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上让梨的孔融:“至孝”表率,为何以“不孝”罪名处死

小学课本中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儿时聪明过人的孔融,在成为孝子标杆后做了什么呢?这位名满天下的建安七子,最终又是因为什么事让曹操赐以不孝之罪而杀掉呢?

历史上让梨的孔融:“至孝”表率,为何以“不孝”罪名处死

千百年来,书中的孔融是建安七子之首,官至北海太守,是孔子第二十世孙,文采出众的天下名士,时任地方一把手还颇有政绩,实际上,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这就要先从汉朝儒风盛行开始说起

自汉武帝设立“孝廉”作为提拔官员的通道后,孝顺亲长、正直贤能的人可以被乡民推荐到朝廷做公务员。汉朝把“孝”作为重要的人格标准,重要到你可以无能,但不可以不孝。

历史上让梨的孔融:“至孝”表率,为何以“不孝”罪名处死

出生在这个时代的孔融自然从小就接受儒家伦理教育,四岁让梨,十三岁父亲去世时,他差点哭掉半条命,走路都要人扶着,此举被戏称为“至孝”,之后孔融如愿当上了北海相国。

上任后他既不修补城池,也不操练军马,就干一件事:推广儒学,大行孝道。

古籍记载,孔融做北海相国的时候,发现一位祭祀先人的人哭得不彻底,于是这位靠哭上位的相国大人,当即就把这人抓到官府,以不孝的罪名杀掉了。

历史上让梨的孔融:“至孝”表率,为何以“不孝”罪名处死

由于北海长期荒废军事建筑,导致军队涣散,官兵数次败于黄巾军,当管亥率几万黄巾军围攻城池时,还是太史慈孤身突出重围向刘备求救,最后刘备率3000士兵就打跑了管亥。之后又被袁谭围攻,城门大破双方都开始巷战,只有孔融还坐在屋里读书和大家谈笑风生,结果晚上他就扔下老婆孩子自己跑了,妻儿也都被袁谭抓走。

历史上让梨的孔融:“至孝”表率,为何以“不孝”罪名处死

正如《汉书》《后汉书》中所描写,当时儒生势力非常庞大,上到朝堂,下至乡间,大家都以儒家子弟自居,道德君子,互相吹捧攀比,也是在此间最为盛行,所以孔融滥杀百姓,城破兵败也没关系,马上又被其他名仕推荐到曹操那里当官,甚至被刘备举荐为卿,相当于现在山东省省长,儿时让梨的孔融在出仕之后就再也没有“至孝”的事迹了,史书中更多描述的是他羸弱的军事能力和愚钝的政治嗅觉。

历史上让梨的孔融:“至孝”表率,为何以“不孝”罪名处死

改仕曹操之后,他依然放纵本性,经常和曹操抬杠,对老板的冷嘲热讽,最终导致他在许昌丧命,因为害怕失去天下儒士的衷心,曹操又贴出告示,指出他不孝的具体言论:

孔融曾对朋友说,父与子有什么恩,论起来不过当时情欲发作而已;子与母又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存在那里。

说这样的话,最后以不孝判死刑,也算是属天经地义了。一代大儒孔融,就这样被曹操杀掉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