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朝御前侍卫都带着刀,清廷为何不担心侍卫监守自盗,刺杀皇帝?

在清宫影视剧中,会出现这样一群人物,他们身着官服,遍布于皇宫的各个角落,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这些人就是清朝御前带刀侍卫。古今中外,越是富贵之人,越担心自家的身家性命,因此,达官贵人们请保镖是很正常的现象,作为封建王朝万万人之上的皇帝,拥有保卫自己安全的侍卫自然十分正常。

清朝御前侍卫都带着刀,清廷为何不担心侍卫监守自盗,刺杀皇帝?

清朝皇帝

不过,有一个问题依然是令大家疑惑不已,侍卫的作用固然是保护皇帝安全,但是,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众多侍卫之中,会不会出现监守自盗的人呢?这些本身就带着刀,还离皇帝很近的侍卫,如果起了反心,皇帝势必十分危险。那么,皇帝有没有担心他们被自己的侍卫刺杀呢?既然存在这种可能,为何御前侍卫可以带刀?皇帝难道不会担心被他们的御前侍卫所刺杀吗?

清朝御前侍卫都带着刀,清廷为何不担心侍卫监守自盗,刺杀皇帝?

清朝侍卫朝服

清朝皇帝之所以不担心被御前侍卫所刺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选拔御前侍卫的标准比较严格,因为有种种限制,所以普通人根本不易当选御前侍卫一职。据《清史稿》记载,在清朝初年,御前侍卫在上三旗满洲、蒙古子弟中选拔,这些人首先就排除了上三旗中的汉军,更别说对清朝抱有敌意的其他人了。

因此,仅身份的要求和民族条件的限制,就已经将一部分有着刺杀之心的侍卫排除在外。只有在清朝后期,御前侍卫的挑选标准,才逐步扩大到了不论旗分的八旗世职人员和武进士,但是,对于这些人员都要求其履历身世清白,自然在根本上就已经限制了刺杀皇帝的可能性。

清朝御前侍卫都带着刀,清廷为何不担心侍卫监守自盗,刺杀皇帝?

侍卫腰牌

第二:御前侍卫地位本来就很高,前途也十分远大。御前侍卫是巩固皇权的存在,也是为满洲贵族官僚子弟提供入仕的一条捷径。满洲权贵子弟想要入仕,不需要通过十年寒窗苦读来获取功名,满清所实行的侍卫制度,就是为了这些满洲子弟所实行的政治特权。比如乾隆的宠臣傅恒、福安康父子,都是通过御前侍卫一职踏上仕途,他们是皇帝身边最受宠幸的头等带刀侍卫,后来又颇受皇帝宠幸和信任,为满清立下汗马功劳。

清朝御前侍卫都带着刀,清廷为何不担心侍卫监守自盗,刺杀皇帝?

乾隆狩猎时身边的侍卫

由此可以看出,御前侍卫一职对于满洲权贵极具吸引力,因为它可以在维护皇权的同时,又让满洲权贵官僚政治特权世代沿袭。在这种特定的政治条件之下,所选拔出来的御前侍卫,必然是对满清皇室尽心效力之人。如此一来,想要刺杀皇帝的御前侍卫几率必然大大降低。

清朝御前侍卫都带着刀,清廷为何不担心侍卫监守自盗,刺杀皇帝?

晚清侍卫

第三:即便是从武进士中挑选的御前带刀侍卫,也要通过严格的考察才能入职。一是为了保障皇帝的安全,二是为储存武将人才做准备。据史料记载,御前带刀侍卫中确实有“汉侍卫”,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武进士出身。他们由皇帝统一挑选,经过一系列的培养考察之后,才有资格在皇帝身边担任侍卫。除了清白的出身家世以外,对于以前侍卫的相貌、气质、特征、才干都会有人进行专门的观察了解。

因为,御前侍卫不仅是负责皇帝安危的保镖,他们也是皇帝的一支私人部队,比如在清朝初年,皇太极就曾率领他的御前侍卫攻克过锦州城。由此可见,能够参与军事作战的御前侍卫,必然是皇帝的心腹重臣,深得皇帝信任。所以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刺杀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