之后,谢文东受到了日本天皇弟弟的亲自召见,在会见一些上层人物时,有很多日本人找他要签名,特别是他到曾经被他击毙的饭冢大佐家里做客的时候,日本人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怨恨,还对他以礼相待,他被日本人这种“以德服人”的精神所深深的震撼了。于是他回国之后跪倒在所谓的“忠魂碑”面前忏悔道:

“鄙人谢文东,曾经误入歧途同皇军作对……”

回国之后,伪勃利县机关介绍谢文东去附近的煤矿当了大把头。

1942年开始,勃利县每年都要出600多人的农民送到煤矿当劳工,谢文东就被委任为劳工大队长,

在此期间,谢文东为日伪时期的用煤政策出了很多力气,他很善于管理老公,恩威并施,得到了日本人的一致好评。不过,谢文东也并不甘心久居人下,每晚10点钟之后,他都会偷偷蹲在电台面前,一个人偷听国民党方面的电台消息,这也就成为了日后谢文投靠国民党政府,与人民为敌的一个诱因。

死灰复燃:谢文东组建“东北第一挺进纵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此时的谢文东立刻利用自己的名望在柳毛河拉起了一支队伍。人数有上千人之多。11月,苏军驻佳木斯司令部和三江人民自治军司令部在佳木斯召开了地方工作会议。

此时,合江省主席李延禄写信劝说谢文东,让他顾及当年抗日的宝贵经验,认清当前形势,靠近人民。

1939年谢文东投降后,在日军“忠魂碑”面前忏悔:不该与皇军作对

图:李延禄旧照

谢文东受到消息之后,一开始同意进行改编,可当他接到让部队开往富锦地区的命令之后,却起了疑心,认为自己的部队在开进途中会被缴械,认为这是共产党的“调虎离山”之计,于是他将队伍拉到了驼腰子一带等待时机。

与此同时,国民党特派员武康也找到了谢文东,将他的部队改编为国民党十五集团军第一先遣军,委任谢文东为上将司令。得到这一任命的谢文东十分高兴,于是立刻带着部队轰轰烈烈地攻打勃利县城。

攻下县城之后,武康当即宣布将谢文东的部队改编为“东北第一挺进纵队”,还号称是胡宗南的部队。

一时之间,附近县城的很多土匪纷纷投奔谢文东,此时虽然谢文东手下已经有了4500多人,但实际上能够行动的只有1500人左右。1945年12月,苏军开入勃利,命令谢文东限期撤离勃利,结果他们就将境内的所有物资抢劫一空,至此谢文东是铁了心要和国民党特派员走到底,完全站在了共产党和人民利益的反面。

自取灭亡:合江军区活捉谢文东

1946年初,在苏军和合江军区司令员方强的严厉打击之下,谢文东损兵折将,苦不堪言,他企图移兵太平屯等待国民党“接收”。

3月上旬,谢文东终于等到了国民党的特派员杨义儒,他带来了国民党合江省主席的委任状,谢文东被任命为合江保安军军长,

此时谢文东的手下尚有600多人,战斗力很强,被合江军区视为心腹大患。

1939年谢文东投降后,在日军“忠魂碑”面前忏悔:不该与皇军作对

图:曾任合江军区司令员的方强司令员

1946年4月6日上午,谢文东开始筹划攻打鸡西,而鸡西东南的鸡冠山是一个天然屏障,要想攻占鸡西必须拿下这个制高点。此时,合江军区的359旅驻守鸡西,谢文东刚刚准备组织攻打鸡冠山,就遭到了人民解放军炮火的猛烈打击,打了一天毫无进展。

到了黑夜,谢文东正准备摸黑进攻鸡冠山,却发现自己的“合江保安军”已经被359旅团团包围,很快就被打得溃不成军。在359的追击之下,谢文东带着人一口气狂奔70多里路,直到跑到四人班(地名)之后,才和自己的得力助手穆青山会合,这时的谢文东才慌忙指挥部队进行防御。

1939年谢文东投降后,在日军“忠魂碑”面前忏悔:不该与皇军作对

图:前排坐长袍者为谢文东

可2个多月之后的6月25日,合江军区3个团的兵力又包围了谢文东的新驻地,战斗开始之后,剿匪部队排山倒海一样的炮火猛烈轰击谢文东匪部的阵地,谢文东只能带着几百个人落荒而逃,跑了一天一夜之后来到了位于东安的大山之中。他们本以为可以在这里歇歇脚,可刚停下脚步,359旅又追了过来,谢文东被打得焦头烂额,不过好在他地形比较熟,最后还是逃回了太平屯。

8月10日,合江军区副司令员戴鸿宾趁夜包围了太平屯,谢文东拼命从北突围出去,跑到了牡丹江西岸附近继续活动了几个月,到处抢劫村民的马匹和粮食,当地村民深受其害。

直到11月下旬,谢文东这伙匪徒终于钻入了359旅在大夹皮沟设下的口袋之中束手就擒。

1939年谢文东投降后,在日军“忠魂碑”面前忏悔:不该与皇军作对

图:整装待发的准备剿匪的解放军骑兵团战士

11月6日,据当地村民介绍,谢文东已经窜入大夹皮沟,为了加快剿匪进度,合江军区司令员指着作战地图对参加搜山剿匪的部队同志们说:

“现在谢文东就在牡丹江西岸,我们要活捉谢文东,为民除害,彻底消灭这股顽匪!”

随后,他为地方各部队分配了搜索任务。

1939年谢文东投降后,在日军“忠魂碑”面前忏悔:不该与皇军作对

图:战士们正在张贴剿匪标语

在解放军的严厉搜捕和封锁之下,谢文东身边的土匪由于没有粮食,饥寒交迫,陆陆续续出山投降,可谢文东知道自己投降的后果是什么,因此即使身边最后只剩下了5个人,他也不愿意出山投降。11月20日,合江军区359旅8团副连长李玉清在五虎嘴子山林进行搜捕任务时,发现一个胖子和几个人正在一座小庙面前磕头祷告观音,谢文东还跪在地上磕头喃喃自语:

“求菩萨保佑我脱离苦海……”

1939年谢文东投降后,在日军“忠魂碑”面前忏悔:不该与皇军作对

图:谢文东被捕照

李玉清当即断定这个胖子就是谢文东无疑,于是猛然窜出,拿起手枪对他大喊一声:

“谢文东我来捉你了!看你往哪里跑?”

谢文东顿时被吓得落魄,瘫软在地,嘴里还嘀咕:“我,我不是谢文东……”此时他的儿子和其他匪徒还想逃跑,却早已经被赶上来的战士们按住,纷纷束手就擒。

1939年谢文东投降后,在日军“忠魂碑”面前忏悔:不该与皇军作对

图:谢文东公审大会

1946年12月3日,勃利县召开了剿匪反奸胜利公审大会,方圆40里之内的群众们都参加了这次公审大会,对谢文东犯下的累累血行予以控诉。最终,谢文东被执行枪决,这个恶贯满盈的土匪终于得到了正义的审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