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叔本华:幸福存在于自身之内

叔本华:幸福存在于自身之内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幸福被分为三类:来自外物的幸福,来自灵魂的幸福,以及来自肉体的幸福。这种三分法在我看来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在我看来,人的命运出现差别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是什么,从广义上说,就是人格,它包括健康、力量、外貌、气质、品格、理智以及教养。

第二,人拥有什么,即人拥有的财产和其他所有物。

第三,一个人在他人的评价中是什么样的。

使人们在第一方面出现差别的是自然,由此可以断定,和另外两个方面的差别相比,第一方面的差别对于是否幸福的影响要更为重要。后面两个方面的差别只是人为的结果而已。

很久以前,麦特罗多洛就曾这样说过:

幸福存在于自身之内,而非自身之外。就整个人生来说,幸福最基本的要素无疑就在于人的构成和人的内在素质。因为内心的快乐抑或是痛苦,首先是个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产物,而环境只是间接地对人生产生影响。

因此,同样的外部事件对不同的人产生的影响也就不尽相同,甚至即便外在条件大都相同,人们依然可以独自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人们对自己的观念、感觉以及意志有最直接的理解,只有那些与生活有关的外部世界才能对人们产生影响,人们塑造成的生活完全取决于自身观察的视角。

所以,它对不同的人表现出的色调也不同。对于一些人来说,它贫瘠、枯燥、浅薄;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它丰富多彩、趣味盎然、意味深长。

即便是世上最灿烂多彩的事情,在智力迟钝、愚蠢的人眼中也是乏善可陈的,这就像一幅在恶劣天气里的美丽风景画,或一架劣质摄像机拍下来的影像。

每个人无疑都被幽禁在自己的意识内,人无法超越自己,更无法直接走出上述界限。因此,外在的帮助对他并无太大意义。

在舞台上,人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王子,大臣,奴仆,士兵,将军,等等。这些角色都只是外表不同,除去这些装束,骨子里大家都是一样的,都只是一些对命运充满了忧虑的可怜演员。

叔本华:幸福存在于自身之内

人生就是这样,地位和财富的不同赋予每个人不同的角色,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内在的幸福和快乐会有不同,这也是那些凡夫俗子和那些不幸的人们苦难和烦恼的根源。

人最为本质的东西就在于知觉的形成。一般而言,知觉要比构成知觉的环境更为重要,一个麻木不仁、冥顽不灵的人,只要想一想塞万提斯被囚禁在昏暗的牢房里写作《唐·吉诃德》,世上所有的荣耀和欢乐就会化为乌有。

人生客观的部分掌握在命运之神手中,就其本质而言它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而主观的部分则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它会因情况变化而发生改变。

所以,尽管在人的一生中,外部条件可能会发生很多变化,但每个人的生活都还会有一致的地方,这就好比虽然有一系列的变奏,但主旋律却保持不变。

人无法超越自己。一个动物被放置在某一环境里,它只能局限于自然给它安排的那个狭小圈子;人也是如此,人们追求幸福的努力永远都不会超出其本性所许可的范围,只能局限于能感觉到的范围;人所能得到的幸福的多少,从一开始就由他的人格决定了。即使是教育也无法使他的视野开阔。

决定心灵快乐的主要因素是心灵的力量。很明显,我们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什么”,即取决于我们的人格。

选自《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叔本华的人生智慧》李东旭 译,古吴轩出版社

推荐一个孩子学历史的神器

1

【9.9包邮超便宜】轻松学历史,关键找方法。中国历史身高贴,贴墙上,孩子每天量身高,顺带就掌握一条中国历史线,附赠12个音频,适合6~13岁孩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