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江歌妈妈,一个母亲的复仇。

参考资料: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

作者丨山野

01

1月10日,

江歌母亲江秋莲诉刘鑫(现改名刘某曦)

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一案,

在山东青岛城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

法院判决:

刘鑫需赔偿江母逾69万元,

并承担全部案件受理费。

江歌妈妈,一个母亲的复仇。

在法院判决书的最后,有这样一段话,让人看了不禁落泪。

江歌作为一名在异国求学的女学生,对于身陷困境的同胞施以援手,给予了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并因此受到不法侵害而失去生命,其无私帮助他人的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序良俗相契合,应予褒扬,其受到不法侵害,理应得到法律救济。

刘暖曦作为江歌的好友和被救助者,在事发之后,非但没有心怀感恩并对逝者亲属给予体恤和安慰,反而以不当言语相激,进一步加重了他人的伤痛,其行为有违常理人情,应予谴责,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负担全部案件受理费。

罗翔曾说:公平和正义,

不仅要在书上得到体现。更重要是,要在每个个案中得到回响。

被迫失去江歌的第1894天,江秋莲终于为女儿等到了这声回响。一审宣判后,江秋莲赶往女儿的墓地。“我现在要去看看江歌,把这个判决书带给她。告诉她,妈妈做到了。”

江歌妈妈,一个母亲的复仇。

央视新闻,

“妈妈做到了!”经过五年多的煎熬等待,江歌母亲含泪告慰女儿。#江歌案宣判

视频号

02

为女儿伸张正义的路上,江秋莲遭遇了什么?

且不说——丧女之痛持续弥漫着她的心灵,各地奔波和过劳引起的健康问题,她还有年迈的老母亲要照顾......

江歌妈妈,一个母亲的复仇。

可恨的是,农夫与蛇的情节,每天都在发生——

最初,刘鑫用逃避和谎言,企图向江秋莲合理化自己的自私利己行为。直到戏码被揭穿,她开始暴露本性,破罐子破摔。

造谣江歌的性取向,

抹黑母女二人的关系,制作视频抹黑挑衅,组织水军和拥趸,在各种平台,持续性攻击江秋莲。他们就像蟑螂一样死缠烂打、阴阳怪气,企图消磨江秋莲的意志,并从精神上彻底摧毁瓦解她。

江歌妈妈,一个母亲的复仇。

这就够了吗?还没有。

如果说刘鑫之流是纯粹的恶,那有太多人披着各种外衣,企图借助江歌的话题,图名图利。

她遇到过太多无良律师。拍着胸脯,自吹自擂自己专业。可没多久,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

有的狮子大开口,一年几十万的报价。有的热衷炒作,却连基本案情都搞不清楚。有的则利用江秋莲获得媒体的联系方式,企图给自己的律所增加曝光。

江歌妈妈,一个母亲的复仇。

如果说目的不纯的敛财者可耻,那么高高在上的同情者就属实可笑。

有人看她是单亲妈妈,偏要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门提亲。有人劝她领养孩子或宠物,

用来缓解痛苦,转移注意力。更多的,是无数人以各种形式联系到江秋莲。劝她想开点,别和自己过不去。甚至讥讽她心理出现问题。美其名曰——放弃执著,活在当下。

这些看似善意的干扰,更像是一种糖衣炮弹,企图以「为了你好」的形态消磨江秋莲为女奔波的意志。

然而更可怕的是,有的人对江秋莲总是抱有一种虚无的期待。

她必须是一个高尚的、伟大的母亲,

所以一切行为应该体面、优雅、温和。面对谣言和纷争,她不应回击,而是清者自清。这样才符合自己心中的「人设」,

在他们心中,江秋莲必须是一个完美的受害者,最好清心寡欲、穷困潦倒。别人的生存和死活问题,则不在考虑范围内。

江歌妈妈,一个母亲的复仇。

03

「完美母亲」的形象?这在江秋莲的眼里,或许根本不重要。

这些年她孤零零一个人,生病时连个端水递药的人都没有。这种情况下,普通人谁不想有个依靠?可她还是是将提亲的人送出门,并断绝来往。

她不打算再要个孩子,甚至连养宠物都没有精力。因为女儿不可取代,这样做对别人也不公平。

她不是优雅体面的母亲。谩骂羞辱她的人,向来都是怼回去。劝她大度的伪善者,她也直言不讳。

江歌妈妈,一个母亲的复仇。

她学习使用互联网,从不善打字到可以写长文,把每件事交代的清清楚楚、逻辑清晰。她开始学习法律,和女儿案件相关的法条,以及晦涩的法律知识,她都艰难钻研、体会、内化、表达。

江歌妈妈,一个母亲的复仇。

她也不屑于建立「清高」的人设。而是大大方方、坦坦荡荡赚钱。于是自食其力,学着开网店、做电商。

她不想消费公众的同情心,而是不断强调——“任何人购买我小店里的商品,是您真正的需要,请不要因为同情我可怜我而购买。”

江秋莲展现的,都是一个母亲真实的品格。众声喧哗间,她在用自己的行动告慰女儿:“别怕,正义尚未到达的地方,还有母亲。”

江歌妈妈,一个母亲的复仇。

04

庆幸的是,正义终抵达。仔细看判决书的细节,

也能解开很多人心中的谜团——

法院审理认为,刘暖曦作为江歌的好友和被救助者,对于由其引入的侵害危险,没有如实向江歌进行告知和提醒,在面临陈世峰不法侵害的紧迫危险之时,为求自保而置他人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将江歌阻挡在自己居所门外被杀害,具有明显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试着解释一下:因为刘鑫的求助,江歌被置于受到侵害的境地。在这个过程中,

刘鑫是存在「救助义务」的,比如事先提醒潜在风险、事发时降低危害。可她不仅没有这么做,而是把江歌阻挡在门外。

这可不是所谓的「紧急避险」,而是以牺牲同伴的代价,去保全自己。

江歌妈妈,一个母亲的复仇。

我想,法律文书上的文字,

是对刘鑫这类「利己主义者」最有力的回击。

就像今天在朋友圈看到的话——“如果这场官司打赢了,我会教育孩子们不要做刘鑫那样的人。

如果输了,我就教育他们不要做江歌那样的人。”

见义勇为者,理应得到法理上的支持。而自私冷漠者,也要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不仅是一位母亲对女儿生命权利的捍卫,更是一个社会,对道德和法理的坚守。

05

江秋莲决定:将胜诉案件的赔偿款捐予社会。

她想起江歌出生时,前夫对「是个女孩」的嫌弃。于是在几年前,就有了捐助失学儿童的想法。

江歌妈妈,一个母亲的复仇。

可她依旧在强调,这无关道德的高尚,也无意标榜清高。而是——

“在我江歌被害之前,除了父母和女儿,我不亏欠这个世界任何人。爱女江歌被害,

我向社会发起求助,因为社会给我无数的帮助和温暖,才使我活了下来,我不愿欠着任何人的债离开这个世界,

我要把曾经的求助还与社会。”

她将所有的力气,回击那些伤害女儿和自己的人。她也将心底的善意,向社会弱势者施以援手。

江歌妈妈,一个母亲的复仇。

只是一路走来,辛酸苦涩旁人无法体会。在一次次摧毁中,她逼自己越来越强大。

“来自网络世界那些素不相识的人的无端攻击、欺骗;维权过程中的各种挫折和绝望,一次一次的打击、颓废,令我本已残碎的精神世界无数次崩塌。

但我是一个母亲,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为江歌牺牲一切的人,我必须一次又一次把破碎的心收拢起来,把折断的身躯打上钢钉站立起来。”

无论是抵抗罪恶者,还是和伪善者周旋。无论是一直保持学习的步伐,还是在奔波中学着求生。

外人眼里,江秋莲偏执、疯癫、歇斯底里。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只要为女儿伸张正义,自己可以舍弃一切。这大概就是一个母亲的“复仇”。

她是江歌妈妈,她叫江秋莲。她是一位孤勇者,她完成了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

江歌妈妈,一个母亲的复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