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面对明朝中山狼严嵩,夏言只因为一念之仁,反让自己身败名裂

面对明朝中山狼严嵩,夏言只因为一念之仁,反让自己身败名裂

作为能在明朝第一聪明皇帝来自湖北钟祥的藩王,嘉靖下面成为朝廷上明面看起来呼风唤雨十四年的严嵩,虽然在人品之上是一个挟私报复,锱铢必较的小人,但是从政治能力和人情世故来看,严嵩是一个极为聪明的老狐狸。他总能常将冷眼看螃蟹的观察官场和朝廷风吹草动中的一举一动,并且能恰当好处的掌握嘉靖和臣下的心理矛盾,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突破的手段和裂缝,他的政治生涯代表作就是一拳一掌之间斗倒了老对手夏言。

面对明朝中山狼严嵩,夏言只因为一念之仁,反让自己身败名裂

一: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作为同是江西人的夏言和严嵩,一个是分宜人,一个是贵溪人。本着从政治层面来讲,都是一流涉政坛高手,唯一的区别就是夏言更多的是从国家大义层面出发,而严嵩来到北京之后就是个人的蝇营狗苟了。从刚刚进入政坛之后,夏言就以敢上书,正直出名。

在嘉靖皇帝继位之后,夏言因为自己能写青词的技能立马获得了皇帝的赏识,大家都知道严嵩是个实打实的青词宰相,殊不知夏言在这方面的成名比他更早。因为嘉靖皇帝十分信仰道教,夏言虽然不信这个,但是因为自己的文笔出色,有时候连皇帝里面智商靠前的嘉靖也经常求着等着夏首辅帮他写青词,在严嵩没有出现之前,双方还是比较和谐的。

面对明朝中山狼严嵩,夏言只因为一念之仁,反让自己身败名裂

夏言前文提到过,虽然自己对于权力的控制欲也是十分强大的,但是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国家好的,也正因为对于个人权力使用的不恰当,导致了严嵩从夏言的情商和言行上面找出了破绽,最后一把击溃了他的对手。

虽然自己看不起严嵩,甚至在严嵩有一次宴会上,像刘备去南阳三请诸葛亮一般求着夏言来到自己的宴会,当然严老贪在江苏等地都有房子,但是主要还是朝阳群众,核心区有房。但是因为都是江西老乡,夏言在成为了首辅之后还是推荐了严嵩。因为本来就打心底看不起严嵩,双方又同朝为城,两人的矛盾立马爆发。

面对明朝中山狼严嵩,夏言只因为一念之仁,反让自己身败名裂

首先矛盾的爆发突破点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香叶冠事件,嘉靖对于道家的痴迷导致他在一言一行上面都想着牛鼻子老道靠拢,甚至认认真真的亲手做出了道教里面的香叶冠并且发给周围的亲信大臣。严嵩和夏言就得到了其中的两顶,一次偶然的谈话,严嵩发现夏言和皇帝关系其实并不是铁板一块,于是遭到夏言训斥自己不应该做道士,扭头一看严嵩天天带着自己还加了一层青纱保护的冠以后,严嵩在皇帝的心目中好感陡然升起,这就渐渐的宣判了夏言的死刑。

面对明朝中山狼严嵩,夏言只因为一念之仁,反让自己身败名裂

二:夏言的马失前蹄

接着,虽然是高官的夏言,但是他的自我保护力是极差的。不久,在朝阳门内上班的严嵩的儿子严世蕃贪赃枉法,收受贿赂,被夏言抓获。于是他秘密策划了一系列的官员弹劾案,准备一举解决严嵩父子!严嵩听说这件事,顿时没有了主义。

然而,他的儿子严世蕃有很好的想法。他早就看出夏言是一个纠结人,所以他提议他的父亲和儿子去夏言家哭求情。于是第二天,在大明的宰相夏言面前,两个高级官员,严嵩和严世蕃,跪在地上,上气不接下气地哭了起来,进行了极其深刻的自我批评。

两人的举动终于打动了夏首辅,他用手扶起了严嵩父子俩。这原本是一个很好的斗倒严嵩的机会,夏言后面的接力棒继任者徐阶就比他杀伐果断的多。于是,夏首辅不杀我们,那我们父子就送他一程吧。

面对明朝中山狼严嵩,夏言只因为一念之仁,反让自己身败名裂

三:中山狼严嵩

很快,一封上书就递到了位于太和殿工作的嘉靖皇帝的面前,同样遭到夏言打击的当时天下三个最聪明的人之一的陆炳也因为遭到夏言的政治打击站到了严嵩一方。边疆位于宁夏甘肃一带的的曾铣提议收复河套,夏言和嘉靖都因为三分钟热度高兴的表示可以,但是很快嘉靖就没兴趣了。皇帝没兴趣了,夏言就糟糕了。

很快严嵩就上书,夏言和边将勾结,不然他哪里来的这么高的热情。嘉靖结果一分析,觉得严嵩言之有礼,作为严嵩前进 路上最大的政治对手,面对落水狗夏言,严嵩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来解决夏言。再者嘉靖因为香叶冠等事件恨透了夏首辅,夏言自然要遭到人头落地的待遇。

面对明朝中山狼严嵩,夏言只因为一念之仁,反让自己身败名裂

从政治斗争上来说,夏言没有穷寇要追的思想斗争态度,反而放过人精加上有着和自己一样有写青词技能的严嵩,实在是目光短浅,一念之仁,往往就是自己的身败名裂。

(本文由氢历史原创发布,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