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能源汽车之城如何跑出加速度?深圳新实业深调研走进比亚迪

新能源汽车之城如何跑出加速度?深圳新实业深调研走进比亚迪

之深圳新能源产业发展

随着“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站上C位。作为全国最早进行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城市之一,深圳是当之无愧的“新能源汽车之城”。目前已实现了公交车全面电动化、出租车全面电动化和纯电动泥头车规模化和商业化运营,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早在2009年,深圳便开始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以财政资金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2015-2020年,深圳每年都制定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2021年12月,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还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小汽车增量指标个人申请条件的通告》,进一步放宽对新能源小汽车的指标申请条件,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

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推动。尤其是在“双碳”目标驱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变革的当下,深圳拥有比亚迪、华为、腾讯等头部企业,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上,在三电技术、智能驾驶、操作系统、智能座舱等产业链上占据制高点。

未来,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跑出加速度?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2021年12月23日,南都新实业调研团走进比亚迪,调研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乘势而起。由点及面,以比亚迪为案例,纵观深圳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上的前瞻布局。

戳视频了解更多详情

深圳是“新能源汽车之城”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深圳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工业制造业从“三来一补”起步,40多年来历经了加工贸易、仿制创新、自主创新三个阶段,从传统制造到精密制造,再到智能制造,深圳的工业制造业在不断向全球价值链上方迈进。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可以说是深圳腾笼换鸟、淘汰低端产能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也是深圳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新能源汽车之城如何跑出加速度?深圳新实业深调研走进比亚迪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深圳欲摆脱产业集中度低、附加值低、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寻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深圳把目前投向了汽车工业,并在2004年专门成立深圳市汽车产业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和协调深圳市汽车产业的规划建设。

而比亚迪在2003年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后,获得生产资质,与深圳一拍即合,落地坪山,逐步成长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引领者。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在参与深圳新实业深调研后指出,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在中国自己的低碳发展道路上,新能源汽车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轨道交通、能源结构、智能制造等领域的裂变,推动产业的变革。

新能源汽车之城如何跑出加速度?深圳新实业深调研走进比亚迪

曹钟雄表示,政府要有全新的视角来制定产业政策,推动行业企业的发展,要开放更多新能源汽车应用的场景,比如无人驾驶。

而为加快促进深圳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方案(2021-2025年)》,要求“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注册汽车中新能源汽车比重达到60%左右,至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同时要累计建成公共和专用网络快速充电桩4.3万个左右,基础网络慢速充电桩79万个左右,规范化、常态化新能源汽车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功能完备、布局合理、运行稳定、智慧安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

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到来,汽车行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简称“四化”)的方向发展,深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可谓将持续领跑。不仅是比亚迪,华为、腾讯、大疆等科技公司都是造车新势力的重要玩家,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市场和技术的驱动下,将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新能源汽车之城如何跑出加速度?深圳新实业深调研走进比亚迪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表示,目前汽车行业在经历百年未有的大变革。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我国电动车行业保持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高速增长,电动车渗透率在今年3月已突破10%关口,其中深圳私人电动车渗透率更是连续3个月突破30%。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11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2.3万辆和299万辆,同比均增长1.7倍,市场渗透率达12.7%。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将超过500万辆,实现50%左右的增速。

可以预见的是,在全球节能减排共识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同时汽车行业“四化”转型,也势必进一步打开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基石资本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师乐梦琦在参与深圳新实业深调研后指出,在全球能源第三次革命的关键时间点,以及国内“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整个新能源行业将会迎来10年以上的增长期。而新能源产业的链条很长,产业类型很多,除了新能源汽车,还有光伏风电等,全国各地也都在把新能源当做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之城如何跑出加速度?深圳新实业深调研走进比亚迪

乐梦琦认为,深圳作为最早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城市之一,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独特优势,培育出了像比亚迪这样的龙头企业,不管是在新能源整车,还是动力电池领域,都能够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聚集,“深圳会成为新能源产业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集聚地”。

此外,深创投创新投资研究院智能制造行业高级研究员杨祎参与调研后指出,过去几年看到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三大特点:全球电气化程度不断加深、传统出行被重新定义、数字化平台发挥重要作用,未来也将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三大要素,“是我们在重点关注的方向,举例来说,在传统能源系统转型优化、工业系统转型升级、交通系统清洁化发展、建筑系统能效提升、负碳技术开发利用、农业脱碳等方面都可能存在机遇”。

深圳新能源产业如何乘势而起?

产学研资多方建言:提升营商环境,聚集更多人才

湾区新动能,深圳新实业。南方都市报启动深圳新实业深调研,聚焦新技术、新制造、新产业,计划推出系列新经济报道,共同见证深圳产业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过程,寻找深圳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增长极。探寻在“双区”驱动战略背景下,深圳经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汽车之城如何跑出加速度?深圳新实业深调研走进比亚迪

首场新实业深调研关注深圳新能源产业发展,由南方都市报编委王莹带队,走进比亚迪,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碳中和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绿色所所长栾博,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创新部部长、深圳市智能化学会高校联络办公室主任邱四海,深创投创新投资研究院智能制造行业高级研究员杨祎,天风证券研究所汽车行业分析师庞博,基石资本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师乐梦琦等产学研资各界人士共同参与调研,走访工厂和交流座谈。

新能源汽车之城如何跑出加速度?深圳新实业深调研走进比亚迪
新能源汽车之城如何跑出加速度?深圳新实业深调研走进比亚迪

调研团成员与比亚迪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比亚迪汽车品牌及公关事业部副总经理杜国忠、比亚迪智能网联开发中心互联网平台部经理张涛等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杜国忠表示,深圳是一个非常开放、创新的城市,比亚迪成长于深圳,与这座城市血脉相连。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领导者,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不受一些“卡脖子”技术的影响。未来比亚迪的技术不单是自身使用,也会对外开放和共享,把更多更好的技术共享给同行,共同促进行业的发展,助力全球实现绿色梦想。

新能源汽车之城如何跑出加速度?深圳新实业深调研走进比亚迪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表示:“我把比亚迪定位为新实业的新巨头,这种龙头企业为引领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中国制造,通过科技创新、数据引领等方式,正在重构制造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中能够找到中国的影子。”

曹钟雄表示,新能源产业是新经济,需要企业不断更大的研发投入,需要政府创新企业扶持的政策,更需要不断提升营商环境,聚集更多的科技人才和新型的产业工人,为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支持。

成立于1995年,比亚迪业务布局已涵盖电子、新能源车、新能源和轨道交通等领域,在全球六大洲都有业务布局,成为“中国制造”的代表企业之一。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碳中和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绿色所所长栾博表示,在国际舞台上,比亚迪是“中国方案”的代表性企业,希望在未来的实践中,能够把“中国故事”更好的向世界讲述。

新能源汽车之城如何跑出加速度?深圳新实业深调研走进比亚迪

南都新实业调研团建言献策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

我把比亚迪定位为新实业的新巨头,这种龙头企业为引领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中国制造,通过科技创新、数据引领等方式,正在重构制造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中能够找到中国的影子,能够看到在新实业、新制造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品牌的崛起。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新能源汽车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轨道交通、能源结构、智能制造等领域的裂变,推动产业的变革。政府要有全新的视角来制定产业政策,推动行业企业的发展,要开放更多新能源汽车应用的场景,比如无人驾驶。

新能源产业是新经济,需要企业不断更大的研发投入,需要政府创新企业扶持的政策,更需要不断提升营商环境,聚集更多的科技人才和新型的产业工人,为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支持。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碳中和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绿色所所长栾博:

我们了解到比亚迪有3万多个自主专利技术,特别像它的电池技术,还有混电的发动机,以及云巴云轨,这些新技术,未来对我们国家交通领域的降碳是非常重要的,而交通的减排是我们国家“双碳”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

比亚迪是深圳的特别重要的头部企业,在国际舞台上,比亚迪是“中国方案”的代表性企业,希望在未来的实践中,能够把“中国故事”更好的向世界讲述。

基石资本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师乐梦琦:

在全球能源第三次革命的关键时间点,以及国内“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整个新能源行业将会迎来10年以上的增长期。而新能源产业的链条很长,产业类型很多,除了新能源汽车,还有光伏风电等,全国各地也都在把新能源当做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

深圳作为最早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城市之一,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独特优势,培育出了像比亚迪这样的龙头企业,不管是在新能源整车,还是动力电池领域,都能够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聚集,“深圳会成为新能源产业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集聚地”。

深创投创新投资研究院智能制造行业高级研究员杨祎:

深圳发展新能源产业,最大的优势是对人才的吸引力。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新能源实现的背后,体现的是汽车向电气化和智能化驾驶发展的趋势,是产业和技术的一场变革,这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创业者、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领导者等等。同时也需要市场与消费者先行先试、及时反馈。深圳是一座创新驱动、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城市,源源不断地吸引各类人才,这就是最好的基础。

过去几年我们看到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三大特点:全球电气化程度不断加深、传统出行被重新定义、数字化平台发挥重要作用,未来也将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三大要素,也是我们在重点关注的方向。举例来说,在传统能源系统转型优化、工业系统转型升级、交通系统清洁化发展、建筑系统能效提升、负碳技术开发利用、农业脱碳等方面都可能存在机遇。

策划:王莹

统筹:李颖

采写:南都记者 程洋

视频:徐思涵 邓焕阳 邓嘉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