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1974年4月19日,抗日名将傅作义因病在北京的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九岁。

得闻这个消息以后,周周恩来悲痛万分,亲自为他主持了盛大的追悼会仪式,此次追悼仪式由叶剑英致辞,他代表党中央和政府,向这位为了国家劳累一生的战士致以深切的哀悼。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他的呐喊,他的战斗,回荡在整整一代中国人的心目当中。

北平解放时期,当时的傅作义作为蒋介石最器重的爱将负责驻守北平,作为中华大地数百年的首都,平津地区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当时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必将是一场恶战,百年都很可能会就此“付之一炬”……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然而在这个时候,傅作义出来率领守城的国民党军队全部起义,北平得以和平解放。这也使得平津战役成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当中伤亡最小的一场战役,挽救了无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甚至就连毛泽东也对傅作义评价道:

“宜生(傅作义的字号)为人民立下了很大的功,人民永远不会忘掉你。”

但这也让我们不禁好奇,是什么样的环境缔造了这位功臣?他的家庭又是什么样的呢?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傅作义的两位妻子:张金强和刘芸生

傅作义一生当中共有两名妻子,分别是张金强和刘芸生。

其中张金强是傅作义的第一任妻子。张金强比傅作义大了一岁,于1894年出生于山东省荣河县杨董村,而傅作义的家乡则是同为仁和县的安昌村,两人算得上是同乡。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早年的傅作义的家庭条件并不算差,其父亲靠着在黄河边上摆渡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虽然工作辛苦,但也算是衣食无忧。

这点从傅作义从学的经历上便可以看出,他十岁入县立小学堂,十三岁又入运城河东中学堂,之后接连考入太原陆军学校,北京清河镇第一陆军中学。

从小到大接受了一整套完整的教育,在兵荒马乱的民国时期,能够负担得起这些教育,家境可以说是十分殷实了。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可是令人惊讶的是,当时他的妻子张金强的家庭要比傅作义家更为富裕,张金强的父亲是晚清的一名举人,这个身份直到清王朝覆灭都是一个含金量十足的身份,尤其是在相对封闭的农村社会,更是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

在张金强18岁的那年,张举人就开始张罗起为女儿寻找一位“乘龙快婿”的事儿,经过多方打探,最终相中了同乡的傅作义。

为了了解傅作义的为人,张举人曾经前往傅作义所就读的运城河东中学堂进行过调查,他找到了傅作义的老师,向他询问傅作义的情况。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此次见面当中,傅作义的老师对傅作业赞不绝口,这使得张举人十分满意,由此认定傅作义将来必成大器,因此便将女儿许配给了他。

1912年,张金强与傅作义成婚。

这一年是清王朝覆灭的时间,身处于新旧时代的分界线,没人知道那时的傅作义是怎么想的。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并不能算是一场充满压迫的“包办婚姻”。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傅作义的老丈人在安排这桩婚事时是对他有提携之意的,再加上两人婚后也一直十分恩爱,因此在大多数人而言,这起婚姻不失为一桩好事。

但是从个人角度上来看,当时的傅作义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权利,归根到底他还是作为乘龙快婿被选中的,多年以后,有关傅作义的传记当中,曾经将这起婚姻评价为“旧式婚姻”,或许是对其最切实的形容。

我们不知道,此时的傅作义是否会有痛苦与仿徨,但也正因如此,为两人之后的离婚埋下了伏笔。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张金强与傅作义结婚以后,张举人的眼光很快便得到了证实,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傅作义很快便迎来了快速的升迁,他先是担任少尉见习官,后来又升为上尉营长,随后又上任旅长,师长……带领一家人搬到了省会城市太原定居。

与妻子张金强之间,两人生下了两女一男。分别取名为

傅冬菊、傅西菊、傅瑞元

,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向好的一面开始发展。

可此时的中国尚未太平,到处都是战争,傅作义军务繁忙,陪伴在家人身边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张金强是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傅作义不在家的时候。她总会把家中一切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不让丈夫为此分半点心。

张金强手上有着一张傅作义升迁时所拍摄的照片,她把这张照片压在了书桌的玻璃板底下。

每当思念丈夫时,都会久久望着那张傅作义的照片,这张照片陪伴着张金强度过了一个个孤独寂寞的夜晚。

涿州战役以后,傅作义声名鹊起,被任命为第五军团总指挥。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傅作义是国民党将领中极少数不摆“官腔”,不端“架子”的人,他爱兵如子,从来不会对自己身边的亲属进行特殊照顾。

有一次张金强前往军营看望傅作义,就被卫兵拦了下来。傅作义在得知这个消息以后,非但没有生气,还奖励了卫兵的公正执法。

张金强对此毫无怨言,总是默默无闻的,配合着丈夫的一切,甚至宁愿自己受委屈。

可是尽管如此,两人最终的分别还是到来了。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傅作义在天津遇到了一个女孩,名叫刘芸生,两人一见钟情,很快便坠入了爱河。

在那个年代,国民党高官中娶两个老婆的事情并不罕见,傅作义却坚持选择向张金强提出了正式的离婚。

在这场婚姻之中,张金强和傅作义同为旧时代的受害者,最终,两人还是选择了和平离婚。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傅作义的第二任妻子刘芸山是天津商会的一名商人的女儿,家中颇有资产。

抗日战争期间,傅作义率部与日军展开作战,而刘云山就在后方,组织慰问队。来到前线去支援抗战,帮助抢救伤员。

在战争年代之中,刘芸生陪伴着傅作义度过了一次又一次危机,一直以来她都作为傅作义身边的“贤内助”。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命运的神奇:女儿加入共产党

虽然傅作义与张金强进行了离婚,但这并不代表着傅作义就对结发妻子和儿女们不管不顾。

即使离婚多年以后,傅作义依然不忘对张金强母子私人进行照顾,尤其是对于女儿傅冬菊更是十分在意。

傅冬菊是傅作义最大的女儿,也是傅作义最为在意的一个。起初,由于父亲与母亲留意傅冬菊对傅作义十分不满,产生了抵触情绪。

可是当他慢慢地了解了父亲的为人以后,重新对父亲产生了信赖。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1941年,由于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场上的接连败退,为了保护张金强和儿女们的安全,在傅作义的安排之下,张金强带领着自己的儿女们前往了重庆。

当时的傅冬菊,正处于适学年龄,现在在重庆的南开书院读书。

读书期间,傅冬菊受到爱国主义宣传影响,加入了学校社团组织“号角社”,该组织是由共产党人领导的进步青年组织。傅冬菊也正是在此时,与共产党展开了第一次接触。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傅冬菊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利用自身国民党高官子女的条件为地下党开始提供情报了。

傅冬菊利用一切机会,搜集国民党重要的机密文件,将其提供给共产党,她的联系人,正是负责相关工作的周恩来。

18岁的傅冬菊考入大学,正式被我党接收,成为一名地下工作者。

傅冬菊做出过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劝说傅作义起义了。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1948年早在辽沈战役尚未结束之时,我党中央局城工部长刘仁就已经派人与傅冬菊会面,向他传达了我党的指示。你负责一进行接触,尽量争取和平解放北平。

接到命令以后,傅冬菊一刻也没有耽误,立即来到北平,与傅作义见面,此时的傅作义已经许久没有见到自己的女儿,当他看见傅冬菊时,十分激动。

可没想到两人在聊了一会以后,傅冬菊突然摆出了严肃的表情,明确地告诉父亲,自己此次前来,是作为共产党的代表。

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傅作义大吃一惊,他断然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已经加入了共产党。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作为傅作义的长女,傅冬菊无疑对傅作义有着深刻的了解,她结合当前形势,耐心地劝说父亲,希望他能够早日认清局势。

傅冬菊还把解放区出版的报刊和小册子放到傅作义的办公桌上,努力向傅作义证明,只有共产党才是中国的未来。

与此同时,傅冬菊也积极叫北平地下党组织通报傅作义的情况,为解放军军队部署提供便利……最终使得傅作义起义,北平和平解放。

多年以后,聂荣臻在回忆录中谈起解放北平的往事之时,对傅冬菊的作用做出了高度评价。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淡泊名利,是傅作义的家庭作风

傅作义的一生当中,共有六名子女,除了与张金强生下的

傅冬菊、傅西菊、傅瑞元以外,他还与刘芸生生下了二女一男,分别是儿子傅亨,女儿傅克诚以及傅克庄。

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傅作义的儿女们却并没有一人享受到父辈的“庇佑”,几乎全都投入了科学学习之中,以自己的专业能力建设国家。

甚至就连在北平解放当中立下大功的傅冬菊也是如此,在北平解放以后,傅冬菊就加入了人民日报,担任一名普通记者,甚至多年没有提起过自己“立功”的这段往事。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傅冬菊的姊妹傅西菊没有留下确切的个人信息,私以为是过上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傅作义重视对于子女的教育,他的几位年龄较小的儿女们大都成绩优异,其中傅亨考入了北京大学攻读化学。

由于其专业能力较强,在毕业以后便后被中国科学院的化学研究所录取,一直以来都从事着我国的化学研究工作。在傅亨工作的四十年中,他取得了无数成就,甚至其本人也被称之为“中国单晶结构研究的领头羊”。

傅作义的三女儿傅克庄,则是北京大学的物理学研究生,毕业以后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傅作义的小女儿傅克诚是唯一一位涉及政坛的,傅克诚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建筑系,曾经前往日本东京大学进行过深造,取得了东京大学的博士学位。

回国后一直从事着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多年以后,成为了上海市市政协的一名常委,以自己的专业为上海市政出谋划策。

傅克诚是我国杰出的建筑学家,她不但是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同时也在多所大学担任过教授,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傅作义的两位妻子都十分长寿,张金强活了100岁,而刘芸生则活到了106岁。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新中国成立以后,两人均鲜少露面,也从未以官妻自居,实在是令人钦佩。

傅作义作为起义将领,对于解放事业有着巨大的贡献,享受副国级待遇,可是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他的妻子儿女,都没有享受这份荣光。

在傅作义临终前,曾经向周恩来和毛泽东写过一封信。向他们表达自己多年来的感激之情,以及给了自己再次重生的机会。随信的还附带的还有几十万元,这是多年来党和国家发给他的津贴和补助。

傅作义的两位夫人:不以官妻自居,一位活了100岁,一位活了106岁

这些钱除了维护一家人日常开销以外,他一分都没有多花,将这笔钱全部捐献给国家。

傅作义的子女们,虽然没有跟随着父亲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条件,但是父亲身上的这股精神对他们而言,是一笔永恒的财富。

从傅作义的身上,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老一辈领导人的勤俭质朴,他们用自己的一生,缔造了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承下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