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朝影视剧里面,为什么有人自称“奴才”,有人自称“臣”?

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人自称奴才,这类人群主要是内宫的太监为主,在这群里眼里,自己就是卑微的下人,皇帝就是他们的主子。到了康熙朝时,只有皇宫内的太监和宫女自称奴才,目的有二,一来降低身份可以拉近与主子的关系,自我贬低是讨好主人的一种有效方式,二来太监和宫女本就身份卑微,没有地位,自称为“奴”也是属于正常。到了雍正乾隆朝起,奴才的称呼并不局限于太监宫女,而是扩展到了一些家臣内臣。

清朝影视剧里面,为什么有人自称“奴才”,有人自称“臣”?

奴才最先出自哪里已经无法考证,一般用奴才是称呼下人,不过也有骂人的意思。如果从史书记载中窥得一二,最早莫过于《晋书》的记载匈奴汉王刘渊骂司马炎的儿子司马颖到:“不用吾言,逆自奔溃,真奴才也!对于自称奴才,明朝之前未曾有也!最早诸如司马相如、蔡邕、刘琨、韩愈等文人的章奏自称臣妾,不过这只是谀词,未尝以书衔焉。

清朝影视剧里面,为什么有人自称“奴才”,有人自称“臣”?

那些投靠满族比较早的汉族,也可以自称为奴才。那些入关后的汉族臣子,那只能称为臣,绝对不能自称为奴才。这里奴才相当于关系或远或近的自己人,甚至家里人。只有那些外人,比如说汉族官员,只能称为臣。当然,后来汉臣越来越重要,有些被皇帝特许,也是可以称为奴才的。

清朝影视剧里面,为什么有人自称“奴才”,有人自称“臣”?

真是伴君如伴虎,清朝三朝宰相(乾隆、嘉庆、道光)曹振镛凭着“多磕头、少说话”一条富贵终身,死后也谥得“文正”。可见清朝专制下,容不得你说话,奴御控制下还不是你想当奴才就能当奴才的!

清朝影视剧里面,为什么有人自称“奴才”,有人自称“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