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手无缚鸡之力的战神,弓箭都拉不开,却用7000人打败30万大军

战争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我国从古至今都在不断地发生战争,在不断的战争当中,涌现出了许多有名的将领。战国时期,出现了白起、王翦、李牧以及廉颇四大名将。三国时期更是出现了关羽、赵云等一系列猛将。这些猛将无一例外,都是武艺高超,又善谋略。不过,并非所有有才能的将领都拥有极高的武艺,有一种将领被称为儒将,虽然他们不能如同项羽那样,能够徒手举鼎,但是他们的谋略却往往让他们处于不败之地。

手无缚鸡之力的战神,弓箭都拉不开,却用7000人打败30万大军

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一位被称为战神的儒将,虽然他手无缚鸡之力,甚至连一把普通的弓箭都拉不开,但是从古至今的所有名将都将他视为榜样,他就是南朝时期的名将陈庆之。

一介书生陈庆之

关于陈庆之的前半生历史,基本上都已经被埋葬在时间长河当中了,历史上很少有记载,原因是陈庆之在前半生可以说藉藉无名。史书中没有关于陈庆之出生的 记载,史学家们猜测,他可能出生于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家或者是一个小官吏家中。

手无缚鸡之力的战神,弓箭都拉不开,却用7000人打败30万大军

虽然可能出生并不如何出彩,但是他的能力却毋庸置疑。在公元502年 ,梁朝才刚刚建立,那个时候只有18岁的陈庆之就被任命为了主书,可见他是一个纯正的读书人。随后,陈庆之一直就想着如何报效朝廷,为此不惜散尽家财召集士人

不过,普通人家出生的一介书生陈庆之,想要出人头地并没有那么容易,一直到41岁之前,他的人生都并不出彩。

成名之战

陈庆之一直到41岁时,才真正开始领兵打仗。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41岁的年纪人生的一半都已经过去了,对于古人来说,41岁已经算是一个“老人”了。而就在年过中年时,陈庆之才真正被人们所熟知。公元525年,41岁的陈庆之被任命为威武将军,率领大军前往接应北魏的叛军。

手无缚鸡之力的战神,弓箭都拉不开,却用7000人打败30万大军

在回程时,遇到了北魏将领安丰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率2万的阻击,而这个时候陈庆之只2000人的军队,不过在第一波进攻时,梁军就一举击溃了北魏的军队。然而,过了一个月后,梁军豫章王萧综偷偷离开了军营,投降了北魏。这个消息一出,梁军马上士气大跌,被北魏一举夺取了彭城,梁军士兵基本全军覆没,只有陈庆之所率领的军队全部生还。

手无缚鸡之力的战神,弓箭都拉不开,却用7000人打败30万大军

虽然此战因为叛军的原因而导致军队大败,但是陈庆之的军事才能也被发掘,从此一战成名,开始进入了大家的视野中。

北伐之战

在被人认可了他的带兵能力之后,他开始频繁出现在战场上。公元528年,北魏发生了内乱,这时,北魏的北海王元颢投降梁朝,希望借着梁朝的力量帮助他夺取北魏的大权。梁王看到了机会,任命元颢为魏王,随后派遣陈庆之率兵护送元颢回梁国。元颢趁此机会在涣水称帝,并任命陈庆之为镇北将军。

公元529年,陈庆之率领大军开始了北伐之战,大军一路势如破竹,魏军见到梁军就望风而逃,一直打到了荥阳,陈庆之遇到了第一次阻碍。由于魏军的最后精锐都集中在了荥阳,而且城墙坚固,梁军最终被阻拦在了荥阳城下。

手无缚鸡之力的战神,弓箭都拉不开,却用7000人打败30万大军

而后,魏军的援军纷纷赶到了荥阳城下,最终魏军30万大军形成了对梁军的合围之势,而此时梁军就只剩下了7000人。面对如此悬殊的差距,众多的梁军将领基本已经绝望。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陈庆之没有后退,他亲自擂鼓功臣,并且对梁军将士们说:“我们杀了无数的平民,如果战败就只能等死,现在唯一的机会就是攻破他们的堡垒。”

手无缚鸡之力的战神,弓箭都拉不开,却用7000人打败30万大军

在这种情况下,奇迹发生了,当第一声战鼓敲响之后,梁军就已经全部登上了城墙,随后7000个抱着必死决心的士兵,顺利攻占了荥阳俘虏了守将。不过,敌人三十万大军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只不过角色已经转换,梁军成了守军,魏军开始了进攻。

面对着魏军的进攻,陈庆之并没有选择坐以待毙,反而率领着3000骑兵主动进攻,最终成功攻克了魏军的围攻,魏军大将鲁安在阵前投降,主将元天穆和尔朱吐没儿逃跑。这一战的胜利,打散了魏军的所有勇气,最终陈庆之用4个月的时间攻破了魏国32座城池,从此声名远扬。

手无缚鸡之力的战神,弓箭都拉不开,却用7000人打败30万大军

陈庆之虽然是一名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但是他无与伦比的谋略却让他无往不胜,已成为了一代战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