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女子称20岁时被下药拐卖商丘,疑因下药过量记忆力受损,现在能想起亲人名字,驻村干部和上海警方帮寻亲

作者:华商连线

“她在他们老家当年的名字叫‘付金平’,当年家里就她们姐妹俩。”

1月9日,河南商丘驻村扶贫干部连先生告诉华商报记者,他希望借助媒体力量,帮他扶贫村子里一位20年前被拐卖的女子联系到亲人。

1月12日,华商报记者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控江路派出所,请户籍民警帮忙牵线搭桥。

女子称20岁时被下药拐卖商丘,疑因下药过量记忆力受损,现在能想起亲人名字,驻村干部和上海警方帮寻亲
该女子称自己当年在上海杨浦区被人贩子下药拐卖

>>>对人有防备心理

悄悄说了这些事 还让给她保密

“我是在村里扶贫时了解到她被拐的情况。”连先生介绍,这位农村妇女现在头脑清醒,“她也可以讲清楚,但很多当时的记忆损失了。前几天我又到她家去给她送东西的时候,她悄悄给我说了这些事,还让我给她保密。”

“我看见她的神志是清醒的,并不是智障。”连先生表示,单从说话口音上也能听出她是上海口音,因为上海话和河南话还是很容易区分的,“但她在这边十几年了,被这边同化了,只是稍微不同,她的普通话很好。”

“我已经接触她好几年了,她有时候自己想说,但也不敢说,她对其他人有一种防备心理。我通过这个判断,她说的话具有很高可信度。”

>>>记得下药细节

疑似下药过量 部分记忆力丧失

连先生透露:“她前几年还想不起来,现在能想起来一些,她老家是上海的,是大约20年前、20岁的时候被拐的,当年她是高中生,她记忆中被人贩子下药迷昏的。”

连先生表示:“她讲是被人贩子用迷幻药下药后把她弄出来的,下药拐卖她的人贩子她也记不得,但对下药的细节有印象,可能是下药下得过量了,记忆力受损,部分记忆丧失。”

连先生表示:“我让她写出来她原来的家庭地址和她父母亲人的姓名。她说她现在不能写字,但她认识字,她给我说,我来写,哪个字写的不对,她能马上给我指出来。”

连先生告诉华商报记者,“我现在通过朋友打听,了解到她现在说的她父母的情况和他们家庭原来的地址,基本上能说清,也能对上号。”这让连先生感觉到,还是有希望找到她的亲人。

“她说她当年是在上海杨浦区生活,她母亲叫‘董凤英’。我找了朋友侧面确认了一下,杨浦区控江路辖区派出所查找,也有人叫这个名的,也跟她母亲的年龄差不多。”

>>>上高中时被拐

对父母姐姐的名字记得很清楚

连先生介绍,“她的老家在上海市杨浦区,她在老家当年的名字叫‘付金平’,她父亲叫‘付连发’,她当年还有个姐姐叫‘付青平’,她不记得姐姐大她几岁,但对这个人的名字记得很清楚,当年家里就她们姐妹俩。”

连先生通过和被拐的村妇攀谈了解到,她的家人和体貌特征,包括留下来的老物件等都已经没有印象了,“当年她上高中时发生的,她高中毕业还是没毕业,她都记不清楚了,她现在就只记得这些信息,其他情况想不起来,她的父母亲人只记起这些。”

>>>不被理解同情

给人当儿媳如今40岁有个女儿

“最好还是先联系她上海家里的情况,这边先稳住。”连先生表示,他是公职人员,不宜出面。

“商丘这边农村家里面的一些事情并不好处理,有些人也不理解、同情她,这家人娶她做儿媳也花了钱了,这也是现在比较棘手的,这家人肯定也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连先生介绍这位村妇的近况,“她现在是40岁左右,有个女儿已经有十四五岁,上初中,她跟人家当媳妇。她男的现在大约有60来岁,在我们这里混日子,好吃懒做,2021年骑电动车撞死一个老人,赔付后被判了刑,现在还在服刑。”

>>>日子太难熬了

他们家现在对她管得比较放松了

连先生表示:“她现在公公婆婆已经没有了,就是服刑的丈夫和女儿,还有丈夫的哥哥,她现在是和丈夫的哥哥住一起,他们家现在对她管得比较放松了,但也不是要走立刻就能走,她是想走,觉得日子太难熬了。”

连先生澄清,这位村妇并不是他的扶贫对象,“她丈夫的哥哥是我的扶贫对象,他精神不正常,她是和我的扶贫对象是住在一块,她现在在商丘这边太可怜了,整个家里经济情况不好,我去年极力给她争取,给她们母女俩一起办了农村低保。”

连先生提供了被拐村妇的照片和现场视频,华商报记者询问是否有其当年被拐的照片,连先生说:“她当时被拐的年轻时候的照片也没有,她是高中生,被人拐卖出来,不会有当时的照片。”

>>>求助媒体帮忙

能通过民警找到她的家人最好了

“她母亲户籍地的派出所是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派出所,她现在能记起来的就是她母亲叫这个名,这个正好也能对上,我通过朋友关系私下查了一下,董凤英户口在,应该人也健在。”

连先生表示,为了稳妥起见,“现在看媒体能不能牵线,跟她母亲联系上,进一步确认一下当年她丢没丢失过孩子,这样就很好办了。如果能通过上海当地民警先找到她的家人最好了,就是先找到这个董凤英或者付连发,看他们当年有没有丢失过女儿,通过上海警方过来到商丘,这个事情就好处理了。”

连先生解释称:“我看到你们媒体一直在报道救助的事情,所以我就想试着跟你们媒体联系我想请媒体帮忙寻找,媒体力量大。”

>>>成为一块心病

如果不上心不出力总感觉不得劲

连先生古道热肠,认为自己做的是功德无量的事,如果不上心不出力,将心比心,总感觉不得劲。

“这个事情我知道了,有没有结果,心里老是过意不去,就像咱的孩子如果丢失了,想到心里老是有心病一样,能帮她找到亲人那就最好了。”

>>>派出所户籍警

“控江路很长有5个派出所管理”

1月12日,华商报记者联系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控江路派出所,值班民警表示,需要开具单位介绍信,持记者证到派出所来,“想办法查询她的户籍信息,而且要经过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同意。”

听明疫情防控情况特殊,民警表示:“你现在是直接打到我们控江路派出所,需要找她个人的信息,她当时有没有报案?她是上海人吗?”最终,这位热情的民警向华商报记者提供了户籍窗口民警的联系电话。

华商报记者随即联系户籍窗口的陈警官,讲明意图,陈警官表示:“控江路是一条很长的路,这条控江路上有5个派出所管理,我先把情况记录下来,再发给领导,让他们决定。”

华商报记者留下被拐女子需要寻找的父母和姐姐姓名,并留下联系电话,请户籍民警帮忙查找相关信息,希望“付金平”在新年里能等来好消息。

华商报记者 李华 编辑 董琳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热线电话029-88880000)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华商连线】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