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孔家的封号用了近千年,为何会被取消?还被视为历史的耻辱

中国有一个家族的封号沿袭了八百八十年,他们与朝廷相互利用,成为我国历史上经久不衰、世代腾黄、地位显赫的特殊公爵,成就了“天下第一家”的美名。这个称号,就是曲阜孔氏世袭的“衍圣公”。

孔家的封号用了近千年,为何会被取消?还被视为历史的耻辱

汉高祖十二年,皇帝册封孔子的第8世孙孔腾为奉祀君。自此,孔子嫡系后代便有了世袭的爵位,孔氏族人因先祖荣获尊崇。之后的千年时间里,孔氏一族的封号屡经变化,直到宋至和二年。宋仁宗在1055年,将孔氏的封号改为“衍圣公”,这封号虽官职品级不高,但含金量很足。和之前的褒成、褒尊、宗圣、奉圣等封号相比,“衍”寓意“圣裔持续衍展、世代繁衍,永无止境”,代表了封建君王尊孔崇圣的最高境界。

“衍圣公”封号问世后,女真人、蒙古人争相窃取,借来笼络人心。公元12世纪末的宋、金、元政权都拥有“衍圣公”,各在衢州、开封、曲阜三地。13世纪,元王朝统一中国版图后,蒙古族统治者企图收买宋衍圣公孔洙,被孔洙运用儒家智慧拒绝。14世纪初,元仁宗恢复了曲阜孔氏嫡长孙袭封“衍圣公”爵号,规定只有孔子嫡系后裔才能拥有此封号。明清两朝,依旧沿用此封号。

孔家的封号用了近千年,为何会被取消?还被视为历史的耻辱

历代君王都很尊敬“衍圣公”,并赋予他们特权。宋朝相当于八品官,元朝提升到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后又“班列文官之首”。到了清朝,皇帝更是特许“衍圣公”在紫禁城骑马,在御道上行走。要知道,当时除了皇帝、皇后、皇太后、太上皇几人到紫禁城时不用下马下轿,可以走御道。其他人一律下马下车,不得走御道,足以看出皇帝对他们的重视。另外,其居住的衍圣公府,是仅次于明清皇宫的全国最大府第。

为何“衍圣公”后来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荣耀不再,民国二十四年时,还被取消了此称号?一切,都是上世纪的孔氏族人咎由自取。

孔家的封号用了近千年,为何会被取消?还被视为历史的耻辱

1935年,东京掀起了一股“尊孔”之风,儒教大会、祭奠孔子、盖孔子庙等活动举办的如火如荼。日本甚至对身在曲阜的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到日本参加孔庙落成仪式,还派土肥原亲自去接他。孔德成因病未能前去,但写下了一首诗:“余病未能延国宾,云涛万里聚风萍。江川洙泗源流合,况是同洲岂异人”,意思是中日两国同文同种,是典型的“亲日行为。”

此外,曲阜沦陷前夕孔德成被送到武汉,孔令煜留守曲阜。但孔令煜在曲阜沦陷后,立即宴请日军侵华头目田嵨、久保添、冲田等人,以加强“中日友善”。在纪念孔子诞生时,他又发布了《复兴东方文化击灭宿敌英美完成大东亚圣战》,加上汪伪政权成立三周年,他特意上表祝贺,这些行为,都是在挑战中国人的底线,让国人如何不恨?

孔家的封号用了近千年,为何会被取消?还被视为历史的耻辱

七十六代家奴,二十五朝贰臣,这是网友对“衍生公”的评价。事实上,“衍生公”存在的这些年,对历史进步也没作出什么贡献,反倒恶行累累。经过好几百年的经营,孔府拥有横跨五省、上百万的土地。为了保住这些家产,孔府当家人选择投降可能会成为新统治者的每一个人或者势力。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在国难当头时,选择“亲日”的最根本原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