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酱紫FM|话说“鸡娃”

教育只有一条基本原则,就是让孩子发展出自我,用他的自我,来作为他的学习和生活的动力。

酱紫FM出品

酱紫FM|话说“鸡娃”

主播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紫薇

作为一个带孙子的老人,我对“鸡娃”有话说。

有了微信后,很多家长都加入了各种微信群,我感觉现在家长们通常都是从朋友圈里得知别人的孩子怎么出色、别人的孩子上了多少补习班的,在这种交流中产生的焦虑都成了爹妈们的“标配”。培训机构又总是如此贩卖焦虑:“你来,我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培养他的竞争对手。”他们总能一下抓住家长的心,对家长们的焦虑推波助澜。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说,孩子的痛苦在母亲身上会加倍的。然而,如今我们这些天天带孙子、孙女的退休老人们在一起交流后,最大的感悟却是,爹妈如果处理不好自己的焦虑,就会成为压在孩子心灵上最沉重的负担。很多家长会用“没办法,中国人太多、竞争太激烈”来解释对孩子“不得已而为之”的种种。的确,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相互攀比、压力山大的“现实”面前,家长很难不“拼娃”。但不惜一切代价报班,把孩子的日程填满,忙碌的家长们往往对孩子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心灵、情感需求乃至孩子是否在透支健康等问题,根本无暇顾及。我经常看到一些已满脸疲惫的孩子晚上匆匆吃一点快餐,就去上另外一节课。在日复一日的匆忙中,有时候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和更多的精力去认真地消化学到的东西,琴棋书画、音乐舞蹈,是学一样丢一样。

酱紫FM|话说“鸡娃”

资料图/视觉中国

我不反对适当的“早教”,但“早早教”却大可不必。有调查显示,过早接受知识教育,孩子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在该玩的时候没有得到满足,一开始就体力耗尽,会让他们丧失对学习、对生活的憧憬,在以后不该玩的时候他们可能还会加倍地找回来。像英语、识字和加减运算这类知识,小学阶段会系统学习,如果提前学习了小学的内容,孩子上课时可能会心不在焉,也容易造成孩子后劲不足。

只看到眼前的“争先恐后”,以期待在某条赛道上争得一席之地,看不见孩子的远方,看不见孩子的灵动,还必然导致亲子冲突。“鸡娃”竞赛,正大大影响着中国家庭的幸福程度,尤其是孩子知道自己是父母焦虑的原因,往往还是父母争吵的原因,他们可能还会产生负罪感,有时候甚至自暴自弃,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我始终认为,教育只有一条基本原则,就是让孩子发展出自我,用他的自我,来作为他的学习和生活的动力。

陈杲,二十出头就在国际学术圈崭露头角,26岁担任中科大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他父亲陈钱林有一句教育名言:“教育,要让孩子做梦,帮助孩子追梦,而不要太在乎是否圆梦。”我很认同。

数字技术正在颠覆许多传统的就业市场,我们几乎无法预测孩子们在未来的5年、10年或15年后会做什么样的工作。面对不可知的未来、越来越多元的社会价值评价,恕我直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和喜好,不要强迫孩子们喜欢大人们觉得他们应该喜欢的东西。只有孩子喜欢的东西,他们才能真正完全投入自己的热情,发自内心的动力才是真正的动力。从小在“鸡娃”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大多数人只是被动地接受“填鸭式”灌输。从提升孩子的内驱力方面来说,兴趣的启蒙与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是最好的老师。(羊城晚报2022年1月9日A7版 责编 :吴小攀)

来源 | 羊城晚报

编辑 | 艾心

校对 | 赵丹丹

审核 | 周乐瑞

签发 | 鲁钇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