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作家新干线·散文”王娟娟|我的早餐与人生

“作家新干线·散文”王娟娟|我的早餐与人生

作家

干线

我的早餐

“作家新干线·散文”王娟娟|我的早餐与人生

我的早餐,一碗垣曲“谷类汤”,外加一小碗可以让胃舒服接受这些的碎末鸡蛋花,切碎的苹果可以减轻牙齿的负担。何时开始不再拿着一个苹果使劲啃,已经记不得了。自己原本就喜欢,瓜果切小放进盘中使用,这种习惯要追溯到参加工作后,可以自由自在生活。几十年来,一直追求一种自己内心的精致生活。

在网络看到三浦友和与三口百惠合影,这对影星当年感动了无数人,我也是其中一个。竟然花了五元钱,在七一路招待所门口地摊上,买了一张他们的合影照。那时,一个月只有五十八元工资,每个月如数上交给父亲。五元钱是每天晚上自习课,一节课五毛钱积攒起来的。三浦友和与三口百惠合影照,结婚时随着嫁妆带回自己的小家,多年后因为搬家遗失了。至今,还记得《血疑》电视剧里,那个动不动就摔倒,摔倒了就流血,流血就无法止住的三口百惠扮演的女孩。也许是我从小经常摔倒,经常流鼻血的缘故,特别同情柔弱的十七岁的幸子,在与白血病不断斗争中,最后发现自己不久人世,为了不让亲人们伤心难过,她与大家微笑告别,和哥哥光夫乘坐游艇出海,在同父异母哥哥光夫的怀抱中离开人世。

五十五年,我曾多少次走进医院面临着死亡,昏迷中的自己,完全忘记了对死的恐惧,但是身边的亲人,我的老父亲如何承受了这些折磨和痛苦。

2003年北京看病归来,母亲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如果你这次没了命,我和你爸不再哭你了。你从四岁开始,就经常这样。”母亲的话,让我明白他们为我,曾承受过巨大的精神压力。这也许就是学校毕业,父亲非要把我留在身边的根本原因。

“作家新干线·散文”王娟娟|我的早餐与人生

稷山师范学校毕业我可以选择不回垣曲,继续深造或者去别的地方。可是,父亲让母亲转告我,“绝对不行,其他人都可以,唯独她不行。”那时的不理解,现在已经完全释怀了。

母亲常有一句话,“做大人的偏向于弱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心头肉,五根手指每一根咬着都会疼。但也有粗有细,有远有近。”母亲是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遇到多大的事情,都会挡在父亲前面,都会挡在我们前面,都会我们的孩子前面。

我不是一个坚强的人,这一点没有继承母亲的基因,感情脆弱是致命的打击。这一点,也是父亲一直担心的事情。其实,自己很想变得更加坚强,尤其是是父亲去世之后,我一直在努力。

朋友劝我: “你的心累,主要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有些事情,需要放下。”但是,放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习惯,可以改掉,改起来很难。

一年又将结束。今天,已是腊月初十,再有二十天,又是除夕。何时开始,人世间,变得如此冷清。从来没有的感觉,从心头略过。

腊月十四日,就是父亲的生日了。再也不会有一家人同座一桌为老父亲庆贺的场景,只能燃香烧纸磕头,既是摆满了桌子,他也不会再吃一口,只有那张永远微笑的照片看着我们。

近些年,似乎很怕静,静下来就会想起过去的事情,一幕一幕,来回播放,没有停止键,只有播放键。

最近半年,我的生活定格在吃饭、吃药、散步、睡觉,出去拍照,回家看书、听音乐、听小说、刷视频、刷抖音、刷今日头条、支付宝喂小鸡、支付宝献爱心蛋……整日里无所事事,似乎又很忙碌。

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偶尔忘却,腰椎、腰部肌肉、胯骨的疼痛,有时彻夜不眠。前天,偶遇给我做手术的大夫,问及何时痊愈,一直在疼。大夫笑曰:多长时间了?我说:八月二十八日到现在。大夫说:快好了,放心吧。

近些年,有一个新词语叫“巨婴”,指没有长大的孩子,或者不愿意长大的孩子。人生只有经历挫折,才会真正长大,我就是在不断地磨难中长大的。

“作家新干线·散文”王娟娟|我的早餐与人生

(本文图片系王娟娟摄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