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这么美,乡村这么美,大南坡这么美

五条人乐队成立于2008年,主唱兼吉他茂涛,主唱兼主音吉他、手风琴仁科,风格出了名的随意散漫,却丝毫不减其魅力,是可以在音乐节上引发全场大合唱的那种。

中国这么美,乡村这么美,大南坡这么美

在去往大南坡的路上,仁科总是在看书,一边看一边跟大家“安利”,遇上总导演,两个同样爱看书的疑似“社交牛B症患者”就有点相逢恨晚的意思了。仁科毫不讳言自己没上过高中的过往,总导演也大方承认拍摄之前完全没做过乐队的功课。(行吧,你们开心就好……)

与之前几期乐队“初到贵宝地”的新鲜感不同,来自广东汕尾的五条人去大南坡,其实算回到“半个故乡”,而他乡与故乡的牵线人,是策展人左靖。

中国这么美,乡村这么美,大南坡这么美

“平平无奇”大南坡

大南坡在河南焦作修武县,靠着丰富的煤矿资源,曾经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一路红火到九十年代,按村里老人的话说:“有小煤窑的时候,富过”。煤窑关闭以后,大南坡就像是元气大伤的武林高手,连基本的生活都出现问题。

中国这么美,乡村这么美,大南坡这么美

2019年底,长期扎根于乡村的策展人左靖带着团队,在大南坡开始了乡村文艺复兴的尝试。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因为经济落后导致衰败,这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乡村的缩影。

但也恰恰因为衰败,大南坡保留有很多被荒废、但结构完整的乡村空间。左靖在这里引入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场域建筑、张唐景观做整体设计,引入2019年伦敦书展“年度最佳书店”方所。如今,1976年建成的老大队部被改造成社区营造中心,孩子们放学后会到方所乡村文化书店里看书,村民培训室里时不时有各领域艺术家的免费讲座和培训……让文化、艺术的力量,融入乡村的田垄和场院,两年时间,大南坡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乡村美学模式。

“五条人”士多店的首家线下实体店就在由大南坡供销社改造而成的碧山工销社里,T恤、海报、唱片、徽章应有尽有。本尊的到来,更让慕名而来“打卡”的游客喜出望外。仁科和茂涛很喜欢这种摒弃虚礼俗套、又能带来实实在在帮助的乡村建设,介绍新品、签名、合影,了解当地最新开发的农产品和文创产品——一改平时散漫作风,在线营业得十分认真。

“我们在想象中度过了许多年

农村已科学地长出了城市

我们在城市里面找猪

想象中已找到了几百万只”

——五条人·《城市找猪》

中国这么美,乡村这么美,大南坡这么美

当代文化艺术如何反哺农村?左靖和他的团队一直在探索前行。不生搬硬套城市模式,枝头结的柿子、竹匾上的山楂、瓶子里的土蜂蜜都有自己的归宿,和音乐路上的五条人一样,“宁愿土到掉渣,也不要俗不可耐”。

曾经失去的,终究会回来

乡村振兴,不是只有冰冷的数据和报告上的产业经济,更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活生生的人,他们的状态、他们的情感和他们对于故乡的认同与归属感。而作为大南坡乡俗礼仪下,民众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的标志,怀梆戏却曾一度停演四十年之久。

大南坡怀梆戏团团长赵小景,当过妇女主任、女民兵,一辈子都奉献给了大南坡。她年轻时就爱唱怀梆戏,在艺术团反串小生。2020年,受村委之托,赵小景开始担任大南坡艺术团团长,重新组织起怀梆戏团,让消失了四十年的声音,重新在村子里响起。

戏团的成员大多是50后、60后、70后,甚至还有80后和90后——此处特指年龄,这么多零戏曲基础的老人们,一分钱不赚的赵小景还要自掏腰包请老师来培训,用她的话说,简直“活受罪”。

中国这么美,乡村这么美,大南坡这么美

为了五条人的到来,怀梆戏团专门排了一出戏。尽管对于登台尚存一丝足以让大家“嘴瓢”的紧张感,但赵小景告诉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曾经差点连戏服都要卖掉,好不容易从箱底翻出来,我不能再让它沉下去”。

“阮厝阿嫂爱唱歌

声音好比破铜锣

惊走鱼蟹惊走鸟

只存阿兄伴伊和”

——五条人·《阮厝阿嫂爱唱歌》

看到演员们在舞台上演出,赵小景好像把受过的罪,都忘了。

从2020年开始,大南坡陆续拥有了艺术中心、方所乡村文化、碧山工销社、社区营造中心、菜青虫景观装置等等公共文化生活场所。多维度的当代城乡生活与价值不断向家乡流动,原本走出去的年轻人开始逐渐回归,也吸引来不少外乡人。

中国这么美,乡村这么美,大南坡这么美

这里头有隔壁村嫁过来的武术教练周慧,有供销社、民宿上班的服务员,还有与五条人结伴到来,和村里的孩子一起唱着“森林里的一棵树,不需要知道自己是一棵树”的音乐人小河。

中国这么美,乡村这么美,大南坡这么美

仁科最近在读韩东的新作《五万言》,书里说“最好的游记是异邦人写的”。也许正是因为这份跳脱,让我们能够和他们一样,透过在大南坡的所见所闻,重新认识人与土地密不可分的联系,体会简朴生活里的乡村之美。

中国这么美,乡村这么美,大南坡这么美

《中国这么美》

腾讯视频每周四21:00

海峡卫视每周四22:06

东南卫视每周日21:05

编辑 | 翁翔

主编 | 卫贝妮

监制 | 王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