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一场火爆发可以改变世界格局,例如中世纪拿破仑那场滑铁卢战役、现世的澳大利亚火烧半年事件,均是一些小
“蝴蝶效应”
而转变为大事件。

“蝴蝶效应”下的拿破仑战败细节
拿破仑战败一直被广为讨论,然而,细究之下再看,你会发现它的战败实则就是火山爆发所形成的蝴蝶效应,这就究竟是怎么回事?咱们一起来看下。
印尼,一直以活火山而著名,海拔几千米不说,还被当地称呼为圣山,然而圣山也有
“自主”
那天。
滑铁卢战役前两月,印尼松巴瓦岛坦博拉火山形成剧烈喷发状,随后相继爆发,该火山爆发在当时造成10万余众被烤成
“浆糊”
,这都不算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爆发后火山灰向大气喷射覆盖了62英里。
这62英里据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勘测,该火山灰把大气层阻隔短路,并扮演了电离层,随后云层因此灰密集,为整个欧洲带来强制性大雨,大雨最终导致滑铁卢地区道路泥泞漫漫,让法兰西皇帝战败。
以上是其一,其二战败之理,在于拿破仑本身身体并不健康,1804年,拿破仑年满35就成为法兰西帝国第一位皇帝,然而此时的他已经因为身体出现各种小毛病而变得肚子肿大,脖子变粗,面貌呈老状。
后续因为身体不健康,他的脾气也由引以为傲的自律转变成暴脾气,最终在战败前夕,控制不住,影响士气,据他手下海军大臣曾抱怨:
“暴脾气下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自律皇帝,疯狂之下,这会让所有人为之丧命。”
1813年,拿破仑在指挥法军与反法联军这场战役里,鏖战两天,虽击溃同盟,但身体已经无法支持接下来的全歼战役,随后在腹痛呕吐间,不得不将指挥权交予手下,也是此举法军大败,联盟军不仅转败为胜,还乘胜追击,让法军兵败如山倒,因此,退回巴黎的拿破仑不得不向反法同盟投降。
这场大战,解析下有两个亮点,其一是前夕下的大雨,导致不利于法军,其二是拿破仑身体缘故,最终错失胜利。
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天气让心气已坏,也因身体焦躁而下达错误命令,最后让法国宣告破灭。
文/探索历史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