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能在明朝第一聰明皇帝來自湖北鐘祥的藩王,嘉靖下面成為朝廷上明面看起來呼風喚雨十四年的嚴嵩,雖然在人品之上是一個挾私報複,锱铢必較的小人,但是從政治能力和人情世故來看,嚴嵩是一個極為聰明的老狐狸。他總能常将冷眼看螃蟹的觀察官場和朝廷風吹草動中的一舉一動,并且能恰當好處的掌握嘉靖和臣下的心理沖突,從中找出适合自己突破的手段和裂縫,他的政治生涯代表作就是一拳一掌之間鬥倒了老對手夏言。
一: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作為同是江西人的夏言和嚴嵩,一個是分宜人,一個是貴溪人。本着從政治層面來講,都是一流涉政壇高手,唯一的差別就是夏言更多的是從國家大義層面出發,而嚴嵩來到北京之後就是個人的蠅營狗苟了。從剛剛進入政壇之後,夏言就以敢上書,正直出名。
在嘉靖皇帝繼位之後,夏言因為自己能寫青詞的技能立馬獲得了皇帝的賞識,大家都知道嚴嵩是個實打實的青詞宰相,殊不知夏言在這方面的成名比他更早。因為嘉靖皇帝十分信仰道教,夏言雖然不信這個,但是因為自己的文筆出色,有時候連皇帝裡面智商靠前的嘉靖也經常求着等着夏首輔幫他寫青詞,在嚴嵩沒有出現之前,雙方還是比較和諧的。
夏言前文提到過,雖然自己對于權力的控制欲也是十分強大的,但是他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國家好的,也正因為對于個人權力使用的不恰當,導緻了嚴嵩從夏言的情商和言行上面找出了破綻,最後一把擊潰了他的對手。
雖然自己看不起嚴嵩,甚至在嚴嵩有一次宴會上,像劉備去南陽三請諸葛亮一般求着夏言來到自己的宴會,當然嚴老貪在江蘇等地都有房子,但是主要還是朝陽群衆,核心區有房。但是因為都是江西老鄉,夏言在成為了首輔之後還是推薦了嚴嵩。因為本來就打心底看不起嚴嵩,雙方又同朝為城,兩人的沖突立馬爆發。
首先沖突的爆發突破點就是明朝曆史上著名的香葉冠事件,嘉靖對于道家的癡迷導緻他在一言一行上面都想着牛鼻子老道靠攏,甚至認認真真的親手做出了道教裡面的香葉冠并且發給周圍的親信大臣。嚴嵩和夏言就得到了其中的兩頂,一次偶然的談話,嚴嵩發現夏言和皇帝關系其實并不是鐵闆一塊,于是遭到夏言訓斥自己不應該做道士,扭頭一看嚴嵩天天帶着自己還加了一層青紗保護的冠以後,嚴嵩在皇帝的心目中好感陡然升起,這就漸漸的宣判了夏言的死刑。
二:夏言的馬失前蹄
接着,雖然是高官的夏言,但是他的自我保護力是極差的。不久,在朝陽門内上班的嚴嵩的兒子嚴世蕃貪贓枉法,收受賄賂,被夏言抓獲。于是他秘密策劃了一系列的官員彈劾案,準備一舉解決嚴嵩父子!嚴嵩聽說這件事,頓時沒有了主義。
然而,他的兒子嚴世蕃有很好的想法。他早就看出夏言是一個糾結人,是以他提議他的父親和兒子去夏言家哭求情。于是第二天,在大明的宰相夏言面前,兩個進階官員,嚴嵩和嚴世蕃,跪在地上,上氣不接下氣地哭了起來,進行了極其深刻的自我批評。
兩人的舉動終于打動了夏首輔,他用手扶起了嚴嵩父子倆。這原本是一個很好的鬥倒嚴嵩的機會,夏言後面的接力棒繼任者徐階就比他殺伐果斷的多。于是,夏首輔不殺我們,那我們父子就送他一程吧。
三:中山狼嚴嵩
很快,一封上書就遞到了位于太和殿工作的嘉靖皇帝的面前,同樣遭到夏言打擊的當時天下三個最聰明的人之一的陸炳也因為遭到夏言的政治打擊站到了嚴嵩一方。邊疆位于甯夏甘肅一帶的的曾銑提議收複河套,夏言和嘉靖都因為三分鐘熱度高興的表示可以,但是很快嘉靖就沒興趣了。皇帝沒興趣了,夏言就糟糕了。
很快嚴嵩就上書,夏言和邊将勾結,不然他哪裡來的這麼高的熱情。嘉靖結果一分析,覺得嚴嵩言之有禮,作為嚴嵩前進 路上最大的政治對手,面對落水狗夏言,嚴嵩可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來解決夏言。再者嘉靖因為香葉冠等事件恨透了夏首輔,夏言自然要遭到人頭落地的待遇。
從政治鬥争上來說,夏言沒有窮寇要追的思想鬥争态度,反而放過人精加上有着和自己一樣有寫青詞技能的嚴嵩,實在是目光短淺,一念之仁,往往就是自己的身敗名裂。
(本文由氫曆史原創釋出,如需轉載請标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