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铁姑娘”孙龙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为救战友身怀六甲无畏牺牲

如果问到在个人保全与不畏强暴、勇于斗争之间,该如何抉择,无数国人的选择,都必将是后者。

无论是赵一曼或是刘胡兰,

无数女英雄的事迹,都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熠熠生辉

“铁姑娘”孙龙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为救战友身怀六甲无畏牺牲

正如文天祥诗中所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正是前人的无畏牺牲,始终照亮着后人不断前进与斗争的征程。

当年,

号称“铁姑娘”的孙龙珍,为救战友无畏牺牲的英勇事迹,至今同样令人感动,并激励着后人前行。

响应党的号召,保卫边疆融入边疆

1940年,孙龙珍出生于,江苏的一户贫苦人家。

1959年,19岁的她响应党

“支援边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

的号召,融入了西进的洪流。

“铁姑娘”孙龙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为救战友身怀六甲无畏牺牲

然而,在这样一个气候温和湿润的地方,生养出来的女子,却

有着钢铁一般的意志,是一位实打实的“铁姑娘”

一路颠簸抵达遥远的边疆之后,孙龙珍被编入兵工团二师十二团火焰化工厂。

她是一个事事争先的女子,从不在意分配给自己的任务的繁多劳苦,只是知道这些都是自己的工作,哪怕是干熬硝炉、砸碎矿石,只要是组织分派的任务,

她全部都尽心尽力认真完成,毫无怨言

“铁姑娘”孙龙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为救战友身怀六甲无畏牺牲

正值青春年少、似水佳年的她,常常因为这些苦力劳动灰头土脸、满头大汗,可是这些她都毫不在意。

时间一眨眼就度过了三年,到了1962年,

孙龙珍还主动要求参加“三代”工作队

,负责看管和放养牧民们的牛羊,保护好当地老百姓的财产。

她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保护牧民们无比看重的牛羊,甚至将他人的财产,看得比自己的更加重要。

“铁姑娘”孙龙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为救战友身怀六甲无畏牺牲

边疆的自然条件十分的恶劣,有如刀的风呼啸着刮过人的脸庞,有极大的温差和无比恶劣的气候,可这些在“铁娘子”孙龙珍眼中,都算不得什么。

她为了放好牧民们的牛羊

放水过山,寻找上好的草源,经常受冻挨饿

有时磨破了脚掌,跌了跟头,她也只是站起来,拍拍灰,继续完成属于自己的一切任务。

不顾身怀六甲,不畏强暴勇斗争

“快来人啊!我们的人被绑架了!”

正是这句如同惊雷一般的话,让一切都在这一天翻天覆地。

“铁姑娘”孙龙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为救战友身怀六甲无畏牺牲

原来,这是因为当时的边境并不稳定,中苏两方时常会发生摩擦。

1969年6月10日这天,太阳还没有从巴尔鲁克山上爬上来,牧工张成山便早早地出工牧羊,羊群追寻着肥美的草源地。

可是,并没有政治观念的羊儿,误入了当时苏联单方面划定的“争议区”。

张成山只得连忙阻止羊群,可身强体壮的苏联边防巡逻兵,这时已经骑马赶来,

对手无寸铁的张成山,进行强行绑架。

“铁姑娘”孙龙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为救战友身怀六甲无畏牺牲

于是,听到求助的孙龙珍也操起了铁锹,赶往事发地。

小姑子于志兰考虑到她现在怀有身孕,连忙上前阻挡自己的嫂子,并要求代替她前去救援。

可孙龙珍全然不顾自己已经有6个月的身孕,大声说道:

“不,我是民兵!”

便毅然决然地,前去营救。

可此时,中苏装备差距明显,苏军早已伏击并准备武器。在前往事发地的途中,苏方哨所的机关枪等人向群众开枪。

“铁姑娘”孙龙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为救战友身怀六甲无畏牺牲

子弹扫过树木和树枝,也穿透了孙龙珍的腹部

。血在夜间无声地流出,浇灌着草地。

在枪声和队友们的呐喊声中,新形成的胎儿还没有睁开眼睛看世界,便和母亲一起,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这块疆土。

1969年,

年仅29岁的孙龙珍,把自己永远留在了这片充满爱和奋斗的土地上

。孙龙珍的家人,要求把她的遗体安葬在哨所旁的塔斯提河畔。

“铁姑娘”孙龙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为救战友身怀六甲无畏牺牲

孙龙珍的牺牲,进一步点燃了战士们的怒火和鲜血,他们不怕牺牲,

坚决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苏军战斗到底

,在这片沾满同胞鲜血的土地上,从不妥协。

孙龙珍事变和孙龙珍墓,成为塔斯提边防哨所历史的一部分。

只要你是边防哨所的一名士兵,你就可以非常熟悉地讲述这段历史和这个故事。

事迹精神永流传,寸土必争终回归

孙龙珍壮烈牺牲后,中苏边界问题,也一直没能得到妥解决,但她的事迹伴随着后来的防守边疆的一代代战士。

“铁姑娘”孙龙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为救战友身怀六甲无畏牺牲

战士们一方面守卫着危机四伏的土地,另一方面征服了不良地质,开辟了荒地。

一名战士回家探亲,把孙龙珍为了维护民族大义英勇牺牲的这些故事讲给母亲听,母亲的眼里充满了泪水,她把自己种的杨树给了儿子,让他把它带回岗位。

该哨所位于中哈边境,土地贫瘠干燥,植物难以生长,士兵们不得不自己挤出水,来浇灌树苗,精心培育。

边境气候干旱高温、风沙肆虐

,战士们的细心呵护在极度恶劣的自然气候下,显得微不足道。

“铁姑娘”孙龙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为救战友身怀六甲无畏牺牲

到最后,这名士兵带来的二十棵小白杨,

仅有小白杨树幸存下来

,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陪伴着孙龙珍的长眠之地。

这样令人心颤的感人故事,被一名战士写入日记,摘抄在板报上。

阎维文唱响全国的那首《小白杨》,

“小白杨,它长我也长,同我一起守边防”

便是深受这些故事感动所创作。

在人民对收复疆土的殷切期盼中,战士们在边远地区英勇作战。经过多年的努力,2003年,

这片44万亩的争议区域,被边界调查确认,确属中国

“铁姑娘”孙龙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为救战友身怀六甲无畏牺牲

孙龙珍失去妻子的丈夫和失去母亲的女儿,终于见证了这一天。

孙龙珍牺牲后,他们忍着悲痛,留在了她去世的地方,她的丈夫继续坚守在山区,她的两个女儿也定居在新疆。

此外,孙龙珍敢于担当、不怕牺牲的英雄事迹,也永久地留存在各大陈列馆中,为历史增添了浓重的色彩。

“铁姑娘”孙龙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为救战友身怀六甲无畏牺牲

她用瘦小的身躯,挺直了民兵的脊背,撑起了边防战士的尊严。

结语

“铁姑娘”孙龙珍英勇牺牲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后人,无数的人们追随着她守护边疆、保卫边疆,中国人的脊梁终于挺立。

现如今的每一代人,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认真读书,履行自己的每一项义务,做好自己的每一份工作。

“铁姑娘”孙龙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为救战友身怀六甲无畏牺牲

而我们的祖国,也必将因为一代又一代人,永不停歇地奉献,而更加辉煌与美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