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特斯拉行车记录仪上的视频只保留1小时?车主质疑这样的设计令人费解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行车记录仪这几年越来越被重视,有些新车出厂时就安装了,有些车虽然没有原厂配备,但车主提车后大多都会赶紧买一个装上。宁波的黄先生,去年1月底喜提特斯拉Model Y,这辆车上原厂就配备了行车记录仪,让他开起来一直很放心。

不过,这两天他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一场单方小事故,在他想要通过车上的行车记录仪为自己提供证据时却被告知,特斯拉行车记录仪上的视频仅能记录一个小时的时间,一小时之后,无论有没有继续拍摄新的视频素材,之前的视频内容都会被自动覆盖。这样的设计,让他连呼“令人费解”。

1

行车记录仪上的视频去哪儿了?

1月10日晚,黄先生驾驶特斯拉Model Y 接爱人下班,开到小区内的一个转弯路段,突然被地上的一个什么东西硌了一下,当时并没在意。第二天早上7点,当他准备开车上班时,刚发动车子,就收到报警提示:冷却液液位低。

特斯拉行车记录仪上的视频只保留1小时?车主质疑这样的设计令人费解

他赶紧拨打特斯拉的400服务热线咨询,对方让他重启系统试试,试过之后发现还是无法消除提示,于是就把车开到了就近的宁波鄞州特斯拉中心。

技师检查之后告诉他,是电池冷却系统的冷却液泄露了,原因是冷却液管有损坏,推测是车子底部和异物发生了磕碰导致的。黄先生这才想起头一天晚上在小区内的遭遇。他之后回到小区现场发现,因为小区内施工,地上有砖头,推测当晚可能是车轮压到了砖头,砖头弹起来碰坏了冷却液管。

特斯拉行车记录仪上的视频只保留1小时?车主质疑这样的设计令人费解
特斯拉行车记录仪上的视频只保留1小时?车主质疑这样的设计令人费解

特斯拉中心给出的维修方案是:拆卸电池系统,将电池系统运到特斯拉上海工厂更换冷却液管,并添加冷却液,运输费加拆卸安装费加上海维修费,总费用大概要4万元左右;如果检查后确认电池有损坏,还要支付电池修复费用;整个维修周期大概两个月左右。

听说要花4万块钱,黄先生有点吃惊,于是考虑搜集证据走保险理赔。他想到车上有行车记录仪,便想打开看看拍到什么没有。不过,这时却发现,前一晚的视频素材已经全部被抹去了。

询问特斯拉400热线后他得知,特斯拉的行车记录仪只能记录一小时的视频内容,一个小时后,超出时间的视频会被自动循环覆盖,除非车主在事发时点一下记录仪保存或者按喇叭才能专门储存之前10分钟的视频。“特斯拉的这个1小时跟我们理解的1小时不同,我们通常理解为,记录1小时的视频素材后,只要不继续拍摄,这些素材随时都可以查看,比如你是早上8点到9点拍摄的视频,9点后不再开车,10点可以看到,11点也可以看到……但特斯拉的行车记录仪不一样,如果9点之后停车,到10点钟再重新启动车辆,因为已经过了1小时,之前拍摄的视频就全被自动删除了。”黄先生说。

02

这个设计在车主中一直有争议

由于当晚事发时并没有报警,现场也无电子监控,行车记录仪里的视频又被删除了,交警表示无法为黄先生的这次事故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只能提供报案证明。黄先生担心,这样一来保险理赔会受影响,即使能理赔,最多可能也只能赔付70%。

他表示,非常不能理解特斯拉的行车记录仪为何采用这种设计,“存储时间只有短短1小时不说,1小时后无论是否继续拍摄都要被强制覆盖,这个逻辑令人费解,行车记录仪难道不是为了帮车主留住视频证据吗?”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自行购买安装的行车记录仪基本上都是循环录制的,录制的视频会以一定的时长为一个片段,比如时长1分钟、3分钟、5分钟、10分钟不等,并将其储存在存储卡中。当存储卡空间被占满之后,新录制的视频才会覆盖距离当前时间最远的那段。以64G内存的360行车记录仪为例,最长可以录制360分钟时长,存满之后,才会逐步覆盖最早的视频素材。

特斯拉行车记录仪上的视频只保留1小时?车主质疑这样的设计令人费解

而特斯拉的行车记录仪则采用了与众不同的设计,据说是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并不会主动去保存行车视频,只是在需要录的时候,驾驶员通过按下喇叭或者点击保存图标来保存最近10分钟的行车视频。

特斯拉行车记录仪上的视频只保留1小时?车主质疑这样的设计令人费解

上图特斯拉的行车记录仪使用说明

也因此,长久以来,特斯拉的这个设计在车主中褒贬不一。支持的人为特斯拉倡导的隐私理念很好,省去了很多麻烦,想录制的时候也方便操作;反对的人则认为,不符合主流认知,万一紧急情况下忘记保存视频,就起不到提供证据的作用,而且很多人并不知道记录仪拍摄的这些视频是超出一小时后就会自动覆盖。

特斯拉行车记录仪上的视频只保留1小时?车主质疑这样的设计令人费解

对于黄先生的疑问,特斯拉工作人员昨天回复橙柿互动,“我们在用户手册中写得非常清楚,对于车主的建议我们也会记录反馈,争取让车主有更好的体验。”

03

开电动车尽量避免车底发生磕碰

此次事故中,特斯拉的维修方式,也有些出乎黄先生的意料。虽然只是冷却液管破损,但要把电池系统拆卸掉,而且还要专门运到上海的特斯拉工厂才能处理,并且需要长达两个月的时间,总费用4万块左右,“意味着两个月我都没车开,工作、生活大受影响。”

黄先生说,他就此询问过特斯拉中心,工作人员的解释是,电池冷却液系统和电池组紧密相连,必须拆卸电池包才能维修,所以看似小问题,其实颇费功夫,维修时间长、费用也高。

他还听说,特斯拉没有在上海建工厂前,曾有国内客户因为要维修冷却液管,把电池包运到美国工厂才修好,花了15万左右。

据了解,特斯拉的冷却液管,其实是电池冷却系统的主要部件。一家销售电动车的4S店的售后总监说,电动车的核心技术是电池,电池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热管理”。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有自己的工作温度范围,一旦过热,就可能出现“热失控”,不但影响电池系统寿命,严重的甚至会引发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目前为电池降温主要有两种方式:空气冷却和液体冷却。液体冷却由于效率更高,适合大功率电池,而且在结构设计上更加灵活,目前被电动车厂商广泛采用。主要是通过贯穿整个电池组的电池冷却液循环系统,带走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达到为电池降温的效果。

特斯拉行车记录仪上的视频只保留1小时?车主质疑这样的设计令人费解

“纯电动车的动力电池一般都铺在车身底部,所以对于驾驶者来说,要特别注意。遇到路上有障碍物,一定要注意避让,不然刮伤车身底部,有可能造成冷却液管损伤甚至电池组损伤,代价会非常昂贵。”该负责人说。

因为底盘磕碰导致电池冷却液泄露或电池组受损的例子并不鲜见。据外媒报道,有一辆国外的特斯拉Model 3,因为行驶不慎导致冷却液泄露,特斯拉官方给出的维修方案是更换电池组,费用为16000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10万元;去年6月,广州一位特斯拉车主驾驶Model 3时,因为没有看清前方路况,导致车辆底部受损,特斯拉维修中心花了20天才将车子修好,一共花费34000元。幸运的是,电池模组没有受损,否则费用会更贵。

黄先生说,希望自己的这次教训能够引起其他特斯拉车主或者电动车车主重视,底盘磕碰后,最好第一时间报警,方便的话最好到店检查一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电动车和油车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特斯拉工作人员也表示,将会尽力帮助黄先生解决问题,争取维修时间减短,早日恢复正常用车生活。

橙柿互动·快车评记者 唐登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