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奇微撤退时彭老总欲下令追击,韩先楚站起来反对:万万不可!

1950年,浩浩荡荡的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和朝鲜人民军一起抗战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美国为确定二战之后的世界霸主地位,防止中国崛起,同时也为了在东亚地区监视苏联,联合其他各国对朝鲜半岛发起进攻。

受雅尔塔协议影响,美军受降区和美军受降区分别分布于朝鲜半岛北纬38度线南北。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也是抗日战争之后,又一场恶战,但是我们打出了气势,打出了自信。

战争初期,我们的人民志愿军十分勇猛,前三场战役屡战屡胜,打的敌人节节败退,一度退到了北纬37度线前,也使得“联合国军”上下产生恐慌。

李奇微撤退时彭老总欲下令追击,韩先楚站起来反对:万万不可!

初战大捷

入朝第一战云山战役三次打响,持续两个月的战斗让联合国军意识到了人民志愿军的厉害,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灵活的战术,往往把敌人打个措手不及,让我国东三省不用整天担惊受怕,极大的震慑了“联合国军”。

见此情景,美军总司令马克阿瑟也不觉慌了阵脚,甚至不惜使用“用原子弹逼退解放军”的话,这明显是被我们震慑到了,在精神上已经败了下来。

美第八军司令沃克因车祸丧生,与此同时,与他同为西点军校的师弟李奇微接替了他的位置,匆忙地从美国赶到了朝鲜,但是他的战术可一点也不匆忙。

李奇微撤退时彭老总欲下令追击,韩先楚站起来反对:万万不可!

虽师出同门,但是沃克和李奇微的战术可以说是大相径庭,李奇微拥有冷静的头脑和理性的思路,他将要面对的是乱麻一般的美军和紧张的战局。

受到志愿军打击的美韩军队士气大减,全军上下,无心战斗,他们可以选择的只有向南逃离,其中韩国的军队更是被气势击溃,在撤退时一个个都手脚发软,像逃兵一样贪生怕死,向南逃窜,反观人民志愿军,越战越勇,斗志高昂。

我军暗中得知敌人换了大头,一时间摸不清这个人的战术,但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趁胜追击可能胜算更大,因为有情报称“联合国军”在韩国汉城设下防线,有背水一战的意思。

李奇微撤退时彭老总欲下令追击,韩先楚站起来反对:万万不可!

而我们也不甘示弱,在发起的第三次进攻当中,三天便击垮了重兵把守的汉城堡垒,彭德怀听后乐开了花,迫不及待地想要进一步进攻,一举拿下。

美军阴谋

这时我军将士们都沉浸在大捷的喜讯中,可是有一个人如坐针毡,觉得这么轻易的就拿下来“联合国军”的防线有些不对劲,他就是韩先楚。

韩先楚,1913年2月生于湖北红安县,我们的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一生立功无数,战功赫赫,年轻时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

李奇微撤退时彭老总欲下令追击,韩先楚站起来反对:万万不可!

丰富的作战经验让他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保持着警觉,所以在第三次进攻取得大捷时,他保持冷静,分析战情看出了端倪。

在后来我们了解到,李奇微这次被击败是故意而为之,他知道我国那时的经济实力很差,后勤补给跟不上,我们多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术,他故意暂时败下阵来,诱敌深入,引诱我们深入南韩,战线拉得越长,我们的补给越难以跟进,然后趁机发起进攻,扭转局势。

韩先楚分析之后,确定了美军阴险战术,在彭老总准备发动进一步的进攻时,他第一个站出来,说出了与彭德怀完全相反的想法,向他分析了现在不应该追击的原因,以及美军可能的想法与战术。

李奇微撤退时彭老总欲下令追击,韩先楚站起来反对:万万不可!

固然韩先楚动之以理晓之以情,但是彭德怀听后还是很不高兴,毕竟有人质疑他的战略眼光,也是对自身部队的不自信。

此时,韩先楚更详细的说明了情况,我军的装备落后,补给跟不上,而且曾经经过悉心布置的汉城堡垒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攻下,这其中必定有诈,这次战斗并没有对敌人有致命的打击,只是暂时的击退,这很明显就是在引诱我们。

英明决策

彭德怀毕竟也是见过大风大浪身经百战的人,只不过一时之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在听过韩先楚详细的分析后思考了一番,确实此时不是进攻的最好时机,美军的阴险狡诈也是有目共睹的,加之美军的先进装备,美军很有可能已经知道我们的情报了。

李奇微撤退时彭老总欲下令追击,韩先楚站起来反对:万万不可!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思考和商讨后,彭德怀最终决定“停止追击,就地休整”,这一命令后来挽救了无数人民志愿军的生命,幸亏了这个明智的决定,我们反思了我们面临的问题,没有进一步的受损。

美军这次真正的布下防线,等待人民志愿军追过来瓮中捉鳖,没想到久等不来,一场阴谋扑了个空,在军校学习的知识此时还是没有敌过老将们的实战经验。

俗话说“骄兵必败”是有道理的,一时的胜利不是一世的成功,福祸相依,我们在遇到一件高兴的事情时候,不要一味的沉浸于表面的浮华,可能背后隐藏的是很大的阴谋,要步步为营冷静思考,方可从容不迫,愈来愈勇。

李奇微撤退时彭老总欲下令追击,韩先楚站起来反对:万万不可!

小结:

这次战役美军以失败而告终,抗美援朝战争在苏联的帮助下,我们还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我们应该感谢那些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战士,还有精明强干的将军们,没有他们缜密的思考和布局我们很难在别人的战场上大显神威。

如今我们国泰民安,不能忘记这些先烈,前几天我们隆重地迎接了抗美援朝烈士的遗体回国,他们终于可以回到祖国的怀抱,得到我们的瞻仰,他们的荣耀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伤痛铸成了我国如今综合国力的铜墙铁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