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何仅月余人民军就攻占90%领土?四野5万朝鲜士兵回国是关键

朝鲜战争爆发前,南北兵员数量基本相当。南方则占据更为广阔和富庶的地区,人口数量比北方2倍还多,从纸面上看更具实力。所以,李承晚不断叫嚣“北进”企图武力统一北方,他是有底气的。但战争爆发以后,战局却呈一边倒的形势。北方军队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将美韩联军压迫到仅剩1万余平方公里的釜山防御圈内,控制了朝鲜90%以上领土。

战局能如此迅猛发展,解放军中的5万余朝鲜将士回国参战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朝鲜战士在历史上称为“朝鲜师”,

为何解放军当中有朝鲜师?这背后还有很深厚的历史渊源。

日本将朝鲜吞并以后,朝鲜人为了挽救自己的祖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作为历史上的宗主国,又共同受到日本侵略,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来到了中国。加上日本征用朝鲜人作为发动战争的工具,当时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有大量朝鲜人,这些人是朝鲜人武装吸收兵员的对象。

为何仅月余人民军就攻占90%领土?四野5万朝鲜士兵回国是关键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流亡中国得到了重庆的支持,其领导下有韩国光复军,不过这支武装几乎没有参与战斗。在华北地区有延安领导的朝鲜义勇军,总司令为武亭,副总司令为朴孝三、朴一禹。这支武装主要负责宣传,以及担任总部机关警卫工作。在日军围攻八路军总部时,发挥过较大作用。

在东北,还有名义上由延安领导,实际上由苏联控制的东北抗联,其中也有不少朝鲜人。这支武装参与战斗较多,只是后期遭到日军围攻,损失惨重。这些武装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过巨大贡献。

当然,日军和伪满洲国也都征用朝鲜人作为士兵参与战争,其中有臭名昭著的间岛特设队。这支名义上属于伪满洲国的部队,实际上军官都是日本人,士兵大多为朝鲜人。参与过对八路军华北地区根据地的“扫荡”,在中国犯下了累累恶行。南朝鲜名将白善烨早年就参加过这支部队,日本投降以后侥幸逃到南朝鲜。

日本投降前夕,苏联红军进入东北击溃日本关东军,随后进入朝鲜。跟随苏联红军进入朝鲜的有约500名东北抗联成员,这些人后来成为北朝鲜政府和军队的创建者。

为何仅月余人民军就攻占90%领土?四野5万朝鲜士兵回国是关键

日本投降以后,八路军总部也命令武亭率领朝鲜义勇军3000余人,从东北进入朝鲜参与解放工作。但朝鲜义勇军先遣队在进入新义州以后,遭到了苏联的阻拦。理由是,根据国际上的条约,朝鲜境内只能有苏联武装力量,不能承认任何其他武装力量。其实,此时苏联已经开始扶持金氏控制朝鲜,所谓一山不容二虎。

于是,朝鲜义勇军先遣队只能又退回东北。经过会议协商,义勇军高级军官先行回朝,参与国家建设,部队暂时留在东北进入朝鲜人聚居区开展工作。武亭回国后一度成为朝鲜二号人物,不过后来受到打压。留在中国的朝鲜义勇军编成了1、3、5、7四个支队,并在以后得到了扩编。

日本投降以后,仅滞留在东北的朝鲜人就有200多万。如前文所述,这些人有的是被日军征用做军队苦力或直接加入日军,有的是在日本人家庭中做佣人,有的是被日本人雇佣到中国垦荒。国府的政策是将其遣返,国军士兵也将其视为与日本人一样的侵略者,态度并不友好,甚至时有虐待现象。

而我们的口号却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政策比较开明,将之视为国民,只要愿意加入中国就分给土地。因此,原属日军和伪满洲国军队中的士兵,以及朝鲜平民大多加入了朝鲜义勇军,使其迅速壮大。

为何仅月余人民军就攻占90%领土?四野5万朝鲜士兵回国是关键

朝鲜义勇军第1支队,支队长王子仁、政委方虎山,后来改编为李红光支队。在保卫临江战役时,可用部队仅有两个师,其中一个就是李红光支队。该支队先后参与了四保临江、四平战役和沈阳战斗,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大放异彩,沈阳军区对其评价是“战斗力强,很勇敢”。后来该部改编为解放军166师,兵力1万余人,驻守沈阳。

第3支队,支队长金泽明,政委朱德海。这支部队参与了长春围困战,并改编为165师,驻守长春。第5支队,支队长李益星,政委朴一禹。这支部队主要担负延吉地区肃清土匪和建设东满根据地的工作,最后被改编为156师。第7支队,支队长崔明,政委朴勋一。参与过四平保卫战,后被编为独立第十一师。

根据解放战争需要,这些朝鲜部队于1948年底改编为三个师,即156、166、164师。其中156师随四野入关,参加了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渡江战役之后,一路追击到雷州半岛,是一支从北打到南的朝鲜族部队。此时,中国的战局基本稳定,国军残部已经毫无胜算。

但朝鲜国内局势却十分复杂,日本投降以后,美苏分别在南北扶持了两个政权。1948年底,苏军为了给美军施压,主动撤离了朝鲜,当时北朝鲜只有3个师和几个警卫团,军事实力明显不如南方。而南朝鲜为了拖住美军,将部队调往三八线附近,不断挑起武装冲突,甚至越过三八线攻击北方军队。

为何仅月余人民军就攻占90%领土?四野5万朝鲜士兵回国是关键

剧照1

这时金日成想起在中国还有一支武装力量,于是派代表到中国请求让这些朝鲜士兵回国。毛主席当即表示:“

驻扎在沈阳和长春的两个师可以随时交给朝鲜,另一个师因为正在参加进攻战役,南方战斗结束后将交给朝鲜。”

这两个师回国以后,在前线参与战斗的156师士兵情绪也出现了波动,他们认为中国的解放战争已经基本结束,要求回国。此后,这支部队也被送回朝鲜。

后来,三个朝鲜师回国被很多人视为中国支持朝鲜挑起战争的证据,其实这是孤立地看事情,是有失偏颇的。实际上,中国一直反对以武力统一朝鲜的主张,因为中国自身尚未完成统一,一旦将美军卷入势必影响自身统一进程。中国愿意把朝鲜师交回朝鲜无外乎以下两个原因:

从情感归属看来,这些士兵都是朝鲜人,他们长期帮助中国革命,现在朝鲜有困难要求他们回国,有的士兵也主动要求回国,中国是没有理由拒绝的。

从实际情况上看,中国战局已基本稳定,供应数量庞大的军队对是非常困难的,当时东北地区已经开始裁军缩编。让朝鲜师回国可以减少一部分负担。

1949年7月20日,164师从长春出发,进驻朝鲜罗南,改编为朝鲜人民军第5师。166师从沈阳出发,进驻朝鲜安州,改编为人民军第6师。这两师原本各有1万余人,回国前又招收了一批朝鲜士兵。

为何仅月余人民军就攻占90%领土?四野5万朝鲜士兵回国是关键

剧照

在南方四野部队中的156师及师以下编制的部队,总人数约1.6万余人。其中一千余人提前回国,进入朝鲜机械化部队。剩余人员在郑州集结,于1950年3月中出发,抵达朝鲜元山后改编为人民军第十二师。

从中国回朝鲜的士兵总数,学术界普遍认为有5万余人。

这些解放军朝鲜师回国以后,朝鲜又抽调了其中部分军官组建了新的部队。到朝鲜战争爆发前,北朝鲜军总兵力为:13.5万余人,坦克150辆,火炮600门,飞机196架,此外还有5个警备旅。北朝鲜军一半以上部队与中国有渊源,而且只有他们有实战经验。尤其是部分指挥员在中国参加了十余年的战斗。

反观此时南朝军,总兵力虽然也有10万人左右。但是军官大多没有实战经验,少部分参与过日军部队担任低级军官,没有指挥大部队作战的经验。而士兵大多来自伪政权时期的警察部队,毫无实战经验。由于北方游击队长期在南方活动,南朝鲜军管理非常混乱,经常发生哗变。朝鲜战争前,军方曾对军队进行过一次大规模清洗,进一步影响了战斗力。其武器装备也要比北方落后。

在战场上,武器装备和士兵数量固然重要,但实战经验才会使一支部队形成战斗力,有过实战的士兵才算得上真正的士兵。尤其是对于军事指挥人员来说,纸上谈兵与实战有着天壤之别。

两支部队素质上的巨大差异,决定了最终的成败。

为何仅月余人民军就攻占90%领土?四野5万朝鲜士兵回国是关键

朝鲜战争爆发以后,人民军从东、中、西三个方向向三八线以南推进,在苏联提供的T34坦克加持下,势如破竹。开战3天就攻破南方首都汉城,率先攻入汉城中心区域的第4师第18联队,便是原四野47军的朝鲜团。该部三天后继续南下,在乌山歼灭美军史密斯大队,这是朝鲜战场上首次击败美军。

人民军第6师由方虎山担任师长,从西海岸南下,先后占领开城、金浦,随后东拐在进攻马山时遭到美军25师阻击,对峙一个多月兵力损失过半。后来又被改编成人民军第5军团,与志愿军38、41军并肩作战。

第5师由金德昌担任师长,从东部南下,占领江陵后遭到美海军炮击,损失较大。随后又协同第12师,与南朝军激战一个多月。美军仁川登陆后败退,仅剩3000余人,被编入第4军团。

为何仅月余人民军就攻占90%领土?四野5万朝鲜士兵回国是关键

第12师由全宇担任师长,从中部南下,先后攻占春川、原州、安东等地,但自身也损失也较重。从南方撤退后,余部被编入第4军团。

从中国回国的朝鲜士兵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据战后统计,回国的 5万多朝鲜族官兵在战斗中牺牲的约30%,被俘的约 20%。余下的约 30%定居朝鲜,20%自战争结束至 1957 年陆续返回中国定居。

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原因,中朝两国有着深厚的渊源。在彼此遭遇危难之际,都曾相互给予过巨大帮助。所以,在形容中朝关系时通常会用到“用鲜血凝结成了兄弟般的深厚友谊”这句话。

专注近代战争史,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温度历史

感谢大家支持!关于本文有不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