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十一幅水彩绘出南昌路上的阳光,绘出梧桐树下的人影

在南昌路上的南昌大楼底楼,一个只有二十平方米的艺术空间——LINKHAUS偶遇空间,正在展出着一群热爱南昌路的师生笔下的冬日街景——有温度的小马路、科学会堂、中华教育职业社等老建筑和美丽的梧桐树都以温暖明快的色调出现在这十一幅作品中。

十一幅水彩绘出南昌路上的阳光,绘出梧桐树下的人影

图说:展览现场 官方图(下同)

南昌路在淮海中路的南面,复兴中路以北,东起重庆南路,西至襄阳北路,全长1690米,宽度只有14至15米,马路虽小,却曾经名人汇聚,林风眠、赵丹、钱君匋、徐志摩等等均在此居住,时日或长或短,留下屐痕缕缕。自去年11月起,陆陆续续,水彩画家、华山艺术馆执行馆长朱开荣带领十名来自逸夫职业技术学校、东华大学服装与设计学院、静安区业余大学的学生,来南昌路写生,师生们用画笔记录下了熟悉的南昌路上的点点滴滴,奏响了梧桐树下一篇篇动人的乐章。

十一幅水彩绘出南昌路上的阳光,绘出梧桐树下的人影

图说:朱开荣与学生

水的轻盈、透明和流动性,色彩的透明感,使画面构图的形式结构、章法体势更容易产生一种音乐的节奏韵律美,色彩流淌之处,不仅有历史建筑身上的斑驳凝重,还记录下了街道上一闪而过的父与子的深情,冬日阳光的跃动,令眼前的海派热土,在剧烈地颠簸着老师和他的学生们。这些优秀的学子们心中的梦想,堆积起来的艺术魅力,沉淀着的绘画气息,引领着一种时代的潮流。

在写生的间歇,时不时有路人停下脚步,画画的人与路人之间温暖的注视为画面注入了那一刻的情绪。画者与观者之间,在面对、在发酵、在碰撞、在融合。

十一幅水彩绘出南昌路上的阳光,绘出梧桐树下的人影
十一幅水彩绘出南昌路上的阳光,绘出梧桐树下的人影

图说:展出作品

近年来,朱开荣致力于老建筑的绘画,“作为一位美术教师,带领学生通过水彩艺术的形式在地写生创作来呈现美丽的南昌路,我被学生创作的激情感动到了,也是我这次举办师生展的初衷。这几年我画上海老建筑讲述上海故事来描绘在这座城市里的生存情状和人文气质,城市需要艺术人文更要有温度,需要艺术家一起参与其中。”(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