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当年的黄维兵团,忍不住让人就会想起当年黄维。1948年淮海战役时,黄维被我军俘虏,后来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内改造。
因为拒绝改造,黄维是最后一批被特赦的人,他被放出来后,最不想看到两个人,每次看到他们都会愤怒,那么这两个人是谁呢?

黄维的老家是江西的,1905年出生,当时黄维家里并不富裕,甚至有些贫困,后来父亲去世之后,更是拮据不已,但家里仍没让他放弃学业,而黄维也没有辜负家里的期盼,最终考入师范学校,自从师范毕业之后便在自己家乡当起了一名教员。
本可以无忧无虑度完一生的黄维,在新思想出现后,因为在校园里宣传而被停职,后来遇到方志敏,方志敏很赏识他,便引导黄维入读黄甫军校,也是第一期的学生,黄维的才识深受蒋介石的赏识。毕业后的黄维,又被陈诚看上,后来便任命为18军团军长。
1948年10月,淮海战役,国民党80万战力沿着徐蚌铁路方向,与我党开始主力战争,可以说对方来都没有必胜的信心,当时蒋介石算是把一切都压在黄维这位学生身上了,当时的黄维兵团总兵力12万之多,而我党则在刘邓,栗粟三位指导下,打的国民党节节败退。后来黄维被俘。
黄维算是老顽固了,在当时拒绝改造,甚至鼓动其他国民党高官不接受改造,后来更是以研究永动机的理由来逃避改造,因为不积极改造,一直被关到1975年的时候才被特赦出来,也是所有改造人员中最后一批被特赦出来。
其实要说黄维最不愿意见到的两个人,第一个就是国民党作战厅厅长郭汝瑰,在改造期间,才明白郭汝瑰真实的身份,明面上作为国民党一方的作战厅厅长,最后竟然是我党的情报人员。
郭汝瑰1907年出生于四川的,他的堂哥郭汝栋更是当时川军的军长,也是他堂哥指导他去黄埔军校进修,在报考黄埔军校前郭汝瑰便已经加入我党,毕业后的郭汝瑰更是得到陈诚的赏识,后来更是有“土木系十三太保之一”之称。
战争期间,作战计划都是经由一方的作战厅向下方发布的。郭汝瑰更是第一时间便将国民党的作战计划,传至我党,以至于我党对国民党的计划一直都是了如指掌,在黄维知晓郭汝瑰是我党情报人员后,便一直认为自己的失败,是因为郭汝瑰泄露了作战计划导致,因此郭汝瑰便成了黄维最不想见到的人了。
第二个人呢便是黄埔军校五期的学生廖运周了。很早之前便已经加入我党。当初在淮海战役时,在黄维兵团114师任职。
1948年11月27日,双堆集被包围后,在准备突围之前,廖运周就向黄维提议让自己的114师作为先锋。黄维当时更是高兴的同意了,还许诺作战装备让廖运周尽情的挑选。
没想到在战前,廖运周带兵起义,也因此让黄维的所有作战部署全部作废,乱了阵脚,再后来黄维便被俘了,也因此在被特赦后,见到廖运周黄维都是充满愤怒的。
对于这两个人,黄维是无法释怀的,甚至于在后来的军事座谈会上,更是愤然提前离场,不管廖运周和郭汝瑰如何的道歉,表示好意,都扭转不了黄维对二人的恨意。
但是黄维的转变也是有的,30年的改造生活早已让黄维抹去了棱角,在改革开放后,黄维曾游历过南京,上海等城市。
看到这些大城市的改变,黄维的内心里也是充满着喜悦跟赞赏,再后来便被任职与黄埔军校联谊会会长,对于学校里有很大的贡献,更是对于两岸人民交流也做出过突出的贡献。
1989年,此时病重的黄维在北京养病,曾经的好友以及属下在看望他时,黄维心里也是感慨颇多。和其他人相比黄维算是好上了太多太多,去世以后也被葬在了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