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通这个村,人均可支配收入5.5万!看完羡慕了

作者:九派观察
南通这个村,人均可支配收入5.5万!看完羡慕了

“年底了,再忙也不能拖了村民的分红钱。”1月10日中午,刚忙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合同等事宜,海门区常乐镇中南村党委副书记瞿庆一就把总计4.8万元的土地租金汇款明细递给了村会计,让她当天务必汇到4组、5组近200户村民的账上。

20年前的中南村,经济薄弱,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清贫。2001年以来,在村党委书记、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的带领下,村党委秉承张謇先生“父教育、母实业”的思想,通过村企共建,实现村民住有别墅,休闲到公园,出门开轿车,收入有工资,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南村特色的乡村振兴、村庄城镇化道路。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南村的村集体收入达到154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万元,远超南通农村平均水平,中南村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南通这个村,人均可支配收入5.5万!看完羡慕了

“在实体经济的共建联建下,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通过探索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全面推进中南村乡村振兴,并在强村富民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上月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首届(海门)乡村振兴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顾伟忠对中南村村企共建赋能乡村振兴模式予以充分肯定。

九成村民住上大别墅

一栋栋橘黄色外立面的别墅掩映在花草树木中,柏油马路直接修到别墅门口......在中南村,大部分人家都住上了统一样式的大别墅。

南通这个村,人均可支配收入5.5万!看完羡慕了

走进村民陆洪新家的3层别墅,只见房屋两侧花草萦绕,屋前种着瓜果蔬菜,屋后是按农村习惯建的储物间,底楼还配备了汽车停车库。“自从住进别墅,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陆洪新说,路边都是绿化,还安装了路灯,一到晚上,齐刷刷的路灯亮起来,散步的人成群结队。

陈锦石是中南村人,1988年,他带着施工队外出闯荡,并成立了如今跻身中国民企500强的中南集团。创业成功的陈锦石,不忘反哺家乡。1998年,他把中南集团总部从青岛迁回家乡,实业兴村。2001年,他出任中南村党组织负责人后,更是提出了“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口号。

安居才能乐业。陈锦石上任后,迅速实施“幸福安居工程”。他带领村党委一班人,提出高标准规划建设农民聚居区,由中南集团建设统一样式的别墅,换村民老房子,差额部分只需每平方米交1500元的成本价。对于困难村民,不收成本费。目前,全村有90%的村民住进了别墅区。

随着别墅区的建成,水电管网等设施也全部配套到位,主干道9米宽,两侧是3米宽的绿化带,集中居住区绿化率40%。此外,村里的主次干路全部硬化、亮化,沟河全部整治疏浚,实施河坡绿化。基本实现“村民聚居化、沟河洁净化、道路硬质化、环境生态化、农村城镇化”的目标。2019年,中南村获评国家首批森林乡村;2021年11月,被推介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村集体收入达到154万元

拔地而起的一座座别墅,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但是在中南村党委看来,住别墅改变的只是“面子”,只有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村民的生活才能真正好起来。

中南村共有453户1039人,人均可耕地面积仅有0.36亩。针对村里人多地少的“小农”矛盾,中南村党委认为,不能完全依靠农业发家致富,要发展多元产业,通过招引企业,以企带村,壮大村集体经济。

2004年以来,中南集团建设中南工业基地,逐步从单一的土建施工走向建筑安装、装饰装修等建筑全产业链业务。依托这一龙头产业,中南村党委又先后引进了凤翔铸件、泓锦服饰等6家工业企业,以及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百卡弗食品。这些企业年创应税销售约3亿元,每年净增村集体经济收入60多万元。2019年,由中南集团投资1100万元,整合村里180余亩土地,建设高效连体大棚,发展设施农业,属于村集体的土地,每亩也有1000多元的土地收益。

以企带村,中南村村集体经济不断壮起来,2020年村营收入首次破百万元,2021年更是达到了154万元。

南通这个村,人均可支配收入5.5万!看完羡慕了

村营收入提高后,村党委积极反哺民生建设,想方设法为村民增添高品质的生活配套设施。近年来,门球场、篮球场等休闲锻炼场所配备到位,2020年还在别墅区东侧建设了35000平方米,集休闲娱乐、生态活动、森林氧吧等于一体的村民公园,成为村民日常休闲会友的好去处。村民郭裕兰说,“在这里生活,住有别墅,休闲有公园,一点都不比城里差。”

村民人均收入提高11倍

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中南村村民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通过招引企业,相继有工业、农业等方面的近10家企业落户中南村。中南村党委通过村企共建,确保村里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向的村民都可以去那里上班。目前,这些企业共吸纳了200多位村民就业,占就业年龄段村民总数的一半。

2组的赵卫平,十多年前从商店下岗,回到村里后就到中南集团上班。这些年,他从普通工人晋升到仓库管理员,工资收入一路攀升。如今,还帮女儿一家在海门城里买了房。

南通这个村,人均可支配收入5.5万!看完羡慕了

中南集团投资建设的高效连体大棚,有110亩赠给了70多户村民种植。因为早在2018年中南村就率先成为南通“股改第一村”,村民可以土地入股,因此,这70多户村民既可以获得每亩1000多元的土地租金,又可以拿到种植收入。

4组村民黄耀祥拿到近3亩地的大棚种植蔬菜,包括土地租金,年收入七八万元。“原来种植露天粮食,10亩地年收入不到8000元,现在有了连体大棚,收入翻了10倍!”黄耀祥说。

村企共建,让中南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也让他们的单一经济收入变成了“工资收入+高效农业收入+土地租金”的多种收入渠道。2021年,该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万元,是2001年的11倍多。

采写:南通报业全媒体记者 陈静 通讯员 俞新美

编辑:彭小燕

+

关注

更多热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 个

上一篇下一篇

【来源:南通日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