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1945年,赴缅作战的远征军俘虏了一支日本野战部队,并保护战俘没有被缅甸军方杀害。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在这之后,远征军的连长却和其中的一名战俘暗生情愫,并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两人结为连理!更加不可思议的是,30年之后,两人的孩子竟然前往日本继承了上亿的家产!
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能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走到一起?这名女子究竟在日本有着什么样的身份,能给孩子留下如此巨额的家产?
一、历史背景
1937年,日本全面发起侵华战争后颁布了《国家总动员法》,这昭示着日本变成了完全形态的天皇制军事法西斯专政国家。据此,日本开始对我国开始了长达8年的残忍侵略!
按照日本的计划,3个月占领中国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以利益贿赂资本主义盟国,诱使其承认中国已经灭亡。并以此为契机开启“迁移计划”,即:视中国为基地,将日本大量的居民和军事力量驻扎在中国,并通过同化我国国人,最终实现完全吞并中国的野心。
这还只是计划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则是以我国为基地,顺势西进,与德军汇合,继而瓜分全世界!
所幸,中国人民并没有日本人想的那么脆弱,他们在面对侵略者时无不奋起反击,大义凛然!革命先烈更是凭借着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视死如归的作战态度,完全打破了日本人的幻想,让日本法西斯力量深陷中国战场,进退两难。
这是日本人所没想到的,直到战争持续了4年之后,日本方面开始打算改变战略。
为缩短战争时间,降低损失,日本决定改变计划,先行西进。意图在与德军汇合之后,将与中国接壤的缅甸、印度作为殖民地,先行补充物资,再做持久战的准备。而且占领这两个地方的战略意义非同寻常,不仅能切断我国“滇缅公路”这条重要的补给线,还能对我国形成包围之势,内外发难!
我国当然知道日本的狼子野心,为了阻止他们的阴谋诡计,我国于1942年组织了一批远征军,前往缅甸执行作战任务,刘运达,便是远征军中的一员。
二、保护战俘
远征军入缅作战之后,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依然不负众望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到1945年的时候,战场局势已经基本在我军的掌控之中。
同年3月,刘运达率领的新一军第50师201团1连奉命配合对缅甸战场执行清扫任务,遇到了日军的拼死反扑。最终,经过8天8夜的持续作战,终于击溃了死守“拉因公”的日军残党。不仅成功拿下了据点,还俘虏了一批日本士兵和后勤人员,并将他们进行了分开关押。
但随行的缅甸士兵早就杀红了眼,面对日本战俘根本就没办法控制情绪,更别谈什么人道主义和优待俘虏,所以在未经我军允许的情况下就擅自枪决了所有的日本士兵。
听到枪响的刘运达立即赶了过来,看到大批的日本战俘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随即便厉声呵斥了缅甸士兵。但是已经上头的缅甸士兵并不打算善罢甘休,他们面对刘运达的斥责完全是不为所动,连医护人员都不打算放过。
刘运达见状,只能搬出“日贝瓦公约”上的规定来镇压缅甸士兵(公约上有明文规定,不得击杀战俘,更不得击杀医护人员),并告知他们,如果违反规定,战后可能会被告上军事法庭!
一听要上军事法庭,这些缅甸士兵才冷静了下来,收起枪械,愤愤的离开了。
其实刘运达救下这些日本战俘,并不仅仅是因为“日内瓦条约”的规定,还是我军优待俘虏的人道主义,更是因为自己内心之中那一份淳朴的善良。
敌军已经溃败,再无战意,在我们能控制住局势的情况下,是不应该赶尽杀绝的,更何况这些随军的医护人员,大多都是刚成年的女孩,很有可能是被迫加入战争的。这场战争延展至今,已经有太多人为此付出了生命,不应该再造成更多无谓的牺牲了。
退一万步来说,我军的医护资源是极为紧俏的,留下这些医护人员,对其加以思想改造,也能帮助我军士兵处理伤势,说不定还能挽救一些战士的生命。
为了防止这些日本护士遭遇不测,刘运达将他们转到了自己的部队中,亲自押送。
其实正如刘运达猜测的一样,这些女孩大部分都是被迫加入战争的。由于当时日本政府决意践行军国主义路线,对于战争的胜果是非常饥渴的!不仅对国民进行大肆宣传、疯狂洗脑,更是刻意扭曲事实,丑化被侵略者的形象。
除了统一思想,日本政府对于国内物力资源的处理,一向是优先考虑倾尽全力的支援前线。至于人力资源方面,更是打着为了国家繁荣的口号,四处强征士兵入伍。男性在进行过简单的培训后,便匆匆的上了战场,而女性则留在后勤,主要当护士。
刘运达押送的这一批,就是属于这样的情况。在她们的心中,本就对战争充满了恐惧,在见证了那么多伤亡之后,更是早就怀疑了战争的意义。
在经过我军政治委员的思想教育之后,她们也确实是如同刘运达所期望的那样,参与到了救治伤残士兵的队伍之中。
但是有一个叫大宫静子的女孩儿却是个例外。
三、战场情缘
与大部分战地护士不同的是,大宫静子是主动要求前往缅甸战场的。
彼时的大宫静子还是一个17岁的医学院学生,从小便是心地善良,见不得别人受苦受难。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心理,她才选择投身医学,为的就是能帮助更多的人免受痛苦。
在日本政府铺天盖地的宣传之下,大宫静子的“爱国”情怀被完全激发了出来。为了能给国家出一份力,大宫静子想要到前线去救治受伤的士兵。
当她把这样的想法告诉父亲大宫义雄的时候,不仅得到了肯定和支持,还被大宫义雄告诫:“即便是战死,也不能后退”。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宫静子踏上了前往缅甸战场的火车,成为了一名战地护士。而她的心中,也是非常的笃定,自己是为国家而战,是为正义而战!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绪,大宫静子在被捕时反抗得尤为激烈。她不是不怕死,而是不愿意后退!
当别的护士都在为远征军的不杀之恩而感动时,大宫静子则是找到机会就要逃跑,被抓回来之后要么绝食抗议,要么摔砸饭碗,甚至还一度打伤了给他送饭的士兵。
但是当她救助伤员的时候,却又表现的非常耐心。虽然双方的语言不通,但是大宫静子总是面带微笑,动作迅速且轻盈,伤员在她的护理之下,似乎也能减轻一些痛苦。
这些点点滴滴,刘运达都看在眼里。
长时间的相处之后,刘运达开始对这个面容姣好却对他冷眼相待;心地善良但性格古怪的日本姑娘,产生了好奇。
刘运达开始有意无意的关心起大宫静子,还主动承担了给他送饭的任务。起初大宫静子面对这个将自己俘虏了的是中国军人并无好感,但是在看到中国军人不管到哪里都能和当地人民相处愉快,并且绝对不拿群众物资的时候,她的心中浮现出自己国家军人的所作所为。
慢慢的,她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怀疑自己的国家到这片土地上作战的目的。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之中,他对刘运达的敌意逐渐的消退了,并且慢慢的接受了来自刘运达的好意。
这一来二去之间,两人便互相看对了眼,在心里偷偷的爱慕着对方。
四、喜结连理
时间久了,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刘运达和大宫静子两情相悦,但是两个人都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只是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中,默默地照顾着彼此。
事实上,两个人心里都是有所顾忌的。
刘运达所担心的,是中日之间的矛盾。毕竟日本对于我国造成的创伤是难以弥补的,国家是否能同意他和大宫静子在一起?而大宫静子的身份,又是否能被家人所接受?如果都不同意,他又该如何面对这份感情?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刘运达。
而大宫静子所考虑的是,战争结束之后,自己这样的身份会不会被遣返回国?如果回国,那就要和自己喜欢的人永远的告别!如果不回国,那就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家人了......每每想到这些,大宫静子都会偷偷流下眼泪。
两个人就这样一直拖着,都没有主动向对方袒露心声,也没想好该怎样处理这段乱世之中萌生的跨国爱恋。
这可急坏了刘运达的师长乔明固,他主动找到刘运达,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数落:
“你小子怎么回事,上阵杀敌生猛的很,到娶媳妇儿的时候咋扭扭捏捏像个娘儿们?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你还怕个啥?这事儿再难能比打仗还难么?你娶不娶,不娶就把她送回日本了,或者我介绍给其他同志!我看这姑娘不错,总不能吊死在你这棵树上吧?”
乔明固的一番话点醒了刘运达,只见他使劲儿的拍了拍脑袋,大叫着自己糊涂。在和师长道完谢之后,刘运达就迅速的跑去找大宫静子了。
有了团长的鼓励,刘运达坚定了自己的决心,抛开所有的顾虑对大宫静子袒露了心声,而大宫静子也被他这样的热情所打动,本就两情相悦的两人,在这一刻彻底打破了心墙的束缚,紧紧的抱在了一起。
后来,在战友、领导和一众日本护士的见证下,刘运达和大宫静子在缅甸战场之上,完成了婚礼仪式。
再后来,刘运达没有选择留在军中继续升职,大宫静子也拒绝了被护送回国,两人选择一起回四川白沙定居下来,让这段始于战场的姻缘,最终归于平凡的生活。大宫静子还取了个中国名字:莫元慧,并加入了人中国国籍。
五、婚后生活
刚来到中国的时候,莫元慧由于自己日本人的身份,难免遭受了一些非议。毕竟在老百姓的记忆之中,对于日本人曾经犯下的罪行是难以遗忘的,而如今抗日英雄却娶了一个日本姑娘,这样的家庭结构在当时也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
更有甚者直接当面对着莫元慧指指点点,出言不逊。对于这样的情况,莫元慧也从来没有抱怨过,心胸宽广的她,就像在治疗病人时一样,面带着微笑。对于众人的数落,她也是耐心的聆听着。
因为莫元慧知道,她改变不了历史,但是,在她的心里依然想要完成自身的救赎。
在和村民的相处之中,莫元慧总是非常热心,谁家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她都不吝出力。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大家慢慢的感受到了莫元慧内心的善良和单纯,久而久之,他们也被她的热情给感动了,慢慢的接受了莫元慧。
莫元慧的适应能力也很强,嫁到中国没几年之后,很快就能操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坐在家门口和邻居家长里短的聊天。着装打扮也和当地村民没有任何区别,如果不提,没人看的出来她是来自于日本。
当然,这个过程之中,也少不了刘运达的帮助和关心。不管是在村民为难莫元慧时,他出面和村民们解释,还是在爆发冲突后第一时间保护住莫元慧,只要刘运达在,莫元慧都会感到无比的安心。
两个人的婚后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却很幸福,随着三个可爱的宝宝的呱呱落地,刘运达和莫元慧也从二人世界,过到了五口之家。
刘运达和莫元慧都以为他们的生活会按照这样的轨迹发展下去,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家平安。
但是1978年,村里却有几个领导找上了他们的家门。
“你是大宫静子吗?”,村领导面带笑容,非常客气的问道。
这样的问题着实是将莫元慧吓了一跳,她还以为是村里追究起她日本人的身份,要将她遣送回国!
村领导见莫元慧紧张异常,随即哈哈大笑了起来。
“你别紧张,我们没有敌意,事实上是你的父亲大宫义雄委托中日友好协会找寻你很久了。他听当年和你一起在缅甸战场上当护士的一个女孩说,你跟着刘运达嫁到了中国,消息一层一层传下来,我一听就乐了,我们村就有个刘运达,也上过缅甸战场,而你正好就是日本人,那要找的这个人不就是你嘛!所以我是专门来告诉你这个好消息的!”
在听到大宫义雄这四个字的时候,莫元慧就已经震惊了,听到父亲在寻找自己的消息,思念之情更是化为滔滔江水,从她的眼眶之中奔涌而来。
莫元慧哽咽着说:“我是日本的大宫静子,也是中国的莫元慧。”
六、前往日本
当天晚上刘运达回到家,莫元慧就告诉了他这个消息。其实心思细腻的刘运达早就知道,这么多年以来莫元慧不是不想家,而是一直没有机会表现出来。
在战场上的时候,她是救死扶伤的护士。炮火声中,恐惧侵占了大脑,伤员等待救治,无暇思乡。战争结束之后,她是远嫁中国的媳妇儿,还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每次思乡之情刚刚泛起,孩子们哭了闹了,她都得赶忙过去看看情况,在忙乱之中,也就忘了想家这回事。
如今战争停止了,两国也恢复友好建交了,孩子们也在长大了,与此同时她的父亲还正在找她,在这样的情况下,莫元慧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想回家看看的念头了。
所以当莫元慧提出想回家看看的时候,刘运达直接就同意了。莫元慧想让刘运达带着孩子和她一起去日本,但是由于事出突然,刘运达还没有自己这边的亲戚说过此事,地里的庄稼也不能白白荒废掉,所以就让莫元慧自己先回去看看,自己这边把事情处理完后再过去。
莫元慧听完虽然不舍,但是想起自己十几年未见的父亲还在满世界找她,还是忍痛听取了丈夫的建议。
就这样,莫元慧就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坐着火车回到了日本。
而她却没想到,这一次和和刘运达这一次分别,竟然长达两年的时间。
原来,莫元慧走后没几天,刘运达就在干活时被山上滑落坠石砸中了,身负重伤,虽然没有什么生命危险,但是却留下了很严重的后遗症,更加不幸的是他的大儿子也在这场事故之中丧生了。所以这两年之间,都是刘运达的二儿子在山上拉石头赚钱,照顾着受伤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弟。
此时在日本苦苦等候了两年的莫元慧,开始日渐焦虑了起来。在和父亲说明原委之后,便再次动身前往中国四川,她要亲自将丈夫和儿子接到日本去享享福。
但是当她回到家中得知自己不在的这两年,竟然发生了这么多可怖的事情之后,忍不住失声痛哭了起来,刘运达见状则是安慰他道:
“没有去找你就是因为不想拖累你,你好不容易回到了父母身边,我拖着这样的一副身体不是给你添麻烦吗?”
但莫元慧对这样的说法并不同意,她表示一家人不管是什么困难还要一起面对就一定能扛过去!最终刘运达还是犟不过莫元慧,同意了一家人一起前往日本住一阵子。
而此时,莫元慧还对刘运达隐藏了一个巨大的秘密。
七、落叶归根
刘运达带着孩子们前往日本金泽,却被莫元慧的家庭条件吓了一跳!
原来莫元慧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富豪,身家过亿,其名下豪宅豪车更是数不胜数,光是家里的佣人保姆就有几十号人,这就是莫元慧对刘运达隐瞒的秘密。
大宫义雄见到刘运达非常开心,毕竟是女儿的救命恩人,又是女儿的丈夫,再加上莫元慧回到日本之后,终日在自己的耳朵边念叨刘运达,这让大宫义雄早就对刘运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从见到刘运达起就是非常的热情。
但是刘运达心里却是非常的别扭,他从小就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弃笔从戎之后便是整天的风餐露宿,战争结束之后也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面对着眼前的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非常的不自在。
他也将自己这样的心态告诉了莫元慧,但是让刘运达没想到的是,莫元慧告诉他,如果你想回去的话,我就陪你一起回去!
这让刘运达非常感动,但是大宫义雄毕竟已经年迈,家族事业有需要有人继承,所以最终大家在征得刘运达小儿子的同意之后,便将他留在了日本,在进行专业的学习之后,着手打理家族事业!
而刘运达和莫元慧,则是返回了四川白沙,继续过着普清贫但是自在的生活。
结尾: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
战争是无情的,但是爱情是伟大的,刘运达和莫元慧在战火之中相识,又一起相约放弃了繁华,这样的爱情简直是穿越世俗且不染事故!
而我们如今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通讯方式如此便捷,是不是更加应该和自己所珍视的人多加沟通交流呢?
这个课题,留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