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猪价“9连跌”,年前生猪何去何从?玉米危机四伏,该卖粮吗?

作者:惠农圈

众所周知,每年元旦到春节期间,此时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消费旺季,随着天气变冷,企业提前备货,因此市场的肉价会逐步上涨,米面、玉米行情也会好转。

然而,本该迎来消费旺季的市场,其行情并不是太好,猪价接连走跌,玉米也一跌不起,这让农民为此头疼不已,眼看着距离春节越来越近,猪价、玉米还有救吗?

01、猪价“9连跌”

2021年的生猪行情可谓十分悲惨,生猪累计跌了10元/斤,跌幅为55%,养殖户的利润也为此大大缩水。而随着消费需求减弱,元旦过后,猪价再次加快下跌,从16.04元/kg跌至今天的13.99元/kg,创下了“9连跌”,累计跌幅为12.78%。

眼看着猪价接连下滑,再加上猪肉消费减弱,生猪行情一蹶不振,而如今全国均价更是回落到6元时代,这让猪农伤心不已。据悉,目前一头标猪卖出去要亏上200-250元左右。

猪价“9连跌”,年前生猪何去何从?玉米危机四伏,该卖粮吗?

难道生猪行情真的没救了吗?其实并不然,今天猪价尽管回落明显,但东北猪价却迎来了飘红走高,这显然是十分利好的信号。

从28地监测数据来看,北方跌幅明显减少,如华北地区行情为13.6-14.1元/kg,除晋冀外其他地方偏稳;西北跌了0.1-0.3元,主流为12.3-13.4元/kg;东北行情反弹0.1-0.4元,三地报价均为13.7元/kg。

如此来看,随着猪价持续走跌,养猪户亏损加大,大家也开始了挺价惜售,不少人更是“破罐子破摔”,索性不再卖猪,希望能赌一把后市。目前来看,猪农的这一计策很是成功,生猪跌幅减少,局部稳中有涨。

猪价“9连跌”,年前生猪何去何从?玉米危机四伏,该卖粮吗?

华东一带,行情跌了0.1-0.3元,主流为14-15.2元/kg,可见当地行情依旧不是太好,主因还是消费不振,需求低迷。华中跌了0.25-0.35元,主流为14-14.4元/kg,该区域跌幅偏大。

西南一带,行情跌了0.15-0.35元,主流为12.4-13.7元/kg,其行情已和西北靠拢,连东北猪价都比不上,可见行情有多低迷。华南跌了0.2-0.3元,主流价为14.5-16.6元/kg,其猪价也不尽人意。

总的来看,南北生猪价差越来越小,多数猪农都陷入了亏损之中。而生猪行情低迷,主要是消费需求不振,猪肉走量不多,批发商剩货多,进而不愿接货,屠企的亏损多,进而继续压价。

不过如今距离春节越来越近,生猪行情却不及预期,这让很多猪农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开始减少出栏,特别是北方地区,因而猪价行情开始好转。

而东北猪价一直是全国猪市的晴雨表,相信随着东北行情走高,也会带动其他地方猪价上涨。目前来看,生猪接下来或将走高,主流价在7-8元/斤。

猪价“9连跌”,年前生猪何去何从?玉米危机四伏,该卖粮吗?

02、玉米危机四伏

在猪价走跌的同时,玉米行情也开始走低,至于为何,其实受生猪饲料需求减少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再加上玉米深企产能不足,开工率偏低,对玉米需求不高,因而行情很难上涨。

从今天行情来看,山东到货车辆尽管减少至648车,比起上一天少了271车,但玉米行情并没有迎来好转,下跌的企业反而增多,8家企业走跌,累计跌了0.2-0.5分。

如英轩实业跌了0.5分,报价为1.43元/kg;天力药业跌了0.4分,报价为1.339元/斤;福洋生物跌至1.367元/斤;盛泰药业跌至1.333元/斤。

猪价“9连跌”,年前生猪何去何从?玉米危机四伏,该卖粮吗?

华北行情也陆续走跌,如宁晋玉峰跌了1分,报价为1.31元/斤;大曹庄金玉跌了1分,报价为1.32元/斤;广玉淀粉跌了0.6分,报价为1.324元/斤。

山东、华北行情走跌,主因是企业逐步备货完成,对玉米需求不高,行情开始走跌。但因“卫生事件”,货运受限,因而跌幅不算太大。

而在东北地区,反而不少企业开始走高,如绥化昊天、嘉吉生化涨了0.5分,报价为1.22元/斤;中粮公主岭涨了1分,报价为1.24元/斤;黑龙江伊品涨了1分,报价为1.18元/斤。

东北行情上涨,首先是潮粮陆续上市,目前已临近尾声,而干粮对企业的诱惑力更大,企业为了抢购干粮,因而开始抬价。其次是当地冷空气到来,运输受限,农户有一定的惜售想法,因而企业也开始抬价。

猪价“9连跌”,年前生猪何去何从?玉米危机四伏,该卖粮吗?

目前来看,接下来深企的建库需求不大,但如果行情偏低,企业仍愿意多收购一些玉米。而对饲企来说,目前备货基本完成,对其采购力度不大。

如果接下来卖粮继续增多,那玉米行情仍不是太好,但总体来说,年前行情很难走跌,因此玉米行情总体偏稳,建议大家可推后卖粮。

猪价“9连跌”,年前生猪何去何从?玉米危机四伏,该卖粮吗?

总的来说,东北猪价、玉米行情走高,对全局的影响并不大。但如果年前消费需求大,那猪价上涨的机会多,进而也会带动玉米走高,大家咋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