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战国时代,七雄争强,“信用”逐渐失去了约束力

从春秋时期晋楚、晋秦、吴越的关系,已可见在春秋末年“信用”的观念逐渐淡薄,已经不是彼此交往的重要依据了。

由此可见,战国时期不讲信用的风气,似乎是有迹可循的。

魏国在战国初期,仍遵守着春秋时代“讲信用”的传统

时至战国,魏国在战国初期可算是国力最强大的国家,承续着春秋时期晋国的基础。三家分晋后,魏国得到山西西南部的部分,坐拥地利之便——此地是所谓的“表里山河”。

魏文侯在位时,一方面率先进行了一连串的变法改革,建立了权力较为集中的政体,使得国家迅速强大;另一方面团结三晋,使韩、赵接受魏的领导。如《战国策》所言:“韩、赵相难,韩索兵于魏……已乃知文侯以讲于己,皆朝魏。”

战国时代,七雄争强,“信用”逐渐失去了约束力

《东周列国·战国篇》魏文侯剧照

有关魏文侯还有另一段记载,反映了当时魏国仍具有重视信用的道德风气,便是著名的“文侯与虞人期猎”。

魏文侯犹有春秋时讲求信义的传统,因此得以率领韩、赵,不断地扩张自己的势力;魏国在战国初期颇具有类似春秋霸主的地位,且仍遵守着春秋时代的道德传统。

在魏国的统领下,三晋暂得和平共处,各自向外兼并发展。三晋与楚因梁西榆关一带的土地常有冲突,因为榆关是南北交通的要塞,所以三晋与楚多次为此发生战争。

然而,在屡次伐楚的过程中,赵国却几乎没得到什么土地,因此伐卫夺其土地来作为补偿。

卫国向魏国求救,魏武侯率军前往救援,败赵于兔台,然而楚国却出兵救赵伐魏,赵与楚联合大胜魏国。

战国时代,七雄争强,“信用”逐渐失去了约束力

“三家分晋”画像

韩、赵原在魏的领导下,形成一个合作联盟共同对付楚国,但是为了求得扩张领土,赵国伐卫遭到当时大国的魏国制止,楚国却帮助赵国对付魏国。

与三晋发生多次战争的楚国,竟与应为世仇的赵国联合,而原本与魏关系亲密的赵,竟与楚联合伐魏,正说明了战国时期彼此互信的基础薄弱。

由此不难发现,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已不再讲求信用,皆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互相争战。基于利益的考量,敌国可以联合,而原本亲近的与国则反成为敌人。

战国时代,七雄争强,“信用”不再有约束力

对于魏国的独大,其他各国如赵、韩、齐、秦等是十分不满的。因此在“马陵之战”后,齐、赵、秦便趁机进攻魏国。魏国公子卬和秦国商鞅的战争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其结果是魏公子卬因为轻信了商鞅之言而被俘虏。

魏公子卬被俘虽是魏国的耻辱,魏国也从此战后地位衰落,但更重要的是,商鞅与公子卬盟,却破坏了盟约。

战国时代,七雄争强,“信用”逐渐失去了约束力

商鞅剧照

商鞅的行为是严重的不讲信用,也是战国时代风气败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战国是一个“对抗”的时代,诸侯为了彼此之间的利益,是仍需要外交、联盟空间的,所以会盟在战国时偶有出现。

然而,各国的目的并不是结盟修好、维持和平,而是拉拢与国、扩张自己的势力,因为秦、楚、燕、齐、韩、赵、魏先后进行改革,逐渐成为权力收归中央的国家,他们为了取得土地、人口和租税,莫不想尽办法扩张势力。

在这样的前提下,即使大国之间互有会见,也阻止不了他们为国家利益所引发的激烈兼并战争。

战国时代,七雄争强,“信用”逐渐失去了约束力

《东周列国·春秋篇》郑庄公剧照

为了稳固各国间的互信关系,“交质”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实际上早在春秋初期已有交质的情形,最为有名的就是周天子和郑庄公“交质”。

春秋时代交质有六例,战国时代则有二十四例。战国时期偶尔会出现会盟无效、必须再以人质作为抵押的情形,尤其此时期的质子,多以太子为主,可见彼此之间的互信关系是相当脆弱的。

战国时期,最出名的不讲信用的案例,可能就是“楚绝齐”了。

在五国合纵失败后,秦国的策略是拆散齐、楚联盟,因为此时齐国强大,所以秦国意图打击削弱楚国。秦假意要把侵占的商于之地六百里归还于楚,条件是楚必须闭关绝齐。

楚怀王听到可以不费兵卒而复得商于之地,非常高兴,马上派人到齐宣布绝交。结果他不仅被骗,还因愤怒贸然兴兵,遭受了接二连三的惨败。

战国时代,七雄争强,“信用”逐渐失去了约束力

楚怀王剧照

战国七雄争强,为了自身利益,国与国之间不惜诈骗,“信用”已无法如同春秋时代那样发生作用,人心因而为之一变。

战国时代各国间不断的战争,已经说明守信是件困难的事。春秋时代能以会盟表示互信,乃是因为“小国得有所依,百姓得有所息”;可是在战国时代,各国面对利害关系利欲熏心——让小国得以生存、百姓能够生息的和平理想,被远远地抛在利益之后。

国与国过去纵然是盟友,也会在下一次战争中成为敌人。背信弃盟的行为已经不是耻辱,反而有时成为致胜的关键。因此,“信用”不再有约束力,遂走向衰落的命运,也宣告了“战国”这个残酷时代的来临。

继续阅读