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阿里巴巴何以超越周期?

11月2日,阿里公布了2019财年Q2财报,即自然年2018年Q3的运营数据,本季度阿里营收851.48亿,同比增长54%,其中核心电商收入724.75亿,同比增长56%;云计算收入56.67亿元,同比增长90%。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的背景下,阿里收入仍以54%的增速,超过包括FAANG(Facebook、亚马逊、苹果、Netflix与谷歌)在内的全球互联网同行,连续5个季度领跑全球互联网第一阵营。2018年前三季度,对比FAANG阵营,只有阿里巴巴的增速每一季超过了50%。

阿里巴巴何以超越周期?

收入增长背后,是阿里经济体的“网络协同效应”,阿里与蚂蚁金服双双收获强劲的用户增长:阿里中国零售平台年度活跃消费者突破6亿,移动月活跃用户达6.66亿,较上季度净增3200万;蚂蚁金服国内年度活跃用户超7亿,其中70%的用户使用3项以及以上的蚂蚁金服的服务。

随着即将开幕的第十届天猫“双11”,阿里生态用户以及活跃用户数据,还将有不错增长。

阿里发布2019财年Q2财报前夕,马云足后一次以董事局主席的身份致信股东,马云称,“生意难做之时,正是我们兑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之时”。阿里财报发布当日,阿里将2019财年收入指引区间调整为3750亿至3830亿元,较原先收入指引调整下调了4%-6%,阿里表示,“鉴于当前宏观经济条件的不确定性,最近集团决定短期内不会变现随着旗下中国零售平台用户及互动增加而递增的广告库存,希望此举可让平台上的中小企业获益”。

阿里巴巴何以超越周期?

阿里CEO张勇说,阿里巴巴将坚决兑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使命,绝不一味追求自己的高增长和高收入,全力帮助中小企业和商家扩大销售增加利润,扶助他们度过全球经济震荡期。

连续5个季度营收领跑全球互联网第一阵营,以及主动下调2019财年收入指引,两者联系起来,可以解读为阿里巴巴超越经济周期结果以及原因,当然,下调收入仅仅是阿里超越经济周期的原因之一。

说到底,阿里巴巴的诞生,便与经济动荡相伴。

阿里巴巴创立于1999年,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从泰国席卷至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地,阿里创建之初,金融风暴余波未消,一年后的2000年,全球互联网泡沫幻灭;2003年,淘宝诞生,这一年遭遇了非典;2007年年末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到了2008年7月23日,马云写给内部员工邮件题为《冬天的使命》,这一年淘宝网开始推出“淘宝商城”,这是天猫的前身,阿里从C2C走向B2C,也是这一年,马云从微软亚洲研究院挖来常务副院长的王坚,布局云计算。

阿里巴巴何以超越周期?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复盘阿里历史,你会发现,几乎每一次经济动荡期,最终为阿里的扩张提供了一次机遇——阿里巴巴超越周期,如果算上2012年开启的移动互联浪潮,现在算是阿里的第五次大考。

阿里巴巴为什么能够超越经济周期?数次经济动荡不仅没有倒下,反而愈发强大?原因有几点:

1、阿里从诞生之初,无论是阿里巴巴,抑或是淘宝,以及此后的天猫、阿里云,都是“寒冬创业”,阿里从它的基因上就有了超越周期的代码和传统,金融风暴与互联网泡沫幻灭促成了阿里巴巴,非典磨练了淘宝,次贷危机催生了天猫与阿里云,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诞生于冬天的企业,自然不惧寒冬的。

阿里巴巴何以超越周期?

2、阿里的履带战略与“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修屋顶”的两个传统使然。

阿里是战略驱动的公司,它的战略上一直以平台思路,不断演进,而业务层面也如履带一般,阿里有两个传统,一个叫“履带战略”、一个是业务执行层面的“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修屋顶”。两个传统在外界看起来,阿里是个喜欢折腾自己的公司。先说“履带战略”,阿里此前核心业务,一直在变化,最初是阿里B2B,接着成了淘宝,从淘宝培育出支付宝、天猫,再接着便是阿里云的云计算、菜鸟网络、村淘,以及无线业务。种种业务,铁锁连环,如装甲车的履带,环环相扣,相对推动往前。

阿里巴巴B2B之后,业务核心是淘宝,淘宝之后,核心有天猫、支付宝、聚划算,天猫之后,核心是手机淘宝、手机天猫等等。这是阿里一次次蜕变上升的关键。与“履带战略”相对应的是,“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修屋顶”,这句话的核心要义便是,不要再核心业务到达顶点之后,才做未来业务的投资,才做与之对应的管理、人事的调整。

成于忧患,死于安乐,凡事,预则立。

阿里巴巴何以超越周期?

我们不妨具体来看阿里2019财年Q2财报:阿里电商收入中,“customer management”329.2亿元,可理解为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5%,Commission收入131.4亿,可理解为佣金,同比增长31%;others,可理解为盒马等新零售收入80.9亿,同比增长151%;阿里云云计算收入56.67亿,同比增长90%。

阿里的履带战略体现在它的营收上就是几个不同收入不同增长率。成熟业务保持增长的同时,还有更多新业务不断涌现。

3、平台生态与网络效应

阿里巴巴超越周期,与它的平台定位以及生态协同有关。

本季度中国零售平台移动月度活跃用户达到6.66亿,较上季度新增3200万。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的12个月,年度活跃消费者净增2500万至6.01亿,达到中国人口总数的45%。连续5个季度以来,年度活跃消费者均保持2000万以上的增长。

与此同时,截止本季度,国内年度活跃用户超过7亿,其中70%的用户使用3项及以上蚂蚁金服的服务。

截止2018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饿了么服务了中国676个城市中的1.67亿年度活跃消费者。高德地图在十一黄金周首日,日活跃用户数突破1亿,成为国内首个DAU过亿的出行平台。优酷视频日均订阅用户本季度同比增长超过100%。

2016年,阿里提出了“Live@Alibaba”的概念,生活在阿里巴巴。因为除了淘宝、天猫,阿里还有飞猪旅行、阿里影业、优酷土豆、高德地图、阿里云计算、菜鸟、虾米、饿了么、盒马等新的与电商协同性的业务版图。

“Live@Alibaba”时代,阿里是“去电商化”,或者说是以零售为基础,切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阿里也提出过“双H战略,healthy与happiness”,为消费者的健康与幸福生活努力。阿里覆盖了消费者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方方面面。经济如何动荡,但生活总是要继续的,太阳照常升起。

阿里巴巴何以超越周期?

围绕阿里的生态,除了6亿消费者,还有数以百万计的企业,阿里巴巴的定位是“水、电、煤”,是帮助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阿里CEO张勇说,“阿里经济体内多元化的商业场景和所形成的数据资产,与卓有成果的云计算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数字经济时代的“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展望未来,阿里将通过“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的零售云、营销云、金融云、物流云等云化基础设施,帮助企业客户完成数字化的转型”。

水、电、煤,是生活必须品,阿里所覆盖的零售、营销、金融、物流等基础设施服务,也是企业所需要的水电煤,经济动荡期,总会有智慧与耐心耐力的企业逆势崛起的,自然也需要这一套“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的服务支撑。

阿里巴巴何以超越周期?

阿里一向以战略与愿景作为驱动力,换句话说,是“以终为始”,2016年的时候,马云提出2036年希望实现的愿景——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帮助1000万中小企业在阿里的平台盈利,创造1亿个就业机会,另一个愿景是,阿里巴巴要跨越三个世纪,做一家102年的企业。

无论是短期的2036年目标,抑或是跨越三个世纪的愿景,现在的动荡与挑战在它们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动荡也好,周期也好,都是将要跨越的征程。所有过往,皆为序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