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狼烟四起的西域战争

汉宣帝是继武帝后又一位文韬武略的帝王,他所主持的时代成为两汉历史上最强盛时期,只不过,他的光辉业绩被武帝所遮盖,所以,对他的关注度不高。宣帝之武功,主要有三点:第一,完成对西域的经略;第二,平西羌之乱;第三,降服南匈奴。

其实,对西域的开拓,从汉武帝时期便已开始。西域的楼兰、车师、大宛都臣服于汉帝国。只是到了昭帝时期,国家转向与民生息的政策,停止了对外扩张的脚步。曾经降汉的楼兰又倒向匈奴,而且楼兰王安归时常与匈奴人勾结劫杀汉使团。楼兰王不会想到,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汉臣傅介子,便设计要了他的命,楼兰国重新被汉帝国控制,并被改名为鄯善。

收拾完楼兰国,龟兹成为下一个目标。当时汉军在轮台驻军屯田,忠于汉室的扜弥国太子赖丹担任屯田校尉。由于轮台距龟兹不远,龟兹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贵族姑翼挑唆龟兹王派人刺死赖丹。于是,汉驻乌孙使节常惠上疏皇帝,自告奋勇领军讨伐龟兹。常惠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征调乌孙、焉耆、姑墨等亲汉国家的五万联军,分三路进攻龟兹。龟兹王见大军压境,只好服软,交出刺杀赖丹的元凶姑翼。常惠下令将其斩首示众,然后撤兵。

狼烟四起的西域战争

车师国同楼兰一样,地处进入西域的咽喉通道。公元前67年,匈奴扶持乌贵继承车师王位,车师倒向匈奴,与大汉为敌。对车师之战在所难免。同样,一位籍籍无名的西域屯垦将领担起讨伐车师的重任,他叫郑吉。郑吉带领屯田汉军一千五百人,加上征调的渠犁等国的军队,总共只有几千兵马杀奔车师国。车师还没反应过来,联军已兵临都城交河城下,郑吉率联军一鼓作气攻下交河城,车师王乌贵只得投降。

匈奴得到消息后,杀气腾腾地扑向车师。车师王乌贵贪生怕死,连王位都不要了,跑到乌孙国去避难。匈奴人又立兜莫为车师王,而兜莫又害怕郑吉来报复,举国东迁,又跑了。原本热闹的都城交河成为一座空城,郑吉率三百名汉军驻扎此地屯田。匈奴人在边境集结人马,企图消灭郑吉的屯田部队,形势危极。而此时,莎车国又突然叛乱,西域形势急转直下。

莎车王万年原本是乌孙王子,母亲是嫁到乌孙的汉公主刘解忧。由于莎车老国王膝下无子,就将万年当亲儿子看待,自然理所当然地将王位也传给他。谁知这家伙是个荒淫暴虐之徒,老国王的弟弟呼屠徵发动政变,杀掉了万年,连汉使奚充国也一并被杀。此时,又一位英雄闪亮登场,他叫冯奉世,文武双全,有胆有识。

公元前65年,冯奉世奉命护送大宛使者回国。行至半路,闻听莎车叛乱,当机立断,利用手中象征皇帝权力的符节为信物,向未参与叛乱的西域各国征调部队,集结了一万五千多兵马,冯奉世率领这支混编部队快速杀奔莎车国,莎车王兵败自杀身亡。

狼烟四起的西域战争

宣帝时期的另一个主战场是爆发于公元前61年至前6o年的西羌战争。羌是一个大族,主要分布在汉帝国的西部和西南部。部落称为“种",首领则称为“豪"。公元前62年,宣帝派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出使西羌。先零羌的酋豪请求返回湟水流域,义渠安国同意了他的请求。

可他没想到,先零羌私下早已同匈奴达成联盟协议,准备对鄯善和敦煌发起进攻。收到消息的宣帝只能选择用武力手段解决问题。七十五岁的老将赵充国毛遂自荐,要求挂帅出征。宣帝深受感动,同意了他的请求,任命他为西征军统帅,率一万名精骑兵西渡黄河,抵达西域都护府。此时,先零羌已开始向都护府发动猛烈的进攻,赵充国下令坚壁清野,固守城池,以强弩射击敌人。

赵充国的战略意图是采取分化瓦解敌人的策略,集中力量打击实力最强的先零羌部落。为此,他还特意释放了关押在都护府监狱内的一位名叫雕库的犯人,他是羌人罕、开部落首领的弟弟。这两个部落虽然同先零羌关系密切,但并未起事反对大汉。赵充国让雕库带话给本部落首领,不要追随先零羌,否则是自取灭亡。那些小部落听从劝告,都选择隔岸观火,不参与先零羌的叛乱。

先零羌得不到支援,又攻不下都护府,士气开始低落。赵充国抓住机会,发动突袭,先零羌

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向后溃逃,慌慌张张地想渡过湟水撤向对岸。汉军及时掩杀过来,先零差人落水淹死者无数,来不及渡河者皆弃械投降。此一战,汉军以极小的代价大获全胜,先零羌不但人员损失惨重,被他们视为食物来源的牛、羊、马等牲畜也损失了十余万头。

狼烟四起的西域战争

在汉军的打击下,先零羌只得退入贫瘠的山区,忍饥挨饿,大量羌人向汉军投降。顽固分子只剩下极少数,对汉军已构不成危胁。赵充国上奏皇帝,请求班师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