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港互动2014年12月30日赴港上市次日,完美世界董事长池宇峰便下决心“退市”了。日前,完美世界宣布,公司董事会已经收到了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池宇峰于2014年12月31日发出的初步非约束性私有化协议函。
估值较低或是主因
2013年11月巨人率先启动私有化进程,2014年7月18日完成私有化。2009年9月盛大游戏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成功上市,2014年1月由股东牵头的一家财团发起私有化要约。2014年12月31日完美世界董事长池宇峰发出每股20美元的私有化提议。
池宇峰提交私有化提议的时间,距离巨人宣布私有化的时间只有1年零两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曾经在中国网游市场叱咤风云的巨人、盛大、完美纷纷都要退出美国资本市场,这全都源于海外对中国网游企业的模式不认可,进而影响这三家企业的估值。
目前,盛大的市盈率为7.12倍,完美在宣布私有化提议前也不足8倍。私有化的成本可能比当初向银行借款还要划算。
反观国内,即便资本市场对游戏题材的关注度已经过了巅峰时期。但一些在国内上市的游戏公司依然保持着不错的市盈率和估值,如中青宝的市盈率为142倍,掌趣科技的为75.72倍。与海外不到10倍的市盈率相比,国内资本市场仍然更具有诱惑力。
私有化不是“完美”解药
首先,以端游为主要营收方式的完美世界在端游市场整体低迷的大前提下,虽然《完美世界国际版》、《诛仙》等仍在创造大量的现金流与利润,但资本市场对于这方面的盈利能力几乎是忽视的态度,反而更在意近期的净利润问题。而面对手游热潮,大厂往往转型缓慢决策滞后,他们赶上的的可能只是“手游的尾巴”。为此,笔者简单做了一个柱状图进行分析,2014年前三季度完美在线游戏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92.8%、92.7%和94.3%。主要依靠《完美世界》、《完美国际》、《诛仙》等老游戏支撑营收,但这些游戏面临着老用户流失,新用户获取成本极高的困境。而手游端的新游戏如《笑傲江湖》等产品则要么无法取代端游产品成为盈利大头,要么投入产出极不成正比。

其次,是运营方面,无论是完美还是之前的盛大、巨人,在推出手游作品时都没有在运营上下足功夫。不可否认他们在端游时期拥有成熟的运营经验,但是在手游圈他们还是新兵。当《笑傲江湖》推出时,完美本已谈好将独家代理权签给腾讯微信平台,但不久完美世界就变卦放弃微信平台,选择自主发行。在国内“渠道为王”的市场前提下,腾讯系的分发能力毋庸置疑,如果当初完美利用好微信等推广利器也许《笑傲江湖》就不是今天的样子了。
不过速途网认为,张云帆来到完美掌管核心业务之后,将改善完美在运营方面的不足。如果完美退市的话,那么留在美国上市的网游概念股只剩下第九城市、畅游和乐逗三家了,且他们的估值也相当之低。而如果转战更懂中国网游企业的A股或港股,可能结果会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