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港互動2014年12月30日赴港上市次日,完美世界董事長池宇峰便下決心“退市”了。日前,完美世界宣布,公司董事會已經收到了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池宇峰于2014年12月31日發出的初步非限制性私有化協定函。
估值較低或是主因
2013年11月巨人率先啟動私有化程序,2014年7月18日完成私有化。2009年9月盛大遊戲在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成功上市,2014年1月由股東牽頭的一家财團發起私有化要約。2014年12月31日完美世界董事長池宇峰發出每股20美元的私有化提議。
池宇峰送出私有化提議的時間,距離巨人宣布私有化的時間隻有1年零兩個月。在這麼短的時間内,曾經在中國網遊市場叱咤風雲的巨人、盛大、完美紛紛都要退出美國資本市場,這全都源于海外對中國網遊企業的模式不認可,進而影響這三家企業的估值。
目前,盛大的市盈率為7.12倍,完美在宣布私有化提議前也不足8倍。私有化的成本可能比當初向銀行借款還要劃算。
反觀國内,即便資本市場對遊戲題材的關注度已經過了巅峰時期。但一些在國内上市的遊戲公司依然保持着不錯的市盈率和估值,如中青寶的市盈率為142倍,掌趣科技的為75.72倍。與海外不到10倍的市盈率相比,國内資本市場仍然更具有誘惑力。
私有化不是“完美”解藥
首先,以端遊為主要營收方式的完美世界在端遊市場整體低迷的大前提下,雖然《完美世界國際版》、《誅仙》等仍在創造大量的現金流與利潤,但資本市場對于這方面的盈利能力幾乎是忽視的态度,反而更在意近期的淨利潤問題。而面對手遊熱潮,大廠往往轉型緩慢決策滞後,他們趕上的的可能隻是“手遊的尾巴”。為此,筆者簡單做了一個柱狀圖進行分析,2014年前三季度完美線上遊戲收入占總收入比重分别為92.8%、92.7%和94.3%。主要依靠《完美世界》、《完美國際》、《誅仙》等老遊戲支撐營收,但這些遊戲面臨着老使用者流失,新使用者擷取成本極高的困境。而手遊端的新遊戲如《笑傲江湖》等産品則要麼無法取代端遊産品成為盈利大頭,要麼投入産出極不成正比。

其次,是營運方面,無論是完美還是之前的盛大、巨人,在推出手遊作品時都沒有在營運上下足功夫。不可否認他們在端遊時期擁有成熟的營運經驗,但是在手遊圈他們還是新兵。當《笑傲江湖》推出時,完美本已談好将獨家代理權簽給騰訊微信平台,但不久完美世界就變卦放棄微信平台,選擇自主發行。在國内“管道為王”的市場前提下,騰訊系的分發能力毋庸置疑,如果當初完美利用好微信等推廣利器也許《笑傲江湖》就不是今天的樣子了。
不過速途網認為,張雲帆來到完美掌管核心業務之後,将改善完美在營運方面的不足。如果完美退市的話,那麼留在美國上市的網遊概念股隻剩下第九城市、暢遊和樂逗三家了,且他們的估值也相當之低。而如果轉戰更懂中國網遊企業的A股或港股,可能結果會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