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虎将军”徐海东:我这个人走路有瘾,打仗有瘾,但当官没瘾

前言

徐海东出生于湖北一个贫苦家庭,12岁的时候就辍学跟着哥哥学习窑工手艺,做了整整11年的窑工。在25岁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5年举行的授衔仪式上,徐海东在大将中排名第二,当时也引起了争议,很多人表示不服气。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共和国十位开国大将中,徐海东可以说是出身最苦、战斗负伤最多最重的一位。打仗十余年,负伤九次,全身上下17处伤疤。

“虎将军”徐海东:我这个人走路有瘾,打仗有瘾,但当官没瘾

第一次参加战斗

徐海东曾说:自己在18岁之前,他未曾吃过一顿饱饭,未穿过一件新衣。1925年,他毅然投身革命,为了能够交其党费,他还去挑水卖,好不容易才凑够党费钱,从此踏上革命之路。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徐海东在第四军当代理排长,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战斗。敌军一路进攻到汀泗桥,徐海东有些傻眼,要知道对面的敌军却四个连,而他却只有一个连。

就是这样一场多数中眼中无法完成的任务,徐海东带领着部队奋战一天一夜,他冲在最前边,带领全排一举将敌人四个炮兵连冲垮

“虎将军”徐海东:我这个人走路有瘾,打仗有瘾,但当官没瘾

组织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

1927年,徐海东回到了自己家长,凭借着一支手枪,8颗子弹,他深入群众,发动群众。就这样,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在他的组织下成立。这只队伍在他的带领下,多次参与各种战役,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断成长。而他后来也成为了红军高级指挥员。

徐海东在战场上英勇善战,总是冲锋陷阵,被红军战士们誉为“虎将军”。一次,敌人将村名们全部围起来,威逼利诱他们交出共产党。

一位村名知道这些人害怕“徐老虎”,便在村口大声喊道“徐老虎”来了,“徐老虎”来了。敌人一听,吓得转身就跑。徐海东曾说: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战场上,每一次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他从不服输,也不能输。

严待子女

徐海东不仅对自己严格,对于子女们的管教也十分严格,他坚决杜绝孩子们凭借自己的职务做“走后门”的事情。1925年,长女徐文金出生,1927年因为一些原因,徐文金不得不离开父母,跟随三伯父生活。

后来新中国成立,徐文金在得知父亲做了大官后,便想着与丈夫一起找父亲讨一份好工作。当见到阔别24年的父亲时,徐文金十分激动,陪父亲住了2个月。

当徐文金将自己想要到城里找一份好工作的想法告诉父亲后,徐海东看了看外面,说到:“现在政府的担子很重,你自己又没有什么文化,更何况我怎么能搞特殊呢?”停顿了一会儿,徐海东继续说到:“现在农村有田,又可以种地。多少贫困的百姓翻身做了主人,你为啥不可以回到农村与乡亲们一起种田呢?”

“虎将军”徐海东:我这个人走路有瘾,打仗有瘾,但当官没瘾

徐文金在告别父亲后,回到农村继续做农民。生育了四男一女。后来因为自然灾害,五个孩子因为饥饿时常生病;1962年,丈夫因为饥饿与疾病离开人世。徐文金一个人靠种田养育着五个孩子,就算是再苦再难,她都时刻谨记着父亲曾告诫自己的话,一个人辛苦将五个孩子抚养成人。

徐海东在家中,但凡是与公家二字沾边的任何东西,他都不允许孩子们使用。他常说的一句话:“这是公家配给我用来工作的,不是给你们私自使用的。”包括公家配发的墨水,信封信纸他也从不让孩子们使用。

他曾对孩子们说:“钱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家的,一种是私人的。公家的钱是不可以私人花的,私人的钱也不能随便乱花。”

“虎将军”徐海东:我这个人走路有瘾,打仗有瘾,但当官没瘾

打仗有瘾,当官没瘾

因为长期作战,1940年1月,徐海东在一次干部大会上作报告时,口吐鲜血。这导致他在后来的30年里,生活基本是在病床上度过的。

1955年,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在得知自己被授衔后,他深感不安,说到:“我整日卧病在床,没有为党做出多少贡献,却授我大将军衔,我受之有愧啊”。

后来相关部门要重新给他修建房子,当然这是他应该享有的待遇。但他在知道后,坚决表示拒绝:“国家正在搞建设,政府负担很重,我的房子暂时不需要修建,而且我现在有房子住,很好了。修房子的事以后再说吧。”

“虎将军”徐海东:我这个人走路有瘾,打仗有瘾,但当官没瘾

第二年他搬到北京,徐海东也当选了中央委员。但徐海东却说:“我这个人最上瘾的事情就是打仗,生活中喜欢喝点小酒,但当官是真没瘾。”

他在《生平自述》中这样写道:“我这一生,所经历的道路虽曲折,但都是光荣的。我一个没有文化,什么都不懂的手工业工人,被党培养成一名军队高级将领。但让我感到不安的是:我为党,为人民做的工作太少。以后也不能再为党做更多的工作了,但我一定会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

1970年3月25日,徐海东将军因病情加重医治无效不幸离世,享年70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