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射雕英雄传》到《神雕侠侣》,为何柯镇恶武功原地踏步?

柯镇恶是贯穿《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两部武侠小说的少数人物之一。

他在《射雕英雄传》第二回“江南七怪”里就出现了,在《神雕侠侣》末尾的第三十七 回“三世恩怨”里还活蹦乱跳,义正辞严地教训了男主角杨过一番,历数杨康的种种恶行,让杨过“悲愤难言,想不到自己生身父亲竟是如此奸恶,自己的名头再响,也难洗生父之羞”。

从《射雕英雄传》到《神雕侠侣》,为何柯镇恶武功原地踏步?

不过说来奇怪,柯镇恶在《射雕英雄传》登场时,武功不算太差,能在性命攸关的情况下与陈玄风恶斗二三十招,甚至还打了陈玄风两杖。可是到了《神雕侠侣》里,柯镇恶的武功却进展不大。他与不亚于梅超风的李莫愁只交手数合,就知道不是她的对手。

按照武侠小说的设定,一个人的武功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提高。为什么几十年过去了,柯镇恶的武功依然原地踏步呢?

这与武侠小说中的一个设定有关。这个设定,将武功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家功夫,简称“内功”;一种是外家功夫,简称“外功”。

我们知道,在古代的侠义小说里,是没有外功、内功之分的。在《水浒传》里,武松打虎用的是外功还是内功?鲁智深倒拔杨柳用的是外功还是内功?没有这种设定。

从《射雕英雄传》到《神雕侠侣》,为何柯镇恶武功原地踏步?

民国时期,文坛上出现了一个叫向恺然的湖南作家,他有一个笔名叫平江不肖生。平江不肖生从1922年开始创作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一炮打响,名震大江南北。平江不肖生创造了现代武侠小说中一些重要概念和思想,其中就有外功和内功的设定。

在平江不肖生看来,近代武侠史上赫赫有名的武术家霍元甲属于外功高手,一拳打出去有1000多斤,非常凶猛。但是,这一拳打出去后敌人固然承受不起,自己的身体内部也要受伤,因此霍元甲正当壮年,就一身伤病,不幸英年早逝。

从《射雕英雄传》到《神雕侠侣》,为何柯镇恶武功原地踏步?

而内功高手就不一样了。内功高手先练内脏,练精气神,然后外练筋骨皮,这样一来循序渐进,才能在自身不受伤的同时,变得更加厉害。

平江不肖生这些概念得到了新派武侠小说作家,如金庸、梁羽生、古龙等人的继承和发扬。金庸进一步强调了内功的重要性。比如,在《天龙八部》里,段誉和虚竹本来不会武功,完全是一个“小白”。可是,就因为他们因缘际会之下,突然得到了几十年、上百年的内力,变成了与乔峰并驾齐驱的顶尖高手。

从《射雕英雄传》到《神雕侠侣》,为何柯镇恶武功原地踏步?

毫无疑问,柯镇恶属于外功高手。这类武功刚刚练习时进展较快,可由于没有内功打基础,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再也无法突破,终生呆在二流高手的队伍里。

在《射雕英雄传》之初,柯镇恶表现得并不弱。他能够与一流高手陈玄风恶斗几十回合,能够在江南七怪一起上的状态下,与丘处机打成平手,打败欧阳克,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但是,这已经是柯镇恶的巅峰状态。在那以后,除非他在内功上得到突破,否则就不可能自我突破,进入一流高手的队伍。

所以,哪怕几十年后,到了《神雕侠侣》时代,柯镇恶仍然在武功上没有多大的进展。当然,他的脾气是越来越多,这是无需置疑的。

与柯镇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郭靖。

从《射雕英雄传》到《神雕侠侣》,为何柯镇恶武功原地踏步?

郭靖最初跟随江南七怪练武,练习的是外家功夫(江南七怪不会内功)。那时候,不管郭靖怎么勤奋,都收效甚微。后来,马钰悄悄地教他练习全真教的内功后,郭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武功进展很快,让柯镇恶等人都感到非常吃惊。后来,郭靖又练习了《九阴真经》上的内功后,武功远远超过了柯镇恶。

那么,柯镇恶有没有可能通过练习内功的方式,来进入一流高手的队伍呢?

柯镇恶在年轻时,生活在江南一带,没有遇到内功高手,无缘学习内功,错过了最佳时机。他在中年以后,又遇到过丘处机、洪七公这样的内功高手。凭借他们的交情,如果柯镇恶虚心求教,他们或许会传授一二,让他受益无穷。可是柯镇恶显然拉不下面子,更不可能拜师在丘处机、洪七公门下。

从《射雕英雄传》到《神雕侠侣》,为何柯镇恶武功原地踏步?

其实,柯镇恶的徒弟郭靖内功越来越深厚,最有可能传授他内功。但是,我们用脚指头也可以想象,按照柯镇恶的臭脾气,他会向自己的徒弟学习内功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