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因为它的发掘,让“中国文化西来说”不攻自破

仰韶文化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古文化遗址,但是它最初的发现者,却是外国人安特生。

安特生是瑞典的地质专家,早年曾从事极地探险工作,1914~1924年间,安特生受聘于北洋政府担任中国农垦部矿政顾问,就是这一经历,使他成为发现仰韶遗址的第一人。

1920年,安特生派助手刘长山到河南,在渑池辛安一带采集化石标本,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次的采集,将带给他一个天大的惊喜。

几天后,刘长山满载而归,不仅采集了化石,还带回来一大包石器,看到这些石器,对考古很感兴趣的安特生非常激动,他认为,这些石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为它的发掘,让“中国文化西来说”不攻自破

在刘长山那里,他得知这些石器来自仰韶村,就一直想要亲自去那里看一看,1921年,安特生终于来到河南渑池仰韶村,他最初发现的仰韶文化层,是在仰韶村南大约1公里的地方,在那里他找到了一件石锛和一些彩陶片,并在他的《黄埔的女儿:中国史前史研究》一书中,对此做了记载。

但当时的安特生不相信,这样美丽的陶片,会是史前时期的产物,这一次他在仰韶村只停留了八天,返回北京后,他前往北京地质调查所,翻阅了美国地质专家庞贝利在《土库曼斯坦-安诺》的考察报告,那里面有关彩陶的论述,至此,安特生才坚信,他在仰韶村所看到的,就是存在于史前时期的彩陶。

他说服了北洋政府,于1921年秋,开始了对仰韶村遗址的正式发掘。

在仰韶文化发现之前,有些外国学者或传教士曾宣扬“中国文化西来说”,认为中国没有自己的史前文化,没有自己的石器时代,后来的中国文化乃至人种,都是从西方传播过来的。

当时我们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中国有新石器时代遗存,对这种观点无法进行有力地驳斥。

因为它的发掘,让“中国文化西来说”不攻自破

仰韶村及后来一系列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不仅说明我国存在非常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并且我国的新石器文化,颇具特色,是世界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那些主张中国无石器时代的理论,最好的回击。

在仰韶遗址挖掘中发现,仰韶文化遗址的文化堆积层,竟然有2~4m之厚,这表明远古人们在这里生活了很长时间。

最后经专家认定,这里就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典型文化,因其标志物是带有彩色花纹的陶器,所以叫彩陶文化,又因为它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所以把该文化类型,命名为仰韶文化类型。

因为它的发掘,让“中国文化西来说”不攻自破

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一带,以陕西渭河流域,山西西南和河南西部的狭长地带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纵横数千里。

在该分布范围内,共发现仰韶文化类型的遗址约一千多处,经较大规模发掘的典型遗址有10余处。

仰韶文化遗迹分布之广泛,延续之久长,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成为中国诸多新石器文化中的一支主干。

全面展现了中国母系氏族制,从繁荣至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为探讨中国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和基础条件,开创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和近代田野考古的先河。

从此以后,我国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逐渐开展起来,并且从对新石器时代的研究扩展到旧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逐步建立了中国考古学体系。

注: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