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因错杀诸葛亮的姐夫,刘备想救都救不下来

魏、蜀、吴三国中,也许是因为蜀汉的地盘最小,人才最少,反而却在《三国演义》中成了正统和主角所导致,蜀汉得到的关注,比曹魏和东吴要多。以至于稍有点名气的人物和事件,都会被聚焦放大。

比如蜀汉名将魏延和曹魏名将张郃,这都是被冤杀的。但魏延的名气却更大。《三国演义》中,他临死前那句,“谁敢杀我”,一下子就让他登上“三国热搜”好多年,至今都不衰。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因错杀诸葛亮的姐夫,刘备想救都救不下来

反观张郃,却成了诸葛亮的背景布。在《三国演义》中,他不顾司马懿劝阻,非要追杀撤退的诸葛亮,结果在木门道上被射成了刺猬一般。诸葛亮则来了句:“吾今日围猎,欲射一马,误中一獐。”

其实在正史中,这两位名将之死,跟诸葛亮的关系都不大。魏延是死于内斗,诸葛亮死后,他被杨仪给坑死了。张郃也死于内斗,司马懿为了除掉他,非逼着他追击,这才被诸葛亮射杀在木门道。

但不论怎样,显然魏延之死无论从《三国演义》里分析,还是从三国正史范畴探讨,其话题性和知名度,都远超张郃之死——那么,为何会这样?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因错杀诸葛亮的姐夫,刘备想救都救不下来

很简单,如开篇所说,蜀汉人才太匮乏,死一个就少一个,让人惋惜半天。曹魏家大业大,人才储备雄厚。张郃死了?没事,很快邓艾就出来了……这能一样吗。

所以自古及今,替魏延惋惜、喊冤者层出不穷,占据了主流。搞得魏延仿佛成了三国时期,蜀汉最大的蒙冤者,但事实果真是这样吗?

其实,就在蜀汉还有一位名将,比魏延更冤,最终被诸葛亮和司马懿,联手玩死了,谁呢?正是孟达。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因错杀诸葛亮的姐夫,刘备想救都救不下来

公元211年,刘备入川,刘璋为了尽地主之谊,派法正和孟达各领2千人马迎接刘备。也就是在这时,法正投靠了刘备,提出了夺西川的建议,由此法正一飞冲天,成了刘备的谋主,地位一度都似乎凌驾于诸葛亮之上。

那么孟达呢?史料上根本没写,但以他跟法正的关系——两人是好友外加老乡,都是扶风郡郿人,当年手拉手一起入川投的奔刘璋。所以孟达也必是跟法正一样的态度,力挺刘备夺了西川。

这其实就是值得玩味之处:由于法正后来得宠,并受重用,就只写了法正。孟达由于后来投降了曹魏,就被抹掉了“拥主之功”。以至于若不翻《三国志》,根本就不知道,是法正和孟达一起来的。(《三国志》:初,刘璋遣扶风孟达副法正,各将兵二千人,使迎先主。)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因错杀诸葛亮的姐夫,刘备想救都救不下来

从此法正跟在刘备身边。孟达则带着那四千兵马,被刘备安排到了江陵去驻守。公元214年,刘备夺下了西川,法正继续高歌猛进,成了“西川一霸”,以至于都敢逼着刘备,娶嫂子吴氏(刘瑁之妻)当老婆,以此为手段拉拢西川豪族们。

孟达则继续低调在外,当上了宜都太守。但不论怎样,孟达虽显得很低调,却不算被刘备亏待。而且这一切对于孟达来言,也不算是坏事。毕竟“朝中有人好做官”,法正在成都越牛,孟达在外面也就越嘚瑟。

如此,一晃5年过去了,公元219年,刘备干翻了曹操,夺下了汉中后,便命孟达夺取房陵。孟达果然是名将,三下五除二就拿下了。可惜正是这一战,为其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因错杀诸葛亮的姐夫,刘备想救都救不下来

房陵太守名叫蒯祺,同时他也是诸葛亮的姐夫。当年诸葛亮的叔父,带着诸葛亮和他的两个姐姐,一起逃难到荆州。随后便安排他的两个姐姐,分别跟荆州豪族蒯家和庞家联姻,替诸葛亮打通了荆州人脉。

比如,诸葛亮是怎么认识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因为水镜先生跟庞德公是好哥们。而诸葛亮的一位姐姐,就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因此庞统也是跟诸葛亮沾亲的。

而蒯家,在荆州的势力比庞家牛,当年刘表单骑入荆州,就是因为得到了蒯家人的力挺,这才得以坐稳。总之想在荆州这地盘混,就必须跟“荆州七大家族”攀上关系,是哪七大家族?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因错杀诸葛亮的姐夫,刘备想救都救不下来

正是:庞(庞德公、庞统)、黄(黄承彦,诸葛亮的老丈人)、蔡(蔡夫人,刘表的老婆)、蒯(蒯越、蒯祺)、马(马良、马谡)、习、杨(杨仪、杨颙)。瞅瞅诸葛亮在荆州这人脉。

为何刘备说得到诸葛亮就是如鱼得水了?不仅仅只是说诸葛亮的才华,还因荆州深厚的人脉。

明白了蒯祺背后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如今再来看孟达,显然孟达杀掉了蒯祺,就等于捅了马蜂窝。须知刘备能成事,就在于得到了荆州人才的支持,更何况人家还是诸葛亮的姐夫。

所以随后攻打上庸时,刘备为何派来义子刘封坐镇?道理已经很明显了,可不敢再让孟达为主将了,他惹的事太大,刘备必须要有所表态。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因错杀诸葛亮的姐夫,刘备想救都救不下来

只不过刘封领会错了刘备的意思,竟然欺凌孟达,夺了孟达的吹鼓手啥的。孟达本来就一肚子气:我明明立下了功劳,反而成了祸事!如今再被刘封这一欺负,他能好得了吗?

随后的事就几乎都知道了,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呼刘封和孟达增援,两人却“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孟达不去,有冤情在内。刘封不去,就毫无道理可言了。由此关羽兵败,上庸也丢了。刘封逃了,孟达归降了曹魏。

消息传到成都后,诸葛亮在此刻,做了一件反常的事,“达之去就,明公切齿,欲诛达妻子,赖先主不听言”。

意思就是说,听闻孟达投降曹魏后,诸葛亮就劝刘备杀掉孟达的老婆孩子,被刘备否决。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因错杀诸葛亮的姐夫,刘备想救都救不下来

从以上这些史料分析,显然孟达错杀蒯祺,等于彻底得罪了诸葛亮。而从刘备的操作来看,他先派刘封过去,如今又拒绝杀孟达家眷,明显是想救下孟达——哪怕孟达投降了曹魏,刘备也认为,孟达虽罪无可恕,却情有可原。

再说孟达,他投降曹魏后,曹丕很喜欢他,对他风评相当高:又是良将之才,又是卿相之器。奈何曹丕命短,没几年就死了。随后曹叡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孟达受到了冷落。

这时,诸葛亮则开始准备第一次北伐了,得知孟达过得不好后,立刻给孟达写信表示:回蜀汉来吧,我们对你敞开胸怀。孟达表示:我要戴罪立功。哪料这却正中诸葛亮的计谋。(《三国志》:诸葛亮闻之,阴欲诱达,数书招之,达与相报答。)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因错杀诸葛亮的姐夫,刘备想救都救不下来

因为诸葛亮跟孟达的这波互动,竟然没有瞒住曹叡,其实就是诸葛亮故意让曹叡知道的。随后司马懿风驰电掣般杀到了上庸。孟达向诸葛亮呼救,但这时的诸葛亮,却是“以达无款橙之心,故不救助也”。

即,诸葛亮认为:孟达改邪归正的心不诚,所以不救,坐视孟达被司马懿灭掉。但问题是他“阴欲诱达,数书招之”时,咋就没认为孟达“无款诚之心”呢?

所以这明显是诸葛亮借司马懿之手,除掉孟达。犹如后来,司马懿逼着张郃追击,借诸葛亮之手,除掉张郃,属于一种套路,只不过做得更隐蔽罢了。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因错杀诸葛亮的姐夫,刘备想救都救不下来

所以若论冤枉,孟达比魏延还要冤三分。从正史中分析,诸葛亮从来就没打算杀魏延。同时魏延也拥有高光时刻,比如镇守汉中啥的。

反观孟达,自归顺刘备后,就一直在外默默无闻。好容易有了战功,却错杀了诸葛亮姐夫,一下子得罪了整个“荆州势力”。故而刘备想救,最终都没有救下来,反落得一个“反复小人”的恶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