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全面抗战时期,八路军靠什么养活自己?难道是打土豪,打地主吗?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养活一支军队,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如今,美军的军费支出费用非常高,我国在军队建设方面投入的钱也不少。早在1937年全面抗战时期,八路军由红军改编而来,当时的共产党不是执政党,军费是从哪里来的呢?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红军此前不是打土豪、打地主,用那些不义之财来帮助穷人,当作军费的吗?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全面抗战时期,根据国共合作的相关规定,陕北的红军编制成三个师,一共约4.5万人,再加上少量的新四军。

全面抗战时期,八路军靠什么养活自己?难道是打土豪,打地主吗?

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发展规模非常迅速,短短几年人数增长了十多倍,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有打土豪、打地主,那点钱能养活几十万军队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当时,八路军和新四军是如何养活自己的?经费是从哪里来的?主要是由以下五个方面而来。

三种被动收入?

国民政府的拨款: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和新四军大部分的经费是由国民政府拨款发下来的。根据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相关规定,国民政府每月向八路军拨款总数约为63万元,这笔钱包括战务费、医疗、兵站、经常费等全部累计的总和。新四军由于人数较少,能从国民政府那里拿到的钱就更少了,一个月只能有10万元的经费。

全面抗战时期,八路军靠什么养活自己?难道是打土豪,打地主吗?

63万元不是大洋,也不是我们现在的人民币,而是当时国民政府发行流通的法币。1937年法币还是比较值钱的,100元能买一头牛,可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法币渐渐不值钱了,没过几年,一百元法币只能购买一袋面粉了。

一个月几十万的经费,如果不增加军队人数的话,这笔钱能保证军队基本生活。可八路军和新四军人数规模十几倍地增加,几十万的经费已经明显不够了,蒋介石担心八路军人数扩大,不按照八路军实际人数发放军费,还是按照全面抗战之初的4.5万人发军费,这就让八路军面临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军费严重不足,很缺钱。

国民政府一直提防着八路军,光靠他们发放军费显然是被动的,八路军高层意识到必须要想办法增收,不能被牵着鼻子走。自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以全国经济困难为理由,停止向八路军发放军费。因此,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人数规模不断扩大下,另外四种增收军费的方式也就来了。

全面抗战时期,八路军靠什么养活自己?难道是打土豪,打地主吗?

募捐:抗日守土人人有责,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这句话是话糙理不糙。全面抗战时期,全国都在搞募捐活动,许多爱国人士都愿意出一笔钱支持抗日,毕竟如果国家没有了,要钱还有什么用?通过募捐,八路军筹到了一笔较为丰厚的收入。

例如,当时山西的一名地主叫杨笃仁,他是一个非常开明的人,一次性为八路军捐款一万多银元,而且还送出了一条大船。其中,一名叫牛友兰的开明乡绅,捐款数额高达两万多银元。再加上在抗日根据地的百姓们慷慨解囊,捐钱捐粮食,红军在他们的帮助下,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抗战岁月。

全面抗战时期,八路军靠什么养活自己?难道是打土豪,打地主吗?

全面抗战时期,有个别军阀也曾资助过八路军,如新疆的盛世才,为八路军捐出了几万套衣服,各种防毒面具等,以及十多万银元。值得一提的是,盛世才后来投蒋,杀害了主席的亲人,与我军的关系破裂。

共产主义国际的援助:早年中国共产党是共产主义国际的分支,为了发展的需求,国际共产主义一直给我们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自皖南事变后,蒋介石停止拨给八路军军费时,我们向共产主义国际求助,请求他们拨给我们每年100万美元的资金。

全面抗战时期,八路军靠什么养活自己?难道是打土豪,打地主吗?

共产主义国际经过大会讨论,同意了援助中国共产党100万美元。当时的美元很值钱,购买力很强,这笔钱为八路军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可惜的是,这个曾每年援助我们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在1943年解散了,我军失去了一笔很大的收入来源。

不管是国民政府拨款,还是各种募捐,或是共产主义国际组织的热情帮助,这三种方式都是属于被动接受,八路军必须要有自己有效的渠道获得经济收入,这样才不至于一直被动。因此,第四项、第五项收入来源是八路军主动的收入来源。

两种主动收入?

税收:税收大家都很熟悉,纳税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建立了根据地后,也开展了税收工作。起初由于制度的不完善,税收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太公平且带有一点强制的现象,地主和商人的税收比较重。随着制度的完善,八路军的税收也渐渐合理了,老百姓们都非常乐意帮助军队抗日,这笔钱是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的一笔重要收入之一。

大生产运动:我们都知道,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不仅与国军交战,还要对全国各大抗日战争根据地进行“扫荡”。在日军的“扫荡”下,根据地的面积大幅减少,又碰上了自然灾害,当兵的青年人过多导致田地劳动力减少,八路军的生存面临严峻的考验。

全面抗战时期,八路军靠什么养活自己?难道是打土豪,打地主吗?

为了生存下去,八路军自总部领导到基层士兵,开展了大生产运动,种田、养猪、经商,只要合情合法,能增加生产就好。在大生产运动下,八路军的生活水平大为改善,不仅有基本的粮食吃,而且一个月还能吃到一两次猪肉,日子过得比原来富裕了一些。

结语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除了上述五种收入来源外,还有许多其他办法来为自己增收,比如发行公债什么的,但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敌后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正是有了民众的支持,八路军才能迅速发展,壮大军队人数。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也明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尽量降低农民的税收,大生产运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帮助根据地的农民减轻负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