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京市润丰学校举办区级课题专题研讨会

作者:魅力学校栏目

合作对话见成效 理想教育真践行

北京市润丰学校作为 “诊断式督导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实践研究”课题组的重要成员,自参加课题以来始终践行理想教育文化,极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时效。在当今的双减背景下,理想教育文化走在了教育改革的前沿,为减负增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近日,北京市润丰学校再次开展了课题专题研讨会。朝阳区教工委副书记王世元、物理学科专家马朝华老师、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督评科老师、课题组成员校负责人、润丰学校张义宝校长及润丰学校全体课题组成员,共计2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课题研究,在“1个价值观、2个方法论、12种教学策略、3个真正落地”的课题目标引领下,建立学科单元主题,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通过构建不同的时空,通过合作对话方式形成师生成长共同体合作对话的良好学科氛围。

本次研讨活动由石亮副校长主持召开,活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由润丰学校李育红老师在八年级四班完成《测量土豆的密度》一课的教学;第二部分是李育红老师说课;第三部分是评课。

巧妙设计引思考 问学合作新提升

北京市润丰学校举办区级课题专题研讨会

李育红老师本节课首先确立了对话主题——测量土豆的密度,课前让同学们根据对话主题设计了实验实施方案,并在组内进行了评估交流,确定了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根据同学们的实验设计,师生共同准备实验器材,对实验器材的精确性及广泛性进行了讨论。课上各小组通过各自的设计方案,组内配合,完成了土豆密度的测量,并在测量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案,在反思内省的过程中,最终测出了土豆的密度。小组交流组间互评的过程将本次课题的研究推向了高潮。

北京市润丰学校举办区级课题专题研讨会

整个课题研究从课外延伸到课内,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价值。学生经历了从生活走向物理,又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通过不同的时空构建,通过合作对话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并极大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各实验小组针对实验方案及过程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北京市润丰学校举办区级课题专题研讨会

随后在第二部分说课环节中,李育红老师就本节课的课堂设计,围绕学情分析、单元备课、课程设计与实施、方法、工具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专家引领指方向 深刻反思再出发

第三部分是促进课题组成员发展的最重要的环节——评课环节。各位专家、老师针对单元备课及课堂教学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北京市润丰学校举办区级课题专题研讨会

校长点评:《课题实验:促进“教师自我革命”着》

张义宝校长对本次课题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以《课题实验:促进“教师自我革命”着》为题,通过十个“着”对本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并结合本节课阐述了对于理想文化课题实验研究的新思考新感悟。

总体来说,这节课充分展示了教师是自我革命者。物理团队的所有老师都在自我革命,学校也非常倡导这种课题研究的革命精神,想要获得更大的创新发展就是要敢于革自己的命。合作对话给我们带来的最大体制改变是什么?就是把权力还给学生,我们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要“新路”,关键是教育理念的变革及教学方式的变革。今天,听了李老师今天的课我感到十分的高兴,因为感受到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而是整个物理组的,他们结合对自己的个人特点和学科教学实际进行了真实的探究,这种真实的探究给了他们重大的启发,这是带有重要的革命意义的。所以我要向物理团队表示祝贺,更要感谢一年来,王书记、马教授带领的团队给我们的指导。具体体现在正在进行时的“十着”:

一是合作“工具”着。从这节课,我们可以感受到“工具是对话的载体,对话是合作的表征”,因此,“合作对话”应该是一个词,它是不可分开的,合作需要工具。

二是工具“技术”着。问题是选择什么工具?这个课题就是个工具,那么就今天这堂课有没有用“工具”这种理念意识呢?有,它让合作进入了一个“技术”的层面,变成了一个鲜活的好工具。这里的工具不再只是简单的实验器材,更是在对话过程中组间评价量表的使用,互评方式的变革。

三是对话“觉醒”着。这节课无论是师生对话,特别是生生对话,真正地鲜活了起来,真正融为了一体。调整了整堂课学生思维的节奏、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变化,鲜明体现了学科素养。通过对话唤醒,使学生进入了觉醒的范围。

四是内省“发生”着。对话唤醒是实现文化自觉和自我自觉的过程,同时也促使学 生在无我状态下真实发生的内省,为课题的顺利完成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五是质疑“自然”着。 合作对话要特别强调的质疑推理的创新能力,质疑能力是指向创新的起点。在整个课堂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的交流不是简单的提问,而是深度思维的过程。整个过程中,对实验方案的质疑,对实验过程的质疑,对实验数据的质疑自然发生,形成学生主动质疑、思辨的良好学习氛围。

六是实践“进行”着。创新的种子要成长,需要实践。实践就要保持时刻进行的状 态。学生在本次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他的生活经验带入到了课题研究中,整个研究过程,从课外到课内,再从课内到课外,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证实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所以实践永远都应该是正在进行时,没有停止的。

七是反思 “德行”着。大家总认为“立德树人”难,在学科中立德树人更难,特别对物理学科这种理科来说,怎么在课堂上立德树人呢?其实完全可以放在评价的环节,教师将给分扣分的理由都说清晰,让孩子清晰了解自己获得这样评价的原因,之后再借鉴这样的评价方法进行生生互评。在生生互评时引导学生像老师一样客观评价其他同学,形成和谐的竞争氛围,也就是竞合的氛围。立德树人的学科育德就要找到关键元素,竞合的氛围就是一个很好的启发。这节课中 ,小组评分时,鲜同学主动为竞争对手小组成员加分诉求举动,就是这样优性竞合的德行成长的自然生成的一个范例,十分难得可贵。

八是创新“孕育”着。我认为理想文化这个课题在关键词上是把创新作为某种意义上一个的终端目标的。中华民族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方针以及当今国内外形势的变革都特别提出了创新这个要求,所以课堂教学,这个占据了孩子一天在校90%以上学习空间的地方就有了一个更重要的初心使命——成为创新的生发地。我认为今天李老师这堂课的创新一直在“孕育”,因为直到课堂结束的时候,孩子们还有问题,这个问题的种子,不再是初期教师教学的目标要求,而是在课堂上自然而然产生的学生自己的质疑和问题了,这就是一种创新的体现。未来当我们整理这些基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包括评价指标时,就可以关注设计合理性,方法科学性,合作团队性,团队合作性等等维度,并且赋予它自身特色,这个特色本身也是创新点。

九是思维“导图”着。今年学校在推行各学科的思维导图,作为教师就要将学生思维的“珍珠”一个个摆到合适的位置上,然后再引领孩子自己去穿针引线,最终形成一幅美景、一个图腾,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维导图,这样孩子才能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生命树”,才有意义。

十是成长“标志”着。名师的成长需要成长的大事件。希望李老师能够以此次研讨课的成功展示,作为自己成长过程中“标志性”的“大事件”!做为新的起点,继续努力,在变化的思维和精进的常态基础上,实现理想教育文化理念在常态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落地。

北京市润丰学校举办区级课题专题研讨会

专家领导:

鼓励学校专业引领 倡导推广课题成果

课题组物理学科专家马朝华老师首先肯定了本次课题活动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理想文化理念落实课堂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思路。整个过程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实现了从课前到课堂甚至到课后的课题研究,学生合作的真诚度,广泛性得以体现,学后的评价学习策略具有反思的意义,学科能力的培养是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自主形成的,实现了从仅仅落实知识层面到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同时马老师提出,对于目标是否可评可测,目标设立的准确性及合理性,规范性提出了更多的思考建议。针对评价量表提出应制定合理规范的评价指标进行实施。第二马老师指出单元备课设计不只是知识结构的设计,还要从整体能力素养的培养过程进行设计,单元学习的主体深度要有体现,因此,在命名单元备课的名称时要整体把控。从知识上下的联系,单元目标的设立要与课时目标相关联,单元设计更要做精细化。

北京市润丰学校举办区级课题专题研讨会

王世元书记首先肯定了李育红老师在教学组织实施的过程中,针对学情制定的教学策略及教学工具的使用,用“六多”为本次课题进行了总结,即方案多,办法多,交流多,质疑多,动手多,实践多。王书记为参加本次课题活动的成员对理想教育文化理念做了更深层次的解读。在合作对话教学范式应用展示的过程中,师生观、教育观二观与传统教学观念相比,在教学中的呈现出不是带着知识找学生,而是带着学生构建知识。王书记指出合作对话式教学模式要求更加注重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快速成长。如何能够通过对话主题更高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如何依靠时空构建实现对话主题?这就要利用好工具,理想文化课题组通过工具加方法库的建立为老师的教学提供了保障。如何对整个教学进行评价?教学目标最重要,因此教学目标要整体规范化,进行统筹安排。所谓的对话唤醒,就是要用聊的方式,激发学生抢着说、抢着干,这就是与传统教学情景引入不同的地方。合作对话话语体系为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合作对话是实现深度学习的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如何驾驭时空的转换?这就要求教师要长时间深入课堂进行研究。时空调控要用目标完成来调控时空的开放性,要学会取舍。教师要及时反思,也要经过内省的过程将理想教育文化理念内化。王书记希望润丰物理组要珍惜学校搭建的平台,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提升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自身的学科教学能力,继续践行理想教育文化理念,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实现减负的真正落地。

校长建议:《课题推进:“四全一体”再升格》

最后,张校长代表学校感谢所有领导、专家对学校的深入指导和大力支持。张校长表示润丰学校将继续在全校推广理想教育文化理念,提倡教师全心投入,用心感悟,将理想教育文化理念在常态教研、学科建设过程中加强常态课的落实,通过课程研发、课后服务等教学活动,加强学科教师的发展。校本研究聚焦集体备课,聚焦学科发展的高标冲尖,践行理想教育文化理念。他说,作为校长,我在这里表个态,我们一定会珍惜这个平台,继续发展,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后续的发展就是——课题推进:“四全一体”再升格。

一是全科参与,编外实验。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物理这个项目实验,学校将依据整体高质量发展情况,把理想文化这个课题实验推进到所有学科,特别是我们八大学部部长的培训中。只要区内项目团队的实验兄弟学校,学校将会派遣至少某学科的老师去进行学习,特别是派遣青年骨干教师参与。

二是全新实验,提档升级。这句话是对物理大学部说的,要求我们物理大学部要充满信心,坚定信念。对这个课题,如果说我们还有一些疑惑,只能说明我们学习还不够,认识还不到位,只要你深耕细作,真的相信,用心感悟,就一定可以提档升级。现在整个物理大学部已经在学校的核心年段的特色创建上了,实验品牌创建、教师的个人的专业发展,都获得了进步,尤其是今年还是为学校质量跨越式发展做出了最大贡献的学科,我希望物理大学部能够基于数字化背景之下去提档升级,将今天这节课作为鼓舞我们全心前进的战场,将理想文化课题真正作为物理大学部的阶段性标志意义的事业去做。

三是全程监控,常态践行。这节课我们看到了一个好的开端,那就是要加强常态课实施,比如今天这堂课的展现效果,并不是用一节课能准备出来的,证明了李老师平时就是有这方面训练的,到今天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展示。希望所有老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课程、研发课后服务,包括物理学科自身提升方面,都能够将其放入常态界内,真正落地。

四是全身深耕,高标冲尖。要精细,深耕就是精细实,要聚焦学校发展的高标必须矢志不渝,努力促进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量的突破、质的飞越。

我们全体润丰人会继续践行理想教育,找到教育新的生长点,全体润丰人共同进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