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胡雪岩帮左宗棠,盛宣怀帮李鸿章,都得到一个特殊奖励

晚清商人中,以胡雪岩和盛宣怀最为知名。

胡雪岩是徽商的代表。他于1823年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由于家庭贫穷,胡雪岩13岁就外出闯荡,来到杭州打工混一口饭吃。因缘际会之下,胡雪岩结识了杭州阜康钱庄于掌柜,并继承了他的家产,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胡雪岩帮左宗棠,盛宣怀帮李鸿章,都得到一个特殊奖励

胡雪岩是一名商人,却与官员走得很近。他最初认识了浙江巡抚王有龄,后又找到一代名臣左宗棠为靠山。胡雪岩在成为左宗棠“钱袋子”的同时,自身发展很快。胡雪岩的业务涉及商号、钱庄、药店、胶厂、蚕丝厂等,资产达2000多万两银子,相当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朝全年财政收入的一半。

盛宣怀是苏商的代表。他于1844年出生于江苏常州武进。盛宣怀的家庭条件不错,祖父盛隆当过浙江海宁州知州;父亲盛康当过布政使,与李鸿章关系不错。盛宣怀娶的第一任妻子董舜畹,是常州大族的女儿。古人讲究“门当户对”,这说明盛宣怀也是当地大户家庭。

胡雪岩帮左宗棠,盛宣怀帮李鸿章,都得到一个特殊奖励

盛宣怀的发迹,与李鸿章有密切关系。1870年,盛宣怀进入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幕府,协助他办理洋务。李鸿章很赏识盛宣怀,对他提拔有加。正是在李鸿章的赏识下,盛宣怀一边在官场升迁频仍,一边在商场呼风唤雨。几十年下来,盛宣怀积累了巨额家产,总额在数千万银子以上。

胡雪岩被称为左宗棠的“钱袋子”,对他帮助很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左宗棠戎马倥偬,南征北战,粮饷是一个大问题。在胡雪岩的奔走之下,粮饷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胡雪岩帮左宗棠,盛宣怀帮李鸿章,都得到一个特殊奖励

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奉命西征。西征需要大量的军饷,朝廷无力负担,各地的“协饷”也拖欠不给。左宗棠打算仿照沈葆桢的例子,向外国银行借钱。但是,外国银行的钱也并不是那么好借。于是,左宗棠找到了胡雪岩。

胡雪岩义不容辞地接下了这个任务。最终,在胡雪岩的牵线搭桥和极力担保下,左宗棠先后5次从外国银行借了1595万两银子,解决了西征军的军饷问题。

“吃水不忘挖井人。”左宗棠打了胜仗后没有忘记胡雪岩的功劳,亲自奏报朝廷胡雪岩他请功。左宗棠在奏折中说:“雪岩之功,实一时无两。”

为此,朝廷给了胡雪岩一项特殊奖励:赏穿黄马褂。在清朝,赏穿黄马褂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可以见官大三级,方便行事。胡雪岩作为一名社会地位不高的商人(士农工商),能赏穿黄马褂,极为不容易,是一件足以光宗耀祖的事情。

胡雪岩帮左宗棠,盛宣怀帮李鸿章,都得到一个特殊奖励

盛宣怀被称为李鸿章的“左臂右膀”,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李鸿章一生主要的功业,一是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二是兴办洋务运动。在兴办洋务运动上,盛宣怀作为李鸿章的助手,居功至伟。

胡雪岩帮左宗棠,盛宣怀帮李鸿章,都得到一个特殊奖励

盘点一下,盛宣怀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第一个勘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第一个慈善组织中国红十字会……

盛宣怀干了这么多事情,得到了慈禧太后的信任。1905年7月,61岁的盛宣怀得到了一项特殊奖励:着加恩在紫禁城内骑马。

胡雪岩帮左宗棠,盛宣怀帮李鸿章,都得到一个特殊奖励

这就意味着,盛宣怀今后要去紫禁城觐见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就可以在紫禁城里骑马了。是不是很拉风呢?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